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1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5978.9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评估方法及设备,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并获取监控区域内网络节点的无扰动网络数据;在所述每个监控区域内的网络节点中随机引入若干个异常感应信号,得到每个监控区域内的网络第一异常感应系数;基于网络正常感应数据和网络第一异常感应系数,计算每个监控区域的网络异常波动偏差系数;将网络异常波动偏差系数低于预设的网络异常阈值的监控区域进行二次划分得到若干个深度监控子区域;计算所述若干个深度监控子区域内的网络第二异常波动偏差系数从而对网络进行安全评估,解决了难以准确识别网络节点之间在正常运行和异常状态下的细微差异以及无法揭示更小监控区域内的网络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1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55601.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F16/36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建模方法,涉及基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建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车充电负荷历史数据,构建电车充电负荷知识图谱库,并进行知识提取构建不确定性电车充电负荷知识抽取模型,基于不确定性电车充电负荷知识抽取模型进行数据聚类,构建电车充电典型特征自动生成模型,本申请通过提出的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建模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实现了精细化挖掘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征,多维度自主可控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典型负荷特性模型,为电网安全稳定奠定安全基础,为电网运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30051.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N20/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8/10 , G06F18/2433 , B60L5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快充站资源聚合与互动调控方法,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能量路由器采集快充站参数数据,将采集到的充电站参数数据通过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快充站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指数;根据快充站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指数及快充站资源利用分析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根据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的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本发明通过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分析资源利用情况数据,达到了快速明确快充站的资源利用充分程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快速明确快充站资源利用充分程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5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98237.0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负荷监测采样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连杆组件,用于拔插电器上的线缆,以及限位组件,用于对线缆进行紧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杆、滑杆、夹杆以及夹板,所述基杆在壳体内侧与壳体铰接,所述基杆顶端的套筒中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基杆顶端套筒两侧铰接有夹杆,两个所述夹杆上分别铰接有夹板,所述基杆与连杆组件连接,所述与散热组件连接;本发明,可自动中断配电器的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6109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87142.7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站安全评价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型电池储能电站安全性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储能电站电池室内存放单元格内的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采集,进而基于各存放单元格内电池单体的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评价,有效弥补了以储能电站电池室内环境温度作为评价依据存在的评价局限,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储能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度,与此同时在对储能电站进行运行风险评价时基于电池单体表面温度和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散热条件对运行风险的影响考虑采集各电池单体所在位置的空气风速,将其结合电池单体表面温度进行储能电站运行风险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9034.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用户双维度响应意愿的电动汽车可调度潜力评估方法,建立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包括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率模型及充电时间裕度的不确定性响应模型;基于不同激励水平下用户参与电网调度不确定性模型,计算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量化电动汽车用户参与调度的响应意愿;基于用户接受度,评估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度潜力。本发明针对电动汽车用户参与电网调度接受度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对不同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度和响应偏差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电动汽车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响应率模型,反映了用户在不同激励水平下的调度意愿,从而提高了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26336.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长丰县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撑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脱扣的可调节绝缘撑杆,包括可调节整体长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两端均安装有与电线连接的扩张连接机构,扩张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下方安装有柔性外皮,柔性外皮内侧边缘固定安装有弹性内胆,本发明采用了可伸缩的弹性内胆,向弹性内胆鼓风时,工作人员可使用带有压力表的鼓风设备,查看空腔内空气压力,即可明确弹性内胆对电线的挤压力度,使用弹性内胆的柔性夹持取代现有技术中部分支撑杆的刚性夹持,降低电线损坏的可能,而且夹持力度可控,适用于更多直径的电线,再者舒展后的弹性内胆长度大大增长,使得弹性内胆与电线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更加稳定,脱扣的可能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6937.7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635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分析的输配一体化化风险评估指标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停电事故的历史事件信息,对历史事件信息进行机理分析获得事故机理图;根据事故机理图进行输配电网的耦合分析,获得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对电网可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潜在风险的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估指标。本发明以历史电力系统停电事故为基础,综合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输配交互作用,深入分析输配电网交互作用和故障机理,设计一体化的风险指标,能够实现能源的有效输送,从而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1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6336.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长丰县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撑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脱扣的可调节绝缘撑杆,包括可调节整体长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两端均安装有与电线连接的扩张连接机构,扩张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下方安装有柔性外皮,柔性外皮内侧边缘固定安装有弹性内胆,本发明采用了可伸缩的弹性内胆,向弹性内胆鼓风时,工作人员可使用带有压力表的鼓风设备,查看空腔内空气压力,即可明确弹性内胆对电线的挤压力度,使用弹性内胆的柔性夹持取代现有技术中部分支撑杆的刚性夹持,降低电线损坏的可能,而且夹持力度可控,适用于更多直径的电线,再者舒展后的弹性内胆长度大大增长,使得弹性内胆与电线的接触面积增大,连接更加稳定,脱扣的可能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8162.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方法,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首先对压缩空气储能调度请求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能够指导储能策略的制定,并通过性能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可用储气库,同时分析模型得到各可用储气库的适配调度能量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性能数据选择最适合释放压缩空气的储气库,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确保能够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并且避免能量浪费或过度压缩,为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提供重要支持,提高了分布式压缩空气储能的协同调度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