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7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89779.2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现场数据的场站模型辨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风电机组进行分群,得到若干个风电机组机群;通过风电机组升压变压器高压侧接入的电压故障发生装置,进行不同测试工况下的空载测试,获取每个风电机组机群在不同工况下的第一故障穿越相关参数;进而构建每个风电机组的机群模型;在预设测试条件下,通过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高压侧接入的电压故障发生装置进行不同测试工况下的故障穿越特性测试,获取SVG第二故障穿越相关参数;并构建SVG模型;获取场站主电路拓扑的现场数据,基于现场数据、机群模型和SVG模型,获得场站模型的辨识结果。该方法可以对新能源场站分群方法的分群结果进行现场实际应用的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8943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47489.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8/23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确定新能源设备的锁相角方程,构建每个新能源设备的新能源设备并网模型并进行扰动实验测试,获取到多个锁相角变化率,根据多个锁相角变化率和锁相角方程确定多个扰动输出方程,以得到每个新能源设备的惯量和阻尼系数,然后依据所有新能源设备的惯量和阻尼系数对新能源设备进行分群得到分群结果,最后依据分群结果对新能源设备进行等值建模,从而得到新能源场站模型,实现了对新能源场站中的新能源设备进行等值建模或分群建模,降低对新能源场站建模和仿真分析的难度,能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该方式考虑了新能源设备的动态特性,具备实用易操作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40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913396.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31 ,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压电路的解耦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第一升压电路仿真模型,电感的一端与开关组态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电感的另一端为预设电流的通入端;电容的一端与开关组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开关组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电容的一端和电容的另一端为预设电压的通入端;将第一升压电路仿真模型解耦为第二升压电路仿真模型和第三升压电路仿真模型,电感的一端与电压源的一端连接;电容的一端与电流源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电流源的另一端连接;根据预设电压的电压值确定电压源的电压值,并根据预设电流的电流值确定电流源的电流值。解耦后的两个升压电路仿真时无数值震荡问题,且并行计算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7562.1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故障恢复时刻的电流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对故障恢复区间的故障电流进行分区,获得故障电流分区结果;将控制参数和运行参数代入到不同的故障电流分区结果中,获得每个故障电流分区结果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当低电压故障穿越时,将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接入全功率风机故障传递函数中,获得不同故障电流分区结果所对应的故障恢复时刻的电流解析式。本发明解析了低电压穿越时的有功和无功电流的控制策略,并结合不同故障电流分区,获得每个故障电流分区所对应的故障恢复时刻的电流解析式,从而提升所获得的电流的准确度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337586.6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风电机组的分群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根据风电机组在故障清除时刻的第一有功功率、故障期间的稳态电压获得风电机组的稳态有功电流,并根据稳态有功电流及风电机组在工作状态时的第二有功功率、故障期间的电压、风电机组的无功电流获得风电机组的最大电流,并结合无功电流与最大电流获得用于分群的群分阈值,使不同的风电机组根据最大电流和无功电流的进行分群,分群后的风电机组运行工况差异较小,通过对分群后的风电机组进行分群仿真,能够降低仿真运算规模、缩短仿真运算时间及提高仿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19035.8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67 , G06F17/11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用的电磁暂态内部节点消去方法,该方法包括:依据电磁暂态理论构建通用电路模型;基于所述通用电路模型生成电流方程组;计算所述通用电路模型的内部节点电压向量表达式;根据所述内部节点电压向量表达式和所述电流方程组,计算获得所述通用电路模型的边界节点电流向量,所述边界节点电流向量为外部通过边界节点注入的电流向量;基于所述通用电路模型的边界节点电流向量,推导获得所述通用电路模型的内部节点消去后的等值导纳矩阵和等值历史电流,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做电磁暂态内部节点消去的电路结构,处理高效,计算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1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1830.4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电力系统高效仿真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实时仿真系统,系统包括第一电力系统、第二电力系统,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电力系统按照第一步长进行电磁暂态仿真,并确定当前仿真次数;根据当前仿真次数与第二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元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与当前仿真次数对应的目标元件,生成仿真指令并发送给第二电力系统,指示第二电力系统对目标元件执行机电暂态仿真。通过对第一电力系统的运行次数进行计数,获取当前仿真次数在第二电力系统中对应的目标元件,使目标元件执行一次仿真,由此实现电力系统按照多步长进行仿真,以此避免了电力系统中所有元件按照同一仿真步长运行时,运算需求非常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4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913396.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31 ,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升压电路的解耦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第一升压电路仿真模型,电感的一端与开关组态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电感的另一端为预设电流的通入端;电容的一端与开关组态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开关组态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电容的一端和电容的另一端为预设电压的通入端;将第一升压电路仿真模型解耦为第二升压电路仿真模型和第三升压电路仿真模型,电感的一端与电压源的一端连接;电容的一端与电流源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与电流源的另一端连接;根据预设电压的电压值确定电压源的电压值,并根据预设电流的电流值确定电流源的电流值。解耦后的两个升压电路仿真时无数值震荡问题,且并行计算其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54294.7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协同电压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监测配电网各节点电压是否发生越限;若存在越限,基于越限节点电压,根据光伏逆变器下垂控制策略确定电压调节所需的无功功率变化量;获取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无功电压灵敏度;基于此和无功功率变化量,根据合作博弈分布式光伏无功调节策略,分配无功调节量;分布式光伏响应后,若仍存在各节点电压发生越限,确定所需调节的总的有功调节量;基于分布式光伏节点的有功电压灵敏度和所需调节的总的有功调节量,根据合作博弈分布式光伏有功调节策略,分配有功调节量。该方法能灵活调节配电网电压,有效改善分布式光伏接入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710970367.X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3K17/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MOSFET的保护电路,包括稳压电路S1、延迟电路S2与补能电路S3,其中稳压电路S1包括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MOSFET Q3的D极,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延迟电路S2与补能电路S3;延迟电路S2的另一端连接MOSFET Q2的G极,补能电路S3的另一端连接MOSFET Q3的G极。本申请的保护电路通过减缓MOSFET Q3的开关速度,降低寄生电感L产生的反向感应电压,进而降低了MOSFET Q3承受过电压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