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火一体化基地配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689911.4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光火一体化基地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处理获取到的新能源历史出力数据,分别得到风电典型日出力数据和光伏典型日出力数据;基于待优化变量、火电出力值、风电典型日出力数据和光伏典型日出力数据,确定风光火一体化基地的联合出力数据;获取受端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数据,基于典型日负荷数据和联合出力数据,确定源荷匹配约束条件;根据源荷匹配约束条件,求解新能源最大消纳电量模型并分别输出最佳风电装机容量与最佳光伏装机容量。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新能源消纳电量最大化和有效提升火电外送通道的利用效率。

    直流输电规模选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92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20570.6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直流输电规模选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清洁能源基地对应的资源最大装机规模以及电力外送需求数据,获取多个外送直流输电容量预案;通过以最大化外送电量为目标的优化问题,确定各外送直流输电容量预案对应的初始资源数据,并根据各外送直流输电容量预案对应的初始资源数据,确定各外送直流输电容量预案对应的单位电量资源数据;根据单位电量资源数据,在多个外送直流输电容量预案中确定目标外送直流输电规模。采用本方法能够满足打捆新能源后装机容量和弃电率等指标要求,精准推荐外送直流输电规模,为直流输电规模项目提供有力决策支撑。

    多端柔直输电系统电能损耗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91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8525.8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端柔直输电系统电能损耗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对各送电换流站的输电功率进行优化,确定各送电换流站传输至送电汇集站的目标输电功率;结合各受电换流站对应的负荷需求对各受电换流站的受电功率进行优化,确定受电汇集站传输至各受电换流站的目标送电功率;根据各目标输电功率确定送电汇集站至受电汇集站的目标传输功率,根据目标传输功率、各目标输电功率和各目标送电功率确定多端柔直输电系统中各输电线段的电能损耗,并根据各电能损耗确定多端柔直输电系统的目标电能损耗。本申请针对多端柔直输电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一种计算简单,准确性高的电能损耗确定方法。

    需求响应潜力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3584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42308.3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需求响应潜力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检测需求响应潜力预测请求,从电力数据库中获取待预测对象的单位度电产值、负荷峰谷分布系数和负荷可中断系数,并根据上述各个系数分别对应的等级查询预设规则表,根据得到的自弹性系数和互弹性系数确定弹性系数矩阵,根据弹性系数矩阵、待预测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原始用电需求量、原始用电代价、更新后用电代价以及用电时段数量,确定待预测对象在预设时间段内响应于更新后用电代价的新用电需求量。相较于传统的通过物理建模方式进行预测,本方案通过基于单位度电产值、峰谷负荷系数、负荷可中断系数和弹性系数矩阵预测需求响应潜力,降低了预测复杂度。

    风光火一体化基地配置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308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689911.4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光火一体化基地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处理获取到的新能源历史出力数据,分别得到风电典型日出力数据和光伏典型日出力数据;基于待优化变量、火电出力值、风电典型日出力数据和光伏典型日出力数据,确定风光火一体化基地的联合出力数据;获取受端系统的典型日负荷数据,基于典型日负荷数据和联合出力数据,确定源荷匹配约束条件;根据源荷匹配约束条件,求解新能源最大消纳电量模型并分别输出最佳风电装机容量与最佳光伏装机容量。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新能源消纳电量最大化和有效提升火电外送通道的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