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84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77475.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涂层表面雷电放电高电压测量光纤探头,包括:测量探针、输入端绝缘子、输入端铜板、中绝缘子、中铜板、马拉胶带、铜环、微分器电阻板、尼龙柱、高压无感电阻组合、积分器电容板、积分电容支撑铜板、光电转换板、光纤激光二极管、输出铜板和壳体。本发明能够测量涂层表面电弧放电时的电压,能够表征涂层的雷电防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09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15502.X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忠文 , 刘伟 , 戴婷婷 , 张静 , 刘佳佳 , 马上 , 刘帅帅 , 姚瑶 , 王晓雷 , 张仁嘉 , 张嘉炜 , 闫奕含 , 张雯 , 严恺 , 石宝兰 , 曾耀祥 , 吕海波 , 吴万同 , 武玉玉 , 朱莉 , 何磊 , 化金 , 佟明羲 , 岳勇 , 赵继亮 , 高云逸 , 于一帆 , 潘旭
IPC: G01M9/06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固体运载火箭飞行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开展基于飞行模态参数识别需求的飞行测量方案设计,确定遥测传感器安装位置、量程;开展飞行试验,获取飞行全程遥测结果,表征为全程时域数据;根据飞行段将遥测时域数据进行分割,对分段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时域数据进行频域分析,获取每个时刻的频谱特征;对时域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特征分析和曲线特性拟合,获取阻尼数据;对不同位置曲线的时域数据进行预处理及量级对比,获取振型数据;结合频谱特征、阻尼数据和振型数据,完成飞行模态参数识别。本发明解决了飞行遥测数据存在的低信噪比、幅值分辨率低、连续性差、传感器数量有限和无外激励数据的辨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28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1636784.2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忠文 , 林川 , 刘伟 , 杨帆 , 刘彬 , 苏晗 , 王群 , 王斌 , 徐秋发 , 谢金鑫 , 高影 , 谭指 , 徐林栋 , 高竹青 , 彭飞 , 章凌 , 李林生 , 杨柳 , 匡格平 , 胡兆财 , 蔡奕霖 , 林梦一 , 陈楷 , 王卓群 , 高云逸
Abstract: 一种抗大锥角下脉动压力的固体运载整流罩,包括:端头、前锥段、柱段、倒锥段、分段式纵向分离结构、组合式排气结构和螺栓盒对接框组合结构。端头、前锥段、柱段、倒锥段均为两个半罩组合形成的柱体结构,内部与分段式纵向分离结构连接,且端头、前锥段、柱段、倒锥段各段间依次通过端面连接,组成固体运载整流罩结构。分段式纵向分离结构用于在分离前令固体运载整流罩结构完整,分离后将固体运载整流罩变为两个半罩,保证整流罩正常分离;倒锥段尾端设置有组合式排气结构和螺栓盒对接框组合结构,避免排气结构对内噪声影响的组合式排气结构用于平衡固体运载火箭飞行时整流罩内外压差,螺栓盒对接框组合结构用于整流罩与控制舱之间的连接和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910205.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曦 , 龙中权 , 叶志鹏 , 齐欢 , 任牧原 , 袁乾臣 , 唐昭 , 王鹏 , 王筱宇 , 高云逸 , 王大锐 , 沈治 , 洪蓓 , 杨秀山 , 张昊 , 张洪源 , 梁浩 , 杨勇 , 杨亮 , 和枫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率测量装置,包括:样品夹具、电极支撑板、绝缘板、结构支撑环、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结构支撑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安装电极支撑板,电极支撑板和结构支撑环之间设置绝缘板;两组电极支撑板、绝缘板、结构支撑环之间通过若干塑料圆管分开距离,各塑料圆管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紧固件分别穿过塑料圆管,固定两侧的绝缘板和结构支撑环;样品夹具分别安装在电极支撑板的中心孔中,用于夹持被测碳纤维样品。本发明用于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雷电防护和脉冲功率设备应用提供相应的材料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804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36784.2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潘忠文 , 林川 , 刘伟 , 杨帆 , 刘彬 , 苏晗 , 王群 , 王斌 , 徐秋发 , 谢金鑫 , 高影 , 谭指 , 徐林栋 , 高竹青 , 彭飞 , 章凌 , 李林生 , 杨柳 , 匡格平 , 胡兆财 , 蔡奕霖 , 林梦一 , 陈楷 , 王卓群 , 高云逸
Abstract: 一种抗大锥角下脉动压力的固体运载整流罩,包括:端头、前锥段、柱段、倒锥段、分段式纵向分离结构、组合式排气结构和螺栓盒对接框组合结构。端头、前锥段、柱段、倒锥段均为两个半罩组合形成的柱体结构,内部与分段式纵向分离结构连接,且端头、前锥段、柱段、倒锥段各段间依次通过端面连接,组成固体运载整流罩结构。分段式纵向分离结构用于在分离前令固体运载整流罩结构完整,分离后将固体运载整流罩变为两个半罩,保证整流罩正常分离;倒锥段尾端设置有组合式排气结构和螺栓盒对接框组合结构,避免排气结构对内噪声影响的组合式排气结构用于平衡固体运载火箭飞行时整流罩内外压差,螺栓盒对接框组合结构用于整流罩与控制舱之间的连接和承载。
-
公开(公告)号:CN120039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284774.X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伟 , 龚林辉 , 高利军 , 张雯 , 张慧敏 , 石宝兰 , 齐欢 , 刘思奇 , 刘佳佳 , 岳勇 , 高云逸 , 何磊 , 佟明羲 , 荀飞 , 马上 , 王晖 , 林三春 , 孙逸轩 , 舒炫博 , 孟伟鹏 , 李丁丁 , 张瑾 , 孟德浩 , 宋维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斜布局卫星的星箭分离设计方法,属于卫星分离设计技术领域;设计多星倾斜结构,包括控制舱、卫星支架、n个卫星和n个星箭分离机构;星箭分离机构采用顶杆‑弹簧结构作为星箭分离的储能机构;星箭分离机构上设置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解锁后,存储在弹簧中的弹性势能释放,通过顶杆推动卫星脱离卫星支架,实现星箭分离;优化顶杆与对应卫星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优化弹簧力;优化弹簧力矩;星箭分离后,设计卫星支架的姿态控制时序及姿态调整角度,实现星箭分离安全控制;本发明解决了大倾角卫星支架布局卫星分离后卫星姿态角速度偏差控制和星箭分离安全性难题,保障星箭分离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265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210910204.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无转接框的星罩组合体结构,属于空间技术领域,包括整流罩、卫星支架、仪器舱和连接螺钉;整流罩位于火箭顶端;卫星支架位于整流罩内,卫星支架的端框夹在整流罩和仪器舱之间,用于连接卫星与火箭,并起传力作用,将卫星形成的载荷传递给火箭控制舱;整流罩和卫星支架以及卫星共同构成星罩组合体;仪器舱安装于整流罩下方,构成星罩组合体的安装基座,承受从星罩组合体传递来的载荷;连接螺钉用于连接固定星罩组合体。本发明通过端框堆叠式承载结构,取消了转接框,实现结构减重;本发明通过连接螺栓分组安装,实现堆叠式结构下的整流罩‑卫星支架、星罩组合体‑仪器舱两次对接,星罩组合体可独立运输,飞行中整流罩可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3526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10204.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无转接框的星罩组合体结构,属于空间技术领域,包括整流罩、卫星支架、仪器舱和连接螺钉;整流罩位于火箭顶端;卫星支架位于整流罩内,卫星支架的端框夹在整流罩和仪器舱之间,用于连接卫星与火箭,并起传力作用,将卫星形成的载荷传递给火箭控制舱;整流罩和卫星支架以及卫星共同构成星罩组合体;仪器舱安装于整流罩下方,构成星罩组合体的安装基座,承受从星罩组合体传递来的载荷;连接螺钉用于连接固定星罩组合体。本发明通过端框堆叠式承载结构,取消了转接框,实现结构减重;本发明通过连接螺栓分组安装,实现堆叠式结构下的整流罩‑卫星支架、星罩组合体‑仪器舱两次对接,星罩组合体可独立运输,飞行中整流罩可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7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10205.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陈曦 , 龙中权 , 叶志鹏 , 齐欢 , 任牧原 , 袁乾臣 , 唐昭 , 王鹏 , 王筱宇 , 高云逸 , 王大锐 , 沈治 , 洪蓓 , 杨秀山 , 张昊 , 张洪源 , 梁浩 , 杨勇 , 杨亮 , 和枫
IPC: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率测量装置,包括:样品夹具、电极支撑板、绝缘板、结构支撑环、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结构支撑环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安装电极支撑板,电极支撑板和结构支撑环之间设置绝缘板;两组电极支撑板、绝缘板、结构支撑环之间通过若干塑料圆管分开距离,各塑料圆管沿周向均匀分布;第一紧固件分别穿过塑料圆管,固定两侧的绝缘板和结构支撑环;样品夹具分别安装在电极支撑板的中心孔中,用于夹持被测碳纤维样品。本发明用于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雷电防护和脉冲功率设备应用提供相应的材料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6781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104215.1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高云逸 , 潘旭 , 王树志 , 李岩 , 张延瑞 , 刘琳 , 高雅 , 陈红波 , 郑学升 , 于霖 , 张启程 , 张飞霆 , 赵继亮 , 岳勇 , 彭勇 , 荀飞 , 杨若丽
IPC: F16B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04
Abstract: 一种利用压缩气体解锁分离螺母的装置,所述的分离螺母为分瓣螺母式,装置包括气瓶(1)、电磁阀(5)、管路(6);气瓶(1)内充满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压力大于12MPa,气瓶(1)通过管路(6)连接电磁阀(5)的进气口,电磁阀(5)的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分瓣螺母式分离螺母的气体入口;当需要解锁时,向电磁阀发送解锁信号,气瓶内压缩气体通过管路在电磁阀出口处产生压力脉冲,利用压力脉冲解锁分离螺母,所述的压力脉冲压力范围11‑20MP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