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44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23594.3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变构双侧视敏捷机动卫星构型及回波信号采集方法,涉及新型卫星系统设计领域。解决了现有卫星受单一的瞬时视场限制,卫星的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所述卫星构型包括:卫星主结构、举升臂、成像侦察载荷、三轴关节和二维相控阵馈源天线;所述卫星主结构内部设有设备舱,用于控制成像侦察载荷进行探测;所述卫星主结构左右两侧设有举升臂,所述成像侦察载荷固定在所述卫星主结构两侧的举升臂上,所述卫星主结构通过三轴关节与举升臂连接;所述卫星主结构两侧还设有两个二维相控阵馈源天线,所述二维相控阵馈源天线与卫星主结构顶部转动连接。本发明应用于卫星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424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709941.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箭多星发射用的可折叠展开的堆叠卫星构型,涉及航天飞行器技术领域;所述堆叠卫星构型包括:多个可折叠展开的卫星模块,所述卫星模块能够以堆叠的形式设置;承力装置,所述承力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卫星模块;交错地设置在所述承力装置上的多组固定释放机构,所述固定释放机构用于对所述卫星模块进行堆叠定位或者解锁释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堆叠卫星构型能够充分利用整流罩的空间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并能够实现卫星模块的批量压紧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0860.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机动与保持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高斯摄动方程,根据超低轨道卫星受大气阻力和J2摄动影响的轨道变化规律,确定所述超低轨道卫星的轨道运动模型;基于所述超低轨道卫星的轨道运动模型,根据超低轨道卫星在赤道面处的星下点轨迹偏差通过一阶泰勒展开的方式获得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漂移模型;根据所述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漂移模型,通过引入非奇异轨道根数构建正切速度脉冲对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的影响模型;根据超低轨道卫星在目标纬线处距离目标点最近的东、西侧的经度差,利用正切速度脉冲对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的影响模型以及速度脉冲限制,获取超低轨道卫星向东、西侧所能调整的最大星下点轨迹距离以控制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的机动;根据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漂移模型,通过最大允许漂移量设计半长轴偏置量以及控制周期以保持卫星星下点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5402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361134.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变轨的适配装置和变轨方法,属于航天器装置技术领域,所述适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标靶模块、对接模块和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经配置成当待变轨航天器变轨后能够以至少两种连接方式与用于捕获所述待变轨航天器的主航天器建立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待变轨航天器稳定地保持在所述主航天器上。通过所述适配装置能够以较高的容错率实现所述待变轨航天器的变轨,所述适配装置结构简单,配置灵活,用途广泛,通过多种连接方式能够适用于空间复杂环境下待变轨航天器的变轨。
-
公开(公告)号:CN115610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630260.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器的在轨对接方法和对接系统,涉及航天器装置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航天器对接容差,降低功耗。对接方法包括:用于捕获目标航天器的主航天器以光学通讯的方式获得目标航天器的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安装于主航天器上的主动对接模块中的控制单元依据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控制主航天器靠近目标航天器,以使得目标航天器处于可对接距离范围内;控制单元依据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调节主航天器的姿态,以使得目标航天器处于可对接角度范围内;控制单元依据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驱动主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对接,并将目标航天器保持在主航天器上。通过该对接方法能够高容差、高精度、低功耗完成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12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523149.4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184
Abstract: 一种可储气的中空石墨烯微球/片混杂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微球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制备中空石墨烯微球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片层的两亲特性,以酸性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微纳米气泡为软模板,通过水热反应自组装得到中空微球结构,并在成型后逐渐被还原成中空石墨烯微球。所述中空微球粒径为0.7‑8.7μm,壁厚20‑40nm,平均分布密度0.45‑5.2*104个/mm2,且尺寸、分布可调,微球间通过石墨烯片层相互连接形成均一、有序、稳定的三维结构。整个过程便捷、能耗低、绿色、无污染,且因为没有引入球形硬模板及腐蚀剂,制备的中空石墨烯球品质更好且气密性良好,使其具备储气的功能。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望制造出轻于空气的材料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8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364748.0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4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卫星的帆板的展开装置,属于空间卫星装置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帆板展开的可靠度,减少帆板展开的尺寸包络,展开装置包括收纳机构、驱动机构和帆板机构,帆板机构包括帆板主体;收纳机构用于收纳处于与收纳机构重叠的收拢位置的帆板主体;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转轮和牵引线,转轮以绕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收纳机构底部,弹性件通过受压缩而积累的弹性势能驱动转轮绕中心轴线旋转,牵引线一端固定至转轮另一端穿过收纳机构固定至帆板主体,驱动机构经配置成当转轮旋转时,牵引线一端缠绕至转轮,另一端驱动帆板主体相对于收纳机构移动以使得帆板主体从收拢位置移动至不与收纳机构重叠的展开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4025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361134.7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变轨的适配装置和变轨方法,属于航天器装置技术领域,所述适配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标靶模块、对接模块和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经配置成当待变轨航天器变轨后能够以至少两种连接方式与用于捕获所述待变轨航天器的主航天器建立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待变轨航天器稳定地保持在所述主航天器上。通过所述适配装置能够以较高的容错率实现所述待变轨航天器的变轨,所述适配装置结构简单,配置灵活,用途广泛,通过多种连接方式能够适用于空间复杂环境下待变轨航天器的变轨。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51231.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间机械臂捕获非合作目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空间在轨服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力捕获单元作为末端执行机构的空间机械臂,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所述磁力捕获单元的吸力模型,并根据所述吸力模型确定所述磁力捕获单元的吸力特性;基于所述磁力捕获单元的吸力特性,确定对非合作目标的捕获策略;根据所述捕获策略对所述非合作目标进行捕获,并根据设定的判定条件确定所述非合作目标是否被成功捕获。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51231.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间机械臂捕获非合作目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空间在轨服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力捕获单元作为末端执行机构的空间机械臂,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所述磁力捕获单元的吸力模型,并根据所述吸力模型确定所述磁力捕获单元的吸力特性;基于所述磁力捕获单元的吸力特性,确定对非合作目标的捕获策略;根据所述捕获策略对所述非合作目标进行捕获,并根据设定的判定条件确定所述非合作目标是否被成功捕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