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79204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01097.3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客户端服务的多国博弈战略决策模拟推演HLA仿真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用性差、稳定性低、操作复杂的缺点。该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均连入以高层体系结构HLA和RTI软总线为支撑技术构建的局域网;剧情生成模块生成整个态势推演所需要的剧情;演练管理模块根据所述剧情或来自导演方客户端的指令对推演进程、各方状态以及决策方案进行管理与控制;每轮博弈中,博弈方客户端通过文案编辑模块从决策方案库提取基本决策意见集合,从中选定的决策意见和自行拟定的行动计划,发送至决策方案库;模拟推演模块对决策方案库中集合的决策方案进行推演,形成态势,在综合态势模块中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01499696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008739.6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第一步:分析伺服系统处于间隙模式的间隙约束条件;第二步:将系统处于间隙模式与接触模式两种模式下的系统的状态方程集成系统的状态方程;第三步:将离线控制律存储到设置在控制器内的存储模块中;第四步:控制器将计算得到的控制输入量u输出给电机,控制电机的转速;第五步:数据采集和传送部分采集齿轮单元的间隙角和负载端电机的转速,将采集的间隙角和负载端电机的转速传送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采集的间隙角和负载端电机的转速计算当前的控制输入量。本发明将系统处于间隙模式的条件考虑到控制器的设计中,提前计算离线控制律,并且将离线控制器存储到存储器中以便于实时控制时计算当前的控制输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30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321902.4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秦华伟 , 赵玉杨 , 王建步 , 马元庆 , 张明亮 , 刘爱英 , 邢红艳 , 宋秀凯 , 孙珊 , 苏博 , 姜向阳 , 张娟 , 李凡 , 谷伟丽 , 李少文 , 李志林 , 姜会超 , 李伟
IPC: G06V10/764 , G06V20/13 , G06V20/70 , G06V10/80 , G06V10/52 , G06V10/58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湿地分类方法和电子设备,其中,分类方法包括:获取湿地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多光谱图像数据和预训练的分类网络模型;将高光谱图像数据输入第一特征提取网络分别提取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得到高光谱特征;将多光谱图像数据输入第二特征提取网络,提取多尺度空间特征,得到多光谱特征;将高光谱特征和多光谱特征输入深度交叉注意模块进行特征融合;利用全连接层和损失函数,得到湿地分类结果。将双分支特征提取模块对深度交叉注意模块的特征提取部分进行改进,深度交叉注意模块能够更充分利用两种不同遥感数据的特点,分类性能更优,在总体准确度和Kappa系数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5944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29900.9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2B15/1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球空间远红外六倍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属于航天远红外探测领域。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大视场短焦距情况下搜索目标和小视场长焦距情况下识别目标的军事目的。该系统分别由在同一光轴上的前固定组、变倍组、补偿组和后固定组共九片红外透镜构成,该系统工作波段为8μm~12μm;连续变焦范围为:150mm~900mm;F数为1.3~3.0;探测器规模为:1k×1k;系统单像元尺寸为:30μm×30μm。可在半球空间,周视角度达到360°的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系统成像质量良好,结构紧凑,在奈奎斯特频率为11lp/mm时MTF值均大于0.4,系统总长小于835mm。
-
公开(公告)号:CN10315047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9094.1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站场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属于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1、分析待评价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针对不同系统设计方案,由各子系统中获得各性能指标的仿真数据;2、为每个系统设计方案下的每个子系统均构建一个信息矩阵,将属于同一子系统和同一系统设计方案的仿真数据放入对应的信息矩阵中,同时信息矩阵中还存储子系统属性和方案属性;建立信息矩阵的检索目录;3、建立评估方法集合;根据检索目录从矩阵中检索出各性能指标的仿真数据,使用评估方法集合中的各评估方法分别进行评估,设定评估方法集合中各评估方法的权重,将各评估方法对应的评估结果加权组合获得最终系统评估结果。本发明适用于对系统效能进行动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76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084056.6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涉及一种图像拼接算法定量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不同的待评价拼接算法对拼接序列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各自的拼接合成图像;对拼接合成图像进行整体统计,计算全局评价指标;针对局部拼接合成图像,选取相应的拼接序列图像作为参考图像,进行有参考图像质量评价,计算局部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图像拼接评价指标体系层次,依据拼接要求和目的,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归一化各评价指标,逐级加权聚合,最终获得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拼接评价算法存在的困难,其评价结果符合人的主观判断结果,具有客观性、一致性与稳定性。本发明亦可用于图像融合等算法的定量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779039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02014.2
申请日:2012-06-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基于BOM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开发方法,属于仿真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系统开发的基本粒度由联邦成员细化为基本模型组件。该方法首先将仿真系统划分层次化的模型体系,然后自底向上依次进行基本模型、复合模型、联邦成员和联邦的设计。基本模型是构建复合模型以及联邦成员的基本元素,通过组合具有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的模型构建一个大小可伸缩、功能可定制的联邦成员,从而规范了模型的开发过程,提高了联邦成员以及联邦灵活性。通过对基本组件的重组和重开发,可以更便捷的开发出具有不同体系结构的系统,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7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84056.6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涉及一种图像拼接算法定量评价方法。本发明采用不同的待评价拼接算法对拼接序列图像进行拼接,获得各自的拼接合成图像;对拼接合成图像进行整体统计,计算全局评价指标;针对局部拼接合成图像,选取相应的拼接序列图像作为参考图像,进行有参考图像质量评价,计算局部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图像拼接评价指标体系层次,依据拼接要求和目的,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归一化各评价指标,逐级加权聚合,最终获得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拼接评价算法存在的困难,其评价结果符合人的主观判断结果,具有客观性、一致性与稳定性。本发明亦可用于图像融合等算法的定量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15699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99933.7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相机下的视频运动前景分割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视频序列提取特征点并进行匹配,得到特征点的运动轨迹;通过模型估计算法有效的获得分别属于前景和背景的特征点;通过采用非参数核函数估计,求取背景和前景的似然概率模型;利用MRF构建分割模型,通过Gibbs采样方法获取前景分割结果。本发明避开了精准的全局运动补偿,利用了图像的邻域相关信息,提高了摄像机自由运动情况下背景景物存在深度差异时运动前景分割的准确性。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车载平台、监控平台等运动场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行为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07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08736.2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自适应模糊摩擦补偿的伺服系统控制器。用于改善电机伺服系统的输出跟踪精度与快速响应,特别适用于要求精度高、响应快速的精密电机伺服系统。本发明包括参数自适应调整模块、模糊摩擦补偿器与鲁棒控制模块。采用模糊模型逼近摩擦力模型,然后通过模糊模型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实现摩擦力值的在线估计,并据此进行摩擦补偿,以克服摩擦力对伺服系统的输出跟踪精度与快速响应的不利影响。模糊模型参数的调整采用复合自适应律,同时利用系统输出误差与参数估计误差的相关信息进行参数调整,以提高参数收敛的速度。由于该控制器能实现快速而准确的摩擦模型估计与摩擦补偿,从而能大大改善伺服系统的输出跟踪精度与快速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