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5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1436.5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异构标识解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构成树形结构的多个子系统;顶层为一个验证子系统;底层包括多个数据子系统;中间层包括若干个验证子系统;位于中间层或底层的子系统,与上一层的一个子系统通信连接;每一数据子系统,分别对应一种编码标准;数据子系统,用于将符合对应的编码标准的物联网标识及物联网标识对应的信息存储于对应的区块链上;验证子系统,用于将通信连接的下一层子系统对应的区块链上各区块的验证信息存储于对应的区块链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异构标识解析系统及方法,通过不同的数据链对物联网异构标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能实现物联网异构标识的更高效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89509.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财务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其系统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区块链节点接收来自财务数据源的财务数据及其所有者信息;利用所述财务数据及其所有者信息生成所述财务数据的标记信息;将所述财务数据的标记信息存储于区块链中。上述方案,能够避免财务数据及其所有者信息被恶意篡改,保证财务数据及确权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34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1199752.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IPC: H02J13/00 , G06N3/0442 , G06N20/10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遥测数据的变压器运行状态分析方法,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基于遥测终端对变压器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得到变压器状态数据,并传输至本地分析模块;本地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认变压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将变压器状态数据传输至云分析模块对变压器异常状态进行判断,当且仅当云分析模块的判断结果同时处于异常状态时,由本地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若否,则本地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状态数据进行解析,并构建变压器基础状态变量、运行环境状态变量、变压器油状态变量,并传输至云分析模块;云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的状态进行判断得到变压器运行状态分析结果,从而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和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74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551188.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北京景安云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分片技术的共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历史工作信息,获取每个节点的权重分数;根据所述权重分数的高低,依次为所述每个节点随机分配对应的分片;利用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进行分片内共识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分片技术的共识方法及装置,基于节点的历史工作信息,对节点的行为进行打分以确定节点的权重分数,再利用权重分数随机为节点分配对应的分片,通过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进行分片内共识工作,提高了节点分片的安全性,有效地实现了区块链的横向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672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971331.X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力物联网数据访问控制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户的相关属性信息容易被篡改,从而导致数据访问控制机制失效的问题出现,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力终端、云服务器,所述电力终端将自身产生的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利用区块链技术存储数据,数据使用者发送请求至云服务器上,其中请求为数据使用请求,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利用电力终端、云服务器和区块链中的边缘节点、共识节点、账本节点构建数据访问控制模型,进而也避免了电力物联网的数据在访问中的安全性和访问效率得不到保证的现象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228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01542.5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40/04 , G06Q50/26 , H04L9/32 , H04L67/1097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交易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碳交易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用于收集至少两个用户的碳交易数据;应用层,应用层用于根据碳交易数据确定至少两个用户的认证信息;区块链层,区块链层用于基于碳交易数据和认证信息得到碳交易结果,并将碳交易数据、认证信息和碳交易结果进行上链,得到碳交易数据的存证、认证信息的存证和碳交易结果的存证。本发明所述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完成碳交易过程,并将交易信息和认证信息进行上链,确保碳资产管理关键数据不可篡改,提高交易数据可信度,增加数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801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27385.X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南九域腾龙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端平台的智慧电网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构建基于云端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实时获取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当运行数据不属于事故及告警类数据以及运行数据的变动量不大于第一变动阈值时,基于电气设备的类型、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构建运行数据的基础重要度,并当运行数据的基础重要度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基于运行数据的基础重要度、运行数据的类型、运行数据的变动量,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得到运行数据的重要度,并根据运行数据的重要度确定运行数据是否在所述云端平台进行存储,从而保证了存储空间利用的高效性以及数据处理的效率的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3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99752.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遥测数据的变压器运行状态分析方法,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基于遥测终端对变压器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得到变压器状态数据,并传输至本地分析模块;本地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认变压器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将变压器状态数据传输至云分析模块对变压器异常状态进行判断,当且仅当云分析模块的判断结果同时处于异常状态时,由本地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若否,则本地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状态数据进行解析,并构建变压器基础状态变量、运行环境状态变量、变压器油状态变量,并传输至云分析模块;云分析模块对变压器的状态进行判断得到变压器运行状态分析结果,从而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和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74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51188.3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北京景安云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分片技术的共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历史工作信息,获取每个节点的权重分数;根据所述权重分数的高低,依次为所述每个节点随机分配对应的分片;利用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进行分片内共识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分片技术的共识方法及装置,基于节点的历史工作信息,对节点的行为进行打分以确定节点的权重分数,再利用权重分数随机为节点分配对应的分片,通过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进行分片内共识工作,提高了节点分片的安全性,有效地实现了区块链的横向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02779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63281.6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区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合约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箱盖、机械锁组件、隔板、控制模块、防护组件、签名板和指纹识别器;箱盖盖设于箱体的开口处;机械锁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箱盖和箱体的内壁;隔板平行箱盖,设于箱体内;隔板用于将箱体分隔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签名板、指纹识别器和防护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其中,签名板和指纹识别器均布设在隔板上;防护组件设置于签名板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内,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智能合约密钥控制防护组件相对签名板滑动。本发明通过机械锁组件,形成第一道防护,再通过控制模块和防护组件,形成第二道防护,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