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1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119.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19/027 , G21C19/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悬臂式辐照监督管脱扣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堆上定位装置、连接杆组件、配重组件、脱扣组件、水下摄像机及控制元件;堆上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吊耳、导轨、滑台、连接杆支撑平台、电机等,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脱扣组件,实现装置的远程定位操作;脱扣组件包括推力组件、旋转组件、导向组件、三角形操作杆、小型摄像头等,所述脱扣组件提供了竖直运动和旋转运动。本发明的悬臂式装置可以通过三角形操作杆实现对辐照监督管进行脱扣。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对操作环境要求低,可适用于辐照监督管水下远程脱扣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9997.2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吸收球停堆系统的拆装综合平台,包括主平台、中间平台和升降平台,主平台固定设置在驱动棒驱动机构和吸收球停堆系统的上方,主平台上设置有贯穿的拆装孔;中间平台固定设置在拆装孔内;升降平台的固定端与中间平台固定连接,且升降平台的升降端设置在反应堆舱室内,且可在反应堆舱室内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升降平台可以实现操作人员下降至反应堆舱室内,对位于反应堆舱室内的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维护,从而使操作人员不需要站立在安装有驱动棒驱动机构和吸收球停堆系统的压力容器上,通过升降平台可以增加操作人员的活动区域,从而便于对驱动棒驱动机构和吸收球停堆系统进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46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186602.6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围筒组件内的压紧板下方设置有在轴向限位上层石墨的轴向定位装置,堆芯围筒组件包括堆芯围筒,堆芯围筒内壁上设置有2个以上沿着轴向上下平行排列的周向限位层,周向限位层由沿堆芯围筒内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周向限位件构成,2个以上周向限位层在周向方向限制设置在堆芯围筒内的石墨。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构件对设置在其内的石墨构件的包容和定位,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的金属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移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62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842972.3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导向筒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的导向筒以及镀铬层的原材料;2)根据导向筒的尺寸进行增材制造程序编写;3)对增材用基板进行表面处理;4)以激光为热源,通过送粉熔融方法将增材原料逐层熔融堆积在基板上,以实现整体式导向筒以及导向槽壁上的镀铬层的成型;5)对成型的导向筒进行固溶热处理;6)对导向筒进行尺寸稳定化处理;7)对导向筒进行液体渗透检验;8)对导向筒进行超声波检验。本发明基于激光熔化增材制造技术,取消了导向筒的所有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提高了成形质量和表面处理质量,导向槽的数量和尺寸可以进行调整变化,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4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2005.0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周高斌 , 王小彬 , 罗英 , 杜华 , 李玉光 , 付强 , 张亚斌 , 邱天 , 杨敏 , 谢国福 , 董元元 , 尹祁伟 , 马姝丽 , 陈海波 , 杨立才 , 杨志海 , 邱阳
IPC: G21C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与容器装配用导向定位结构,包括顶盖法兰、位于顶盖法兰下方的容器法兰,顶盖法兰上设置顶盖法兰导向孔,容器法兰上设置容器法兰导向孔,顶盖法兰导向孔为通孔,容器法兰导向孔为盲孔,且顶盖法兰导向孔与容器法兰导向孔相互正对;顶盖法兰导向孔顶部设置与顶盖法兰导向孔同心的沉槽,沉槽内设置导向套环;还包括穿过顶盖法兰导向孔进入容器法兰导向孔的导向定位栓,导向定位栓与导向套环、容器法兰导向孔均间隙配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与容器装配用导向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实现节省顶盖盒盖和开盖的时间,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辐射环境的时间、减小公差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0651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09028.5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2 , G21C13/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3/02 , G21C13/02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平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顶盖,包括一体化的法兰、球形封头,在球形封头的内凹球面上一体化锻造有平台结构体,使得球形封头的内凹球面由连续渐变的弧面渐变到平面再渐变到连续渐变的弧面,平台结构体为一球面与一圆形平面围合构成的一实心体,其中平台结构体的球面与球形封头的内凹球面一体化匹配连接,而平台结构体的圆形平面水平设置,且圆形平面在垂直方向的高度高于法兰上端面在垂直方向的高度,还包括贯穿球形封头、平台结构体的管座安装通孔,以及插入管座安装通孔内的管座,还包括圆形的管座焊缝,所述管座焊缝设置平台结构体上并包覆管座。解决传统非对称焊缝导致管座的垂直度超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44575.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激光熔化增材制造的整体式反射层的原材料;2)根据整体式反射层的尺寸进行增材制造程序编写;3)对增材用基板进行表面处理;4)以激光为热源,通过送粉熔融方法将增材原料逐层熔融堆积在基板上,以实现整体式反射层的成型;5)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固溶热处理;6)对整体式反射层稳定化处理;7)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液体渗透检验;8)对整体式反射层进行超声波检验。在围板薄弱环节设置了与围板整体成形的加强肋板,提高了堆芯反射层结构的刚度,使得整体成形的堆芯反射层的结构连续性好、力学性能更好,同时使得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制造工艺大大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93298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37862.0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室辐照环境的高温高压反应釜及试验方法,包括:外壳、反应釜容器、反应釜顶盖、压力表接口、热电偶接口、储水阀、储水管、储水盒、注水盒、注水阀、注水管;反应釜容器和反应釜顶盖的材料为9Cr-1Mo-V钢,外壳的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的不足,本申请中的装置无螺栓螺母紧固件、无附加电气设备,可利用热室的机械手进行远程装拆操作,从而实现辐照环境下的高温高压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76446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853340.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晓晨 , 杨方亮 , 张智峰 , 罗英 , 段春辉 , 杜华 , 彭航 , 邓强 , 陈西南 , 唐向东 , 李维 , 王留兵 , 杨博 , 于天达 , 晋舒颜 , 李浩 , 刘一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分层布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抗震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撑结构并不能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分层布置的情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呈矩形板状结构的活动板和固定板;所述活动板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行程套管定位孔和棒位探测器容纳槽;所述活动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板连接的连接组件。本发明可以有效用于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分层布置的情形,具有简单可靠、安装拆卸方便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06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565002.X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压水堆的实堆辐照结构,包括辐照监督装置(3)和成形板(2),所述成形板(2)上有孔,所述辐照监督装置(3)置于所述孔中并与所述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辐照监督装置中可封装堆内构件材料试样和焊缝见证材料试样,在不影响围板成形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堆内构件材料和焊缝进行在役辐照监督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可监控堆内构件材料和焊缝在服役期间遭受辐照的情况;此外,该实堆辐照结构还能封装其他材料进行辐照考验以及封装剂量监测器,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