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非对称Turbo编码的白光LED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472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36581.2

    申请日:2011-10-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结合非对称Turbo编码的白光LED调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产生二进制的随机信号,并对其进行非对称Turbo编码,将编码后的序列进行16QAM调制,然后作离散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将变换后的数据进行局部式映射后通过离散傅里叶反变换运算变换回时域并加入循环前缀;对信号作数/模转换并发送到白光LED无线光学信道;将接收到的信号作模/数转换、去除循环前缀;对信号作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进行单载波的解映射;作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并作16QAM解调;最后非对称Turbo解码。本发明能够折中系统在整个信噪比范围内的误码率,降低了系统的峰值功率比。

    一种Al-Zn-Mg-Cu-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3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685591.0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l‑Zn‑Mg‑Cu‑Re铝合金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含稀土元素的高强‑耐腐蚀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铝合金材料存在的高强与耐蚀性能不匹配的问题。一种含稀土元素的高强‑耐腐蚀新型Al‑Zn‑Mg‑Cu‑Re铝合金由由Zn、Mg、Cu、Zr、Ti、Al及稀土元素La、Ce制成。制备方法:一、配料;二、铸造得到含稀土Al‑Zn‑Mg‑Cu‑Re铝合金铸锭;三、均匀化处理;四、轧制得到合金板材;五、固溶处理;六、预拉伸;七、时效处理。优点:具备高强、耐腐蚀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一种高强‑耐腐蚀的Al‑Zn‑Mg‑Cu‑Re铝合金。

    一种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84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26695.6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一种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铝合金析出相尺寸调控是通过热轧引入缺陷及调整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来实现的,但是该方法需要大变形量的热轧来引入位错,且热轧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时效来达到合金峰值机械性能,耗能较高,耗时较长的问题。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按质量百分数由Cu、Mg、Mn、Ti和余量Al组成;方法:一、称取;二、铸造;三、均匀化;四、热轧;五、冷轧;六、固溶;七、时效。本发明用于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复相强化铝合金及其制备。

    一种Al-Zn-Mg-Cu-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3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85591.0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l‑Zn‑Mg‑Cu‑Re铝合金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含稀土元素的高强‑耐腐蚀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铝合金材料存在的高强与耐蚀性能不匹配的问题。一种含稀土元素的高强‑耐腐蚀新型Al‑Zn‑Mg‑Cu‑Re铝合金由由Zn、Mg、Cu、Zr、Ti、Al及稀土元素La、Ce制成。制备方法:一、配料;二、铸造得到含稀土Al‑Zn‑Mg‑Cu‑Re铝合金铸锭;三、均匀化处理;四、轧制得到合金板材;五、固溶处理;六、预拉伸;七、时效处理。优点:具备高强、耐腐蚀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一种高强‑耐腐蚀的Al‑Zn‑Mg‑Cu‑Re铝合金。

    一种各向异性模量可变型聚氨酯基复合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93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46629.0

    申请日:2014-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在各向异性模量可变型聚氨酯基复合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聚氨酯基体、磁性粒子、交联剂在40-60mT磁场下固化而成,使磁性粒子在固化过程中产生定向排列。磁性的含量为聚氨酯基体质量的20~100%;聚氨酯基体中的-NCO与交联剂的-OH的摩尔比为1:1.2。本发明的阻尼材料在压缩状态下的损耗因子高、储能模量大、模量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大。在0-400mT的影响下,1Hz时材料储能模量由2.2×106Pa增加至3.26×106Pa。制备工艺简单,阻尼性能较好,在磁场作用下的粘弹特性能够产生很大的变化,可用于各种可控刚度或阻尼器件的设计,如悬挂系统、轴衬、吸振器等。

    一种基于反馈控制信息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共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8854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36288.6

    申请日:2011-10-3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反馈控制信息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共享方法:初始化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通信传输参数,根据授权用户的中断概率限制近似等效得到不同认知用户的中断概率约束条件,并初始化各认知用户功率。观测授权用户在时间t内发生中断的次数n,更新估计的观测中断概率,更新调整因子,计算改进的功率分配策略,检测循环终止条件是否满足,不满足返回上述步骤,满足则终止。本发明利用最优化理论与授权用户的反馈控制信息建立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共享模型,保证授权用户通信的中断概率低于设定水平,便于认知用户通过授权用户反馈控制信息的观测,迭代求解自身功率分配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