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3106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410602316.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试验结果的有限元模型模态调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运载火箭模态试验结果的有限元模型模态调整方法。本发明的设计以运载火箭模态试验结果为基础,通过自动调整影响有限元模型刚度的关键参数,来实现有限元三维模型模态的调整。具有以下两方面优点:(1)自动化。在提取影响运载火箭有限元模型模态的关键参数之后,通过优化算法对有限元三维模型模态进行优化和调整,使之与模态试验结果相吻合;(2)高效。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将优化算法与模态计算方法的结合,使得在较短时间内对有限元三维模型的模态进行调整。本发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164344.0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曹晶莹 , 张宁宁 , 肖文 , 唐毛 , 谢佳 , 杨明 , 刘明 , 杨丁 , 胡东飞 , 葛亚杰 , 张敏刚 , 王兰松 , 高兴 , 秦小丽 , 陈默 , 余卓阳 , 赵良 , 孙精华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主感知与智能机动飞行试验的自适应弹道设计方法,属于武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雷达感知装置/光学感知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各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明确探测器坐标系定义,通过分析试验飞行器搭载的感知装置与地面雷达/目标火箭的时空关系,确定探测距离及探测角度的求解模型;飞行试验按照先雷达感知试验、后光学感知机动试验的顺序开展,将试验飞行器弹道分为两段:雷达感知飞行段和光学感知机动飞行段;根据飞行试验目的,设计试验飞行器的飞行程序及程序角,在总射程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求解得到试验飞行器的弹道程序角剖面参数。实现了一发飞行试验同时满足对地面雷达及目标火箭的探测需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630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02344.X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虚拟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虚拟样机运行流程辨识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有向图相关理论,结合虚拟样机的系统特点,实现了各模型运行次序的动态确定,提高了虚拟样机的搭建效率。与现有的采用静态指定虚拟样机运行流程的方法相比,本方法的有益效果为:1)在模型个数较多时能够有效降低模型执行次序出错的概率;2)能够自动对各模型的执行顺序进行辨识,提高了虚拟样机的搭建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