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53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91393.3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直流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属于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避免直流微电网系统中光伏发电单元在最大功率跟踪和下垂控制运行模式间切换时带来的不期望的电压、电流冲击。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下垂曲线平移的直流微电网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方法,当光伏发电单元需要工作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时,通过平移下垂曲线实现光伏发电单元输出功率的改变,最终达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当光伏发电单元需要工作在下垂模式时,则取消平移量,从而实现不同运行模式间变换器输出电压、电流无冲击的无缝切换。本发明适用于在最大功率跟踪模式和下垂控制模式切换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9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918835.X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有零矢量的隔离型AC‑DC变换器复合频率调制方法。本发明将DAB‑ACDC变换器拓扑进行改进,引入LC串联谐振网络,并借鉴扩展移相调制方案,设计了一种含有零矢量的高低频PWM复合频率调制策略。在减小开关损耗的同时,利用MOSFET同步整流特性减小了传导损耗,实现了自然换流,无需任何有损缓冲电路或强迫换流策略。进一步结合LC谐振特性实现了软开关,降低了变压器谐波含量。此外,还具有自动功率因数校正功能,且调制参数无需实时计算,有效降低了闭环控制方案的设计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26758.6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转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功率转换设备和供电系统。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实时直流电压和实时交流电压得到最高电压匹配度对应的目标内移相占空比,根据实时直流电压、实时交流电压、目标内移相占空比、预设的目标交流功率和功率传输约束条件得到参考外移相占空比,根据实时交流电流和预设的目标交流电流调节参考外移相占空比,以得到目标外移相占空比,根据实时直流电压、实时交流电压、目标内移相占空比、参考外移相占空比、目标交流功率和开关频率约束条件得到目标开关频率,根据目标开关频率、目标内移相占空比和目标外移相占空比控制功率转换电路的功率传输。通过本申请方法,可以提高功率转换电路的传输效率和降低电流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9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32303.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兴安岭供电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3/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信号稳定的直流微电网Buck变换器自适应无源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以无源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虚拟阻抗技术对系统阻抗进行重新优化调整以使整个系统处于无源稳定状态。针对因系统不确定性致使偏离额定工作状态而造成的稳态误差,本发明设计并应用了高阶扰动观测器技术来对不确定性所造成的稳态误差进行前馈补偿,从而保证了系统在扰动以及不确定性存在状况下的稳定无差运行。此外,为了确保所提算法的大信号稳定,采用混合势能函数理论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给出参数选取准则。最后,通过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5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434356.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流微电网互联变换器及其功率协调控制方法,该变换器由交错并联型三端口变换器和全桥DC‑DC变换器级联而成,可实现直流微电网互联变换器的低损耗运行和公共储能接入。进一步,提出互联变换器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允许三个端口独立运行,以实现两直流微电网和公共储能之间的潮流控制。所发明的互联变换器及其功率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平抑系统功率波动,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运营成本。公共储能端口的并行竞争控制策略使控制变量的过渡更加平滑,避免变换器出现剧烈的暂态变化或震荡,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5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417869.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通信压力的微电网群系统功率均衡控制方法、设备,该控制主要由分布式控制的三次控制器、零通信线二次控制、下垂控制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组成。该方法不但实现了对电压跌落的补偿和对电流不均的校正,使系统实现功率均衡可靠运行。通过将零通信线控制应用于系统中的单个直流微电网,而在直流微电网间采用了分布式控制,结合了两种控制算法的特点,保证系统的快速高精度收敛的同时,减轻了系统的控制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降低了通信网络对系统的影响,增强了系统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510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123296.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基于动态随机模型的微电网群能量管理方法,属于微电网群能量管理领域。解决了未考虑动态随机因素对微电网群系统能量管理的影响,导致能量管理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先构建动态随机性模型,利用其生成可再生能源预测数据和负荷预测数据,然后利用电网间能量交易模型对其预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获得优化结果,再利用日前调度模型结合实时电价,对其所接收的可再生能源预测数据、负荷预测数据和微电网间能量交易模型生成的优化结果进行调度处理,获得微电网内和微电网间能量流动数据;最后利用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利用实时的气象信息和微电网群系统状态,对微电网内和微电网间能量流动数据进行修正,完成能量管理。主要用于微电网群能量间的能量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24828.4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微电网框架及其建模方法。本发明涉及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微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多能互补型微电网是将各种供能设备、负荷、能量转换装置以及冷热电储能装置等汇集在一起的配备保护装置的综合能源网络系统,基于微网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自我控制和管理,可自主选择,与大电网互为备用,为区域中的用冷/热/电负荷提供能源,满足其供能需求,实现微电网的可靠、经济供能。多能互补型微电网能够同时供应冷、热、电等多种能源,且不同能源之间可相互转换或者梯级利用,最大程度提高区域内的能源利用效率。与传统微电网的供能方式相比,多能互补型微电网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130001.6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三端口变换器的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功率分配方法,涉及一种三端口变换器接入直流微电网后的功率分配技术,为了实现混合储能系统通过三端口变换器接入直流微电网后的功率合理分配。本发明是在储能单元中,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利用三端口变换器低压侧实时电流反馈值形成虚拟电感和虚拟电容;虚拟电感与下垂控制结合后,通过恒压控制作为移相控制的一个输入端;虚拟电容与下垂控制结合后,通过恒压控制后,再次与超级电容电压恢复控制相结合作为移相控制的另一个输入端;移相控制的输出端分别作用于三端口变换器中的开关管Q1至开关管Q12,达到混合储能功率的合理分配。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功率的合理分配。本发明适用于直流混合储能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00484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052963.0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串联阻抗源变换器的光储协调与输出均压综合控制方法,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压直流供电系统的串联阻抗源三端口变换器的光储协调与分布式输出均压综合控制方法。解决了中压直流供电系统的均压控制策略,不利于系统拓展,及串联的阻抗源变换器输出电压不均衡,从导致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综合控制方法采用了移相直通调制方式,其中,控制变量直通角用于调节光伏组件实现最大功率跟踪,而输出稳压则由变压器原边桥臂间的移相角控制实现。此外,在系统输出电压参考值的基础上加入输入侧的平均电压作为新的电压参考值,当串联的阻抗源变换器输出电压不均衡时,通过改变相应电压参考值实现均压。本发明主要适用于中压直流供电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