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81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3902.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工程尺度凸起物气动噪声预示方法,属于航天器气动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凸起物各缩比模型的风洞试验数据、仿真数据及对应的试验特征数据、仿真特征数据;其次构造循环神经网络,以活性子空间向量对仿真条件的映射关系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向中间层第一层的映射,形成基于仿真功率谱密度数据预测试验功率谱密度数据的模型;获取工程尺度凸起物的仿真数据并输入至模型中,预测出工程尺度凸起物飞行试验噪声功率谱密度数据。通过本发明的应用,提高神经网络的物理约束性、可解释性并提高模型置信度,能够更准确预测工程尺度的凸起物气动噪声,有利于提高飞行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6101.1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涡卷弹簧机构静动性能试验测试系统,包括:被试模块、旋紧模块、锁定模块、摄像模块;被试模块的底部具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的后侧设有旋紧模块,固定平台的左侧设有锁定模块,固定平台的右侧设有摄像模块。该测试系统采用高精度转角传感器与力矩传感器组合设计,可以实现涡卷弹簧旋紧过程的旋转角度、扭矩等数据的精确获取;采用高分辨率高速动态光学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涡卷弹簧旋紧、承载与展开过程的应力、应变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精确获取;采用高速摄像装置,可以实现涡卷弹簧展开过程的展开时间、展开角速度等动态性能的精确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877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50535.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固件用7055高强度铝合金原材料稳定性控制及性能检测方法,涉及紧固件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对基于高强度铝合金工件制备螺栓的原材料进行设计,并对成型后的螺栓进行系统性的检验。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紧固件用7055高强度铝合金原材料稳定性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高强度铝合金螺栓保持较高的强度、塑性及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并且通过非破坏+破坏检验,系统验证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具有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30905.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聚能切割索分离装置,包括切割分离壳体、聚能切割索、超构夹心体、连接螺栓;切割分离壳体为圆柱或圆台状,在外表面要实现分离功能的位置设有预置凹槽;超构夹心体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或者U型,底边带有用于容置聚能切割索的凹槽;连接螺栓用于连接切割分离壳体和超构夹心体,将聚能切割索封闭在切割分离壳体和超构夹心体之间;聚能切割索被引爆后产生金属射流和高温高压气体,将切割分离壳体在预置凹槽处切割分离,实现切割分离。本发明切割能力强,结构重量轻,源头冲击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16576.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忠文 , 戴婷婷 , 张静 , 刘伟 , 刘佳佳 , 马上 , 刘帅帅 , 姚瑶 , 王晓雷 , 张仁嘉 , 张嘉炜 , 闫奕含 , 张雯 , 严恺 , 石宝兰 , 曾耀祥 , 吕海波 , 吴万同 , 武玉玉 , 朱莉 , 于一帆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水平支撑状态下模态试验数据分析方法,属于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获得全箭真实模型;基于火箭动特性的水平停放状态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与试验方案边界一致的全箭动力学模型,并开展试验模型仿真;利用试验结果对全箭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在全箭动力学模型中去除试验方案边界,获取真实飞行状态下模态参数的真实状态仿真结果,将真实状态仿真结果与试验模型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取水平支撑状态下模态试验的影响因子;根据该影响因子修正水平支撑状态下模态试验结果。本发明对具有特殊边界效应的水平支撑状态模态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根据修正结果,获取真实飞行状态的模态参数和偏差范围,为火箭开展弹性振动特性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42581.3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固体运载火箭速率陀螺组合应用姿控设计方法,包括:为不同速率陀螺组合分配初始权值系数;根据所述初始权值系数,得到综合角速度测量值;根据所述综合角速度测量值,建立姿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基于姿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开展回路频域特性敏度分析,得到敏度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敏度分析结果,构建以权值系数为设计变量的优化模型;利用所述优化模型,得到权值系数插值表。通过姿控回路频域敏度分析、设置加权系数与加权系数优化设计等流程,有效提高了姿控系统的稳定裕度与任务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15502.X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忠文 , 刘伟 , 戴婷婷 , 张静 , 刘佳佳 , 马上 , 刘帅帅 , 姚瑶 , 王晓雷 , 张仁嘉 , 张嘉炜 , 闫奕含 , 张雯 , 严恺 , 石宝兰 , 曾耀祥 , 吕海波 , 吴万同 , 武玉玉 , 朱莉 , 何磊 , 化金 , 佟明羲 , 岳勇 , 赵继亮 , 高云逸 , 于一帆 , 潘旭
IPC: G01M9/06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飞行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开展基于飞行模态参数识别需求的飞行测量方案设计,确定遥测传感器安装位置、量程;开展飞行试验,获取飞行全程遥测结果,表征为全程时域数据;根据飞行段将遥测时域数据进行分割,对分段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时域数据进行频域分析,获取每个时刻的频谱特征;对时域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特征分析和曲线特性拟合,获取阻尼数据;对不同位置曲线的时域数据进行预处理及量级对比,获取振型数据;结合频谱特征、阻尼数据和振型数据,完成飞行模态参数识别。本发明解决了飞行遥测数据存在的低信噪比、幅值分辨率低、连续性差、传感器数量有限和无外激励数据的辨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5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37875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林宏 , 杨勇 , 王利 , 陈益 , 周文勇 , 东华鹏 , 张群 , 杨自鹏 , 叶成敏 , 潘忠文 , 肖泽宁 , 郭源 , 冯荣 , 王雪梅 , 齐祥 , 王昊天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式单机支架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01、获取并积累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源及特征频率ωi;S02、建立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S03、开展动力学频率响应分析;S04、将获取的振动响应特性与单机振动试验条件进行对比;S05、若单机振动响应超出其振动试验条件,或对于100Hz内的激励源频率,处于激励源频率3‑5Hz范围内;对于大于100Hz的激励源频率,落入激励源频率的5%范围内,则将支架材料更改为结构/阻尼一体化材料,返回步骤S02,重新进行迭代分析。本发明解决重要单机随火箭发射过程中共振区响应过大问题,达到了抑制动态响应幅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7875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新宇 , 彭慧莲 , 王国辉 , 林宏 , 杨勇 , 王利 , 陈益 , 周文勇 , 东华鹏 , 张群 , 杨自鹏 , 叶成敏 , 潘忠文 , 肖泽宁 , 郭源 , 冯荣 , 王雪梅 , 齐祥 , 王昊天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式单机支架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01、获取并积累运载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激励源及特征频率ωi;S02、建立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S03、开展动力学频率响应分析;S04、将获取的振动响应特性与单机振动试验条件进行对比;S05、若单机振动响应超出其振动试验条件,或对于100Hz内的激励源频率,处于激励源频率3‑5Hz范围内;对于大于100Hz的激励源频率,落入激励源频率的5%范围内,则将支架材料更改为结构/阻尼一体化材料,返回步骤S02,重新进行迭代分析。本发明解决重要单机随火箭发射过程中共振区响应过大问题,达到了抑制动态响应幅值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0292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872883.8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空间用高功率设备热管理装置,包括热电模块、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相变模块、绝热板以及热沉。所述热电模块利用帕尔贴效应实现冷端制冷,热端制热。所述热电模块一端与高功率设备通过高导热材料实现热传导,所述相变模块通过高导热材料与热电模块另一端连通,所述相变模块包含相变模块上盖板、相变模块腔体、相变模块栅格、相变材料以及隔热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存储于相变模块栅格中,所述相变模块底部通过高导热材料与热沉相连,所述热沉为平板结构,所述控制器包含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热电驱动模块。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灵活,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空间用高功率载荷的温度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