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雷达与图像视频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13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97590.8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雷达与图像视频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固定图像传感器与激光雷达的相对位置,并确保图像传感器与激光雷达具有共视区;S2、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视频数据,激光雷达采集三维点云数据,两路数据采集保持实时同步;S3、对图像视频数据和三维点云数据两者进行标定,获取激光点云到像素平面的映射关系矩阵T;S4、通过数据接口实时顺序获取每帧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运行算法并根据映射关系矩阵T融合两路数据计算得出检测结果;S5、输出检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单幅图像只能提供二维图像平面的像素信息,导致检测准确率下降和误检率升高的技术问题。

    限定空间的机械臂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34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0897574.9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定空间的机械臂的控制方法,S1、确定机械臂的工作平面;S2、在工作平面内,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分布信息确定机械臂转动的安全区域;S3、在安全区域内设置机械臂的运动路径;S4、建立手臂的空间模型与机械臂的空间模型,并获取手臂与机械臂的映射关系;S5、获取手臂关节的三维坐标,根据手臂与机械臂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对应的机械臂关节的三维坐标;S6、由机械臂关节的三维坐标计算机械臂的关节值;S7、根据关节值控制机械臂沿着运动路径行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受限于算法缺乏灵活性等固有缺陷在两个自由度的情况下控制精度、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机械臂Constrain Space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34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97574.9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臂Constrain Space的控制方法,S1、确定机械臂的工作平面;S2、在工作平面内,根据障碍物的位置分布信息确定机械臂转动的安全区域;S3、在安全区域内设置机械臂的运动路径;S4、建立手臂的空间模型与机械臂的空间模型,并获取手臂与机械臂的映射关系;S5、获取手臂关节的三维坐标,根据手臂与机械臂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对应的机械臂关节的三维坐标;S6、由机械臂关节的三维坐标计算机械臂的关节值;S7、根据关节值控制机械臂沿着运动路径行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受限于算法缺乏灵活性等固有缺陷在两个自由度的情况下控制精度、灵活性低的技术问题。

    用于高铁站台限界的弯道行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889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201596.7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限界测量机器人行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铁站台限界的弯道行进系统,包括设置在测量机器人上的多个电机,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测量机器人在轨道上的移动速度;所述测量机器人上设置有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反映轨道弧度的关联数据;还包括数据处理子系统和行进控制子系统,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关联数据生成电机控制比,所述行进控制子系统用于根据电机控制比控制多个电机输出的转速。采用本方案能够对位于测量机器人两侧的电机进行差速控制,避免测量机器人在过弯道时发生晃动或倾斜,保证测量机器人所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粒子群定位算法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48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96148.3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定位算法的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1、取前一次定位时的样本粒子分布集合;S2、根据传感器数据计算集合中每个粒子的权重值;S3、重新进行采样,根据权重值重新调整粒子分布,产生新的集合X;S4、根据权重值取可能性最大的粒子作为当前的估计位姿p;S5、进行二次采样流程,二次采样完毕后返回S1;S6、输出定位结果。本发明通过进行二次采样对粒子分布集合进行修正,使其尽可能地覆盖到位姿所有的可能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实的机器人位姿可能被忽略,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不足、收敛速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8212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96119.7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定位避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ightWeight-3D避障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机器人行进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以及全局三维地图;S2、通过回归算法实时采集机器人前方的图像数据和点云数据,并实时获取障碍物的目标信息和位置信息;S3、采用增强追踪算法探测3D障碍物;S4、在全局三维地图上生成路径点,并采用碰撞检测获取最优路径;S5、获取机器人的实时位置,并实时更新全局三维地图得到实时三维地图;S6、在行进过程中对下一路径点进行碰撞检测,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若会发生碰撞,返回S4并以实时位置为起点位置;若不会发生碰撞,则继续行进。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3D检测算法不稳定、延迟明显、实时检测性和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高铁站台限界单轨测距机器人的稳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95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15521.X

    申请日:2020-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站台限界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站台限界单轨测距机器人的稳定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内设有滚筒,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用于测量站台至测量机器人距离的测量仪;所述滚筒的一侧伸出机器人本体,且与轨道的上端面相抵;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的两侧还设有辅助轮机构,所述辅助轮机构包括连接结构和辅助轮,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机器人本体底部、辅助轮连接,所述辅助轮的周面与轨道的下端面相抵。采用本方案能够使机器人本体与轨道稳定连接,并在机器人本体的移动过程中,减小机器人本体的晃动,从而减小站台限界的测量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