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29829.4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2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发电体,发电体包括膜电极组件;树脂框架,树脂框架被置于发电体周围;和一对分隔件,该一对分隔件被层压在树脂框架上以便夹持发电体和树脂框架。树脂框架具有:树脂框架侧歧管,在树脂框架侧歧管中,反应气体在穿过树脂框架的方向上流动;开口,该开口保持发电体;以及气体引入通道,气体引入通道在树脂框架侧歧管和开口之间穿过树脂框架形成。每一个分隔件均具有分隔件侧歧管,反应气体流过分隔件侧歧管,并且分隔件侧歧管被设置在沿层压方向与树脂框架侧歧管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气体引入通道具有当沿层压方向观看时延伸到分隔件侧歧管中的气体引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7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0992401.3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24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2 , H01M8/0247 , H01M8/0265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衬垫及燃料电池组。密封部具有距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一长度L1的外周点,该外周点是以中心点为中心而相对于层叠方向为0度至90度的第一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一点,在将从中心点朝向外周点的第一方向与层叠方向所成的第一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各点距中心点的距离设为第二长度L2时,L2≤L1,在将第一方向与垂直于层叠方向的方向所成的第二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各点距中心点的距离设为L3时,L3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77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710992401.3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24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衬垫及燃料电池组。密封部具有距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一长度L1的外周点,该外周点是以中心点为中心而相对于层叠方向为0度至90度的第一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一点,在将从中心点朝向外周点的第一方向与层叠方向所成的第一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各点距中心点的距离设为第二长度L2时,L2≤L1,在将第一方向与垂直于层叠方向的方向所成的第二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各点距中心点的距离设为L3时,L3
-
公开(公告)号:CN11781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80101186.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10
Abstract: 燃料电池单元组件(10)具备:电极构件(2),其具有:膜电极接合体(20),该膜电极接合体(20)具有电解质膜以及电极催化剂层;以及气体扩散层(21、22);固体橡胶制成的垫片(30),其以框状配置于电极构件(2)的面方向外侧;以及粘接构件(40),其具有热塑性聚合物,以框状配置于电极构件(2)的面方向外侧,与电极构件(2)以及垫片(30)粘接而使它们一体化。粘接构件(40)相对于电极构件(2)的粘接方式是向气体扩散层(21、22)的浸渍以及向膜电极接合体(20)的粘接的至少一方。粘接构件(40)覆盖电解质膜的至少外周端面。粘接构件(40)的厚度为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20)的单面的气体扩散层(21)的厚度以上,粘接构件(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垫片(30)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6056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62236.6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IPC: B29C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垫片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垫片构件,其能够在垫片的成形时,防止成形不合格、损伤等。一种垫片构件10的制造方法,其在第一分型模32与第二分型模34之间对板状的基材12进行合模,向在基材12与第一分型模32之间划分而成的垫片14的空腔38注入填充橡胶状弹性材料,由此制造在基材12的表面16固接有垫片14的垫片构件10,所述垫片构件设置有空气通道50,空气通道50具备:排气槽部52,其设置为在基材12与第一分型模32的对接面上从空腔38向内周侧或者外周侧延伸而出并在空腔38的周向上局部开口;以及排气孔部56,其从排气槽部52向第一分型模32与第二分型模34的合模方向延伸而出,在橡胶状弹性材料向空腔38注入填充时,通过空气通道50而排出空腔38内的空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