一种基于PCA-LSTM神经网络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6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66672.0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CA‑LSTM神经网络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采用了主成分分析和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元影响因素数据进行降维,降低预测模型输入数据序列的维度和模型复杂度,将几个线性无关的综合因素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然后本发明构建基于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的空调负荷预测模型,长短记忆神经网络具有记忆功能,利用历史记忆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的自学能力,挖掘数据之间的时序关系,其可以同时兼顾数据的时序性和非线性,能够提高预测精度。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与分布式资源双向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63025.0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的虚拟电厂与分布式资源双向匹配方法,包括:风电和光伏的不确定性建模,包括风电出力、光伏出力和负荷功率;建立多场景下虚拟电厂的收益模型;建立基于期望因子的分布式资源选择模型;建立考虑合作倾向度的虚拟电厂选择模型;基于Gale‑Shapley算法建立双向匹配机制;确认虚拟电厂和分布式资源的双向匹配结果,包括分布式资源对虚拟电厂的偏好程度和聚合收益分析。本发明创建多个场景来表示不同的系统状态,对风电和光伏的不确定性建模,利用风速、太阳辐射天气预报数据、历史发电数据以及设备性能特性等信息,创建多个风电和光伏场景。本发明覆盖高负荷、低负荷和平均负荷等不同情况,兼顾分布式资源和虚拟电厂的收益,提高总聚合收益。

    一种基于多层区块链的跨域可信认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67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47590.1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区块链的跨域可信认证方法,步骤如下:跨域节点向域内认证服务器节点发出跨域请求;域内认证服务器节点查看跨域节点的节点信誉度,高于设定标准值则接受跨域请求;域内认证服务器节点和目标域认证服务器节点之间进行异域可信认证;成功则域内认证服务器节点向目标域认证服务器节点发送请求跨域的跨域节点信息;目标域认证服务器节点通过CA机构生成该跨域节点的跨域认证证书,并返还给域内认证服务器节点;域内认证服务器节点将跨域认证证书返还给跨域节点、完成跨域身份可信认证。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解决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跨域问题,提升系统跨域认证效率,能适合分布式应用场景,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和实践灵活性。

    一种基于5G的用电负荷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3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10557.9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5G的用电负荷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在控制装置箱体内分别设置有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串口服务器、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国网加密模块、电源模块和面板集控处理单元,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与设置在箱体后面板的230M天线接口信号联通,且该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还与串口服务器、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和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信号联通;串口服务器与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信号联通;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与国网加密模块及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信号联通;电源模块供电;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与5G边缘物联代理模块及230M无线收发信机模块信号联通,且该面板集控处理单元与箱体正面外部的接口及功能显示组件联通并交互。

    一种电力系统的需求响应潜力用户与潜力空间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83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369762.5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的需求响应潜力用户与潜力空间的识别方法,构建一需求响应模型,该需求响应模型包括数据需求模块、需求相应潜力分析模块和模型应用结果模块,数据需求模块建立的需求响应潜力分析模型,需求相应潜力分析模块建立的96点典型负荷曲线、用户峰类型判断、削峰响应潜力分析和填谷响应潜力分析,将获得的需求相应潜力识别结果体现,分别为:负荷曲线类型、削峰响应潜力、填谷响应潜力、削峰响应潜力等级和填谷响应潜力等级,通过这些参数对需求响应潜力用户与潜力空间进行识别。本发明使得需求响应体系的资源丰富程度大大提升、查询速度加快、降低了数据识别和精准查找定位时耗,且大大提升了需求响应体系的整体自动化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