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455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515594.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史天运 , 康增建 , 朱建生 , 姜利 , 吕晓军 , 沈海燕 , 方凯 , 王小书 , 吴兴华 , 陈咏梅 , 王忠英 , 端嘉盈 , 陈瑞凤 , 周栋 , 白伟 , 李建玉 , 韩宗源 , 李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列车上水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获取设备,安装于列车车厢的水箱中,用于获取水箱的缺水量信息;控制设备,与获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获取设备获取的缺水量信息,并将缺水量信息转发至车站控制中心;车站控制中心,与控制设备连接,用于根据缺水量信息产生作业信息;用户设备,与车站控制中心连接,用于接收车站控制中心产生的作业信息,并显示作业信息,以使得工作人员通过上水管将水箱的注水口与车站的上水栓连接在一起;控制设备,还用于在获取设备获取上水管接入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缺水量信息控制所述上水栓的阀门开启,将水注入所述水箱中。本发明广泛应用于铁路客运站列车上水,解决布线困难,实现智能化上水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19797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5428.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史天运 , 朱建生 , 康增建 , 姜利 , 方凯 , 吕晓军 , 沈海燕 , 程清波 , 李明 , 王小书 , 陈咏梅 , 周栋 , 王忠英 , 端嘉盈 , 吴兴华 , 陈瑞凤 , 白伟 , 李建玉 , 韩宗源 , 李健 , 刘玉强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感知的车站用水设备故障自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车站各用水设备处安装的自感知装置实时采集其安装位置用水设备的用水量并传输至车站内的处理装置;车站内的处理装置根据接收的车站各用水设备的用水量,判断各用水设备是否正常,对不正常的用水设备产生报警信息,并将产生的报警信息经传输节点多跳传输至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接收的报警信息上报至车站用水控制中心;车站用水控制中心根据接收的报警信息,判定车站各用水设备是否发生故障。该方法能够对车站用水设备的故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抗干扰能力强,不依靠主观判断,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355496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98222.2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车地间数据通信方法,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车载客户端向地面系统发送网络连接,所述网络连接中包含所述车载客户端的身份标识;S2.地面系统将接收到的网络连接注册到网络连接管理队列,并加时间戳;同时,根据所述网络连接管理队列中网络连接的优先级以及地面系统与对应的车载客户端之间的连接通道的状态,从回传队列中获取优先级高的网络连接对应的待回传数据,将其发送至所述优先级高的网络连接对应的车载客户端,并在所述回传队列中加入回传数据的时间戳。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高负载高并发网络系统,实现复杂度低、数据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高,且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19961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2649.0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史天运 , 朱建生 , 康增建 , 姜利 , 沈海燕 , 方凯 , 吕晓军 , 李明 , 王忠英 , 刘玉强 , 昝蕊 , 王小书 , 张亚伟 , 徐春婕 , 叶鑫 , 王龙 , 陈咏梅 , 端嘉盈 , 陈瑞凤 , 周栋 , 白伟 , 李建玉 , 韩宗源 , 李健 , 杨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7/023 , G01J5/00 , G01J2005/0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高速列车运行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能够实时监测高速列车沿线运行环境,且成本较低。所述系统包括:车载监测系统、地面监测系统、车地通信系统及远程控制中心;车载监测系统包括车载监测终端和车载红外成像雷达,车载监测终端获取车载红外成像雷达采集的铁路沿线限界内带状区域的前方预设距离的实时图像,并通过车地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地面监测系统包括地面监测节点和红外摄像机,地面监测节点获取红外摄像机采集的车载红外成像雷达的视觉盲区内的实时图像,并通过车地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中心,用于对车载监测终端和地面监测节点传输的图像进行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611455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15594.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史天运 , 康增建 , 朱建生 , 姜利 , 吕晓军 , 沈海燕 , 方凯 , 王小书 , 吴兴华 , 陈咏梅 , 王忠英 , 端嘉盈 , 陈瑞凤 , 周栋 , 白伟 , 李建玉 , 韩宗源 , 李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列车上水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获取设备,安装于列车车厢的水箱中,用于获取水箱的缺水量信息;控制设备,与获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获取设备获取的缺水量信息,并将缺水量信息转发至车站控制中心;车站控制中心,与控制设备连接,用于根据缺水量信息产生作业信息;用户设备,与车站控制中心连接,用于接收车站控制中心产生的作业信息,并显示作业信息,以使得工作人员通过上水管将水箱的注水口与车站的上水栓连接在一起;控制设备,还用于在获取设备获取上水管接入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缺水量信息控制所述上水栓的阀门开启,将水注入所述水箱中。本发明广泛应用于铁路客运站列车上水,解决布线困难,实现智能化上水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557592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096659.7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75 ,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服务器集群。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同步方法通过:按照与源数据库对应的监听方式监听每个源数据库,以获取源数据库的数据变化信息;根据要同步所述数据变化信息的目标数据库,对所述数据变化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得与所述目标数据库对应的同步信息;响应于同步指令,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数据库,实现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源数据库到不同类型的目标数据库的数据同步,不需要为每个需要同步的源数据库设置一个用于同步的同类型的目标数据库,降低了存储成本,提高了存储效率,解决了包括大量不同类型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系统中,存在的存储成本高、存储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9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11055578.1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军锋 , 李永 , 武晋飞 , 单杏花 , 朱建生 , 阎志远 , 杨立鹏 , 王洪业 , 郭根材 , 贾新茹 , 卫铮铮 , 朱颖婷 , 吕晓艳 , 潘跃 , 李丽辉 , 江琳 , 贾成强 , 戴琳琳 , 王元媛 , 刘文韬
IPC: G06F8/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访问请求,用户访问请求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验证结果;如果验证结果指示身份信息无效或者不安全,则退出用户画像系统;如果验证结果指示身份信息有效并且安全,则发送用户访问请求到用户画像系统中对应的业务应用模块;业务应用模块调用对应的接口;接口将处理用户访问请求得到的结果标签列表返回给业务应用模块;业务应用模块输出结果标签列表到客户端应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画像系统接口的编写复杂度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375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055578.1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军锋 , 李永 , 武晋飞 , 单杏花 , 朱建生 , 阎志远 , 杨立鹏 , 王洪业 , 郭根材 , 贾新茹 , 卫铮铮 , 朱颖婷 , 吕晓艳 , 潘跃 , 李丽辉 , 江琳 , 贾成强 , 戴琳琳 , 王元媛 , 刘文韬
IPC: G06F8/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访问请求,用户访问请求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验证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验证结果;如果验证结果指示身份信息无效或者不安全,则退出用户画像系统;如果验证结果指示身份信息有效并且安全,则发送用户访问请求到用户画像系统中对应的业务应用模块;业务应用模块调用对应的接口;接口将处理用户访问请求得到的结果标签列表返回给业务应用模块;业务应用模块输出结果标签列表到客户端应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画像系统接口的编写复杂度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60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0020846.7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贾新茹 , 单杏花 , 颜颖 , 孟凡峰 , 朱建生 , 王洪业 , 吕晓艳 , 王炜炜 , 张军锋 , 汪健雄 , 刘彦麟 , 武晋飞 , 李永 , 潘跃 , 孟歌 , 田秘 , 王梓 , 郭根材 , 李世旺 , 李福星 , 王寅杰 , 张永 , 刘贺文 , 卫峥铮 , 李丽辉 , 孔德越 , 周姗琪 , 张立涛 , 韩慧婷 , 高鹏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1 , G06Q50/3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铁路区段的客流密度的评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经过待评估铁路区段的列车车次,其中,列车车次的路线至少包括铁路区段中的两个车站。根据列车车次的路线与铁路区段的关系,对列车车次进行分类。分别获取不同类别的列车车次对应的客流信息,其中,客流信息包括列车车次上的每一位旅客的上车车站和下车车站。根据旅客的上车车站和下车车站,对不同类别的列车车次上的旅客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列车车次上的不同类别的旅客的人数,对铁路区段的客流密度进行评估。由此,实现了先对列车车次进行分类,再对不同类别的列车车次上的旅客进行分类,进而对客流密度进行评估,简化了评估流程,降低了数据运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60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042335.5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铁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苗凡 , 朱建生 , 单杏花 , 阎志远 , 李杨 , 戴琳琳 , 杨立鹏 , 张志强 , 吕占民 , 王智为 , 景辉 , 李贝贝 , 宋春晓 , 江琳 , 贾成强 , 周强 , 李涅白 , 李天翼 , 张燕峰 , 单欣茹 , 李佳星
IPC: G06Q30/06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订单处理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的技术方案中,接收终端发送的生成购票订单请求,生成购票订单请求携带终端的设备信息,根据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出终端的响应时间,并根据响应时间确定出终端的算力,获取与终端的算力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验证数据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根据验证数据计算出响应信息,根据响应信息生成响应数据,若检测出响应数据与验证数据相同,则生成购票订单。通过向终端发送终端的算力对应的验证数据,避免了算力强的终端高频率发送生成购票订单请求,从而能够有效的处理购票订单请求,避免刷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