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596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15447.2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原理与维纳滤波的相机抖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首先采用零均值的高斯混合模型对原始图像的梯度分布进行建模,同时采用混合指数分布对降质函数进行建模,并以零均值的高斯模型作为噪声模型。通过变分贝叶斯估计方法估计降质函数。然后利用估计的降质函数,通过迭代盲解卷积算法进行图像恢复。对于图像恢复过程中产生的振铃效应,通过Laplacian算子进行边缘检测,获取边缘图像。然后分别获取边缘图像中细节、振铃和平坦区域的掩膜,通过维纳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进而得到去振铃效应后的复原图像。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去除因相机抖动产生的图像模糊,同时保持图像的细节及边缘,有效地减少振铃效应对复原图像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63528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86885.6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W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W1/00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的误判和漏判,显著提高了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特别对于极端天气频发的我国东南部和沿海地区,既能够采用更小的判定阈值,以达到更加精确的判定,又能够有效地识别因局地强天气过程(特别如冷、暖锋交界的区域)造成的误判。本发明通过二次可信度检验校正,有效避免了因参与检验计算的临近站点错误记录对被检验的正确记录的错误判定,进一步提高了质量控制的准确性。此方法的应用,将能为气象业务系统提供更加准确的天气实况监测数据源,进而提升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88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1309889.0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回波图像中飑线特征的智能识别预警方法,以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对雷达探测到的基本反射率的空间分布和强度进行分析,通过数值预处理、滤波、图像特征提取、对目标物的中轴线分析和飑线形态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实现对雷达飑线特征的智能识别预警。本发明方法的应用能够将以往本需要由气象专业人员主观分析、判读雷达回波图像的工作自动化、客观化,提高了飑线识别、强对流天气告警相关业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19917.0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修正雷达回波外推图像发散现象的方法,以改善雷达回波外推图像因发散而影响降水量等预报准确性的问题,由于数值模式及其产品能够较好地反映大气运动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对风暴发生、发展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地整体性和连续性,因此本发明对数值模式产品这些特性加以利用。为了克服雷达外推预报出的回波强度“过度增加”或“过度减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融合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对回波图像在起报时刻与预报时刻的变化幅度进行修订,进而提高了雷达降水预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72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26357.3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雷达回波图像扇区分量分析的风暴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与当前行业广泛采用的TREC、TITAN等风暴识别追踪算法不同,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对雷达强回波中心的识别,特别对于弱回波或没有明显风暴核的回波,也能够较好地分析出风暴过去若干时刻的位移矢量,进而为准确预测奠定了基础。本发明方法直接对极坐标形式的基本反射率数据进行计算,没有采用空间插值等高空间复杂度的算法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减少了相关计算的运算量,进而提升了短临天气预报业务的实时性和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72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0826385.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的高空风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外推产品和径向速度产品,以及探空报资料进行多层次高空风场融合。本发明利用雷达回波图像的外推结果,将各个仰角面的平均径向速度场转化为具有U、V分量的速度矢量场,提高高空风场主观分析的可读性。利用探空资料对雷达风场进行适当修正,修正的力度随雷达网格点与探空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使得风场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且更加符合实际大气风场的状况。本发明相较一些多元资料融合的方法,本发明算法的运算复杂度适中,可提高雷达二次风场输出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105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560577.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7 , H04W4/02 , H04W4/44 , G01W1/10 ,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动车高速公路团雾监测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车载环境气象传感器和能见度观测仪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气象条件进行实时观测,结合高速公路自动站等已有观测设备和数值预报产品,形成更加密集、更加精准的气象观测网格化资料和预报产品,为高速公路沿线的能见度预报,特别是空间小尺度的团雾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机动车高速公路团雾监测预报方法对车载能见度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对数据质量指标进行评估,能够有效排除无效观测记录、异常观测记录和非经认证的车辆记录,为能见度预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实况能见度数据,进而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8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09889.0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回波图像中飑线特征的智能识别预警方法,以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对雷达探测到的基本反射率的空间分布和强度进行分析,通过数值预处理、滤波、图像特征提取、对目标物的中轴线分析和飑线形态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实现对雷达飑线特征的智能识别预警。本发明方法的应用能够将以往本需要由气象专业人员主观分析、判读雷达回波图像的工作自动化、客观化,提高了飑线识别、强对流天气告警相关业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10501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60577.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7 , H04W4/02 , H04W4/44 , G01W1/10 ,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动车高速公路团雾监测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车载环境气象传感器和能见度观测仪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气象条件进行实时观测,结合高速公路自动站等已有观测设备和数值预报产品,形成更加密集、更加精准的气象观测网格化资料和预报产品,为高速公路沿线的能见度预报,特别是空间小尺度的团雾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机动车高速公路团雾监测预报方法对车载能见度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对数据质量指标进行评估,能够有效排除无效观测记录、异常观测记录和非经认证的车辆记录,为能见度预报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实况能见度数据,进而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7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26385.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的高空风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外推产品和径向速度产品,以及探空报资料进行多层次高空风场融合。本发明利用雷达回波图像的外推结果,将各个仰角面的平均径向速度场转化为具有U、V分量的速度矢量场,提高高空风场主观分析的可读性。利用探空资料对雷达风场进行适当修正,修正的力度随雷达网格点与探空站之间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使得风场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且更加符合实际大气风场的状况。本发明相较一些多元资料融合的方法,本发明算法的运算复杂度适中,可提高雷达二次风场输出的时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