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29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80017334.6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3/048
Abstract: 以提供能够简易地制造芯线压接部的局部被较大程度压缩的带端子的电线的技术为目的。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工序(a)至(c)。工序(a)是准备具备芯线压接部和部分重叠部(37)的端子零件,芯线压接部具有底部和立设于所述底部的一对压接片(34、34),部分重叠部(37)与所述芯线压接部中沿着所述底部的延伸方向的局部区域的外侧重叠,并向该局部区域的外侧突出。工序(b)是将电线中的芯线露出部(22)收纳于所述芯线压接部的工序。工序(c)是は所述芯线压接部压接于所述芯线露出部(22)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2074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80030287.3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线束(1)具备:单条或者多条第1电线(10A),具备第1芯线露出部(11AE);单条或者多条第2电线(10B),具备第2芯线露出部(11BE);以及接合部(20),焊接有第1芯线露出部(11AE)和第2芯线露出部(11BE)。第2芯线(11B)的总截面积(A2)为第1芯线(11A)及第2芯线(11B)的总截面积的合计(A1+A2)的三分之一以下。并且,接合部(20)具有沿着第1电线(10A)及第2电线(10B)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相互对置的两对外表面,并且两对外表面中构成一对的外表面(上表面(Up)、下表面(Ud))间的距离(H)比构成另一对的外表面(右侧面(R)、左侧面(L))间的距离(W)长,在接合部(20),第2芯线露出部(11BE)与上表面(Up)邻接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22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80018640.7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24/38 , H01R4/18 , H01R9/05 , H01R13/648
Abstract: 使得向屏蔽电线连接的连接作业的效率高、且不损坏屏蔽功能。端子零件(T)具备:内导体(6),其具有压接于芯线(1)的芯线压接部(9);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电介质体(7);外导体(5),其具有将电介质体(7)包围的主体部(12)、能压接于编织线的编织压接部(22)、以及连结部(15),连结部(15)在主体部(12)与编织压接部(22)之间进行连接,且与芯线压接部(9)对应的部位在上下方向开放;以及罩构件(8),其将连结部(15)的两个开口部(18、19)封闭。
-
公开(公告)号:CN105210237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480025426.0
申请日:2014-04-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029 , B23K20/10 , H01R4/023 , H01R43/0207 , H01R43/0249
Abstract: 端子(20)具有以使导体(13、14)的粗细尺寸不同的多根电线(11、12)并排的方式与该多根电线连接的连接部(24),连接部(24)形成为台阶状。带端子电线(10)具有导体(13、14)的粗细尺寸不同的多根电线(11、12)、以及具有以使多根电线(11、12)并排的方式与该多根电线连接的连接部(24)的端子(20),连接部(24)形成为台阶状。在带端子电线(10)中,连接于连接部(24)的较高的位置的电线(12)的导体(14)的粗细尺寸比连接于连接部(24)的较低的位置的电线(11)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04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80013858.9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端子,是构成为通过螺栓与安装对象连接的端子,具备第一面、贯通孔和凹凸部。端子的材质为铝或铝合金,端子的维氏硬度为80HV以上。在通过所述螺栓的紧固而将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安装对象连接的状态下,第一面积S1与第二面积S2之比S1/S2为0.8以下,所述第一面积S1是在25MPa以上的压力下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安装对象接触的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二面积S2是圆环区域的面积,所述圆环区域以基于所述贯通孔的内径D1确定的所述螺栓的公称直径D2为内径,以所述螺栓的座面直径D3为外径,所述第一面积S1为5mm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074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80030287.3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线束(1)具备:单条或者多条第1电线(10A),具备第1芯线露出部(11AE);单条或者多条第2电线(10B),具备第2芯线露出部(11BE);以及接合部(20),焊接有第1芯线露出部(11AE)和第2芯线露出部(11BE)。第2芯线(11B)的总截面积(A2)为第1芯线(11A)及第2芯线(11B)的总截面积的合计(A1+A2)的三分之一以下。并且,接合部(20)具有沿着第1电线(10A)及第2电线(10B)的延伸方向延伸并相互对置的两对外表面,并且两对外表面中构成一对的外表面(上表面(Up)、下表面(Ud))间的距离(H)比构成另一对的外表面(右侧面(R)、左侧面(L))间的距离(W)长,在接合部(20),第2芯线露出部(11BE)与上表面(Up)邻接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31432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780038239.X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电线,其具备:同轴电线,其构成为芯线、内部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外部绝缘层从内向外以同心状配置;以及端子,其与所述同轴电线连接,所述端子具备一对筒片,其以重叠状压接于被露出的所述屏蔽层,在所述一对筒片之中的一个筒片,设置有向另一个所述筒片突出的卡合突部,所述卡合突部卡合于在另一个所述筒片设置的卡合孔的孔缘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800915.9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电线与端子之间的接合力提高。带端子电线(10)具备:至少一根电线(11),其具有芯线(13);以及端子(12),其与电线(11)连接,端子(12)具有将芯线(13)铆接的电线筒部(16),在电线筒部(16)中的、在电线(11)的延伸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后端部)设置有随着朝向一方的端部(后端部)而扩径的扩径部(20),在电线筒部(16)中的、配置芯线(13)的载置面(23),在与扩径部(20)对应的位置且与芯线(13)抵接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部(24E)。
-
公开(公告)号:CN1070050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580067569.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R43/048 , H01R4/18 , H01R4/62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带端子电线包括具有由多根裸线(15)构成的芯线(13)的电线(11)以及具有压接于芯线(13)的周围的线筒(19)的母端子(12),其中,带端子电线(10)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第一工序以及在芯线(13)的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区域压接线筒(19)的第二工序,第一工序留下基于第二工序的压接的压缩余量而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以使得在第二工序后进一步压缩了带端子电线(10)的芯线(13)的情况下,直至带端子电线(10)的裸线(15)断线之前电线(11)与母端子(12)之间的电阻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9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0800915.9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电线与端子之间的接合力提高。带端子电线(10)具备:至少一根电线(11),其具有芯线(13);以及端子(12),其与电线(11)连接,端子(12)具有将芯线(13)铆接的电线筒部(16),在电线筒部(16)中的、在电线(11)的延伸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后端部)设置有随着朝向一方的端部(后端部)而扩径的扩径部(20),在电线筒部(16)中的、配置芯线(13)的载置面(23),在与扩径部(20)对应的位置且与芯线(13)抵接的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部(24E)。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