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8518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00899.5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风电与负荷预测不确定性的鲁棒调度方法,包括:用相关系数矩阵法来描述输入的负荷波动和风电出力的预测误差的相关性,并采用Cholesky分解法将具有相关性的随机变量转化成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矩阵;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来构建风电出力和负荷波动的预测误差的概率密度模型;将直流潮流模型引入到电力系统调度模型并以系统总的调度运行费用最低为该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采用Benders分解法来求解鲁棒SCUC问题的UC主问题、基本场景下UC主问题的网络安全校验子问题、新能源发电与负荷的不确定场景下的网络安全校验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558369.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16 , G06F30/27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H02J3/50 , H02J3/46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的含高渗透新能源电力系统兼顾静态电压稳定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方法。利用K‑means聚类进行场景缩减,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场景集;对各场景进行动态无功补偿节点的选取,进而在单一场景下筛选具有高综合L‑Q灵敏度的数个节点作为无功补偿馈入节点;选取全部典型场景下被选为无功补偿馈入节点频次高的节点作为各典型场景的无功补偿选址;构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送端电网模型,对各场景选取风光接入未进行补偿时静态稳定性低的点处的L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MODEA)求解得出Pareto解集;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的TOPSIS算法得到决策解。本发明可在兼顾系统更经济的运行下,提高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实现无功补偿的选址定容。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30417.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16 , H02J3/24 , H02J3/50 , G06F18/20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N3/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超调参LSTM神经网络的送端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将预处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检验集;计算检验集误差ERMSE,进行误差指标校验,若失败采用变权重IPSO对LSTM神经网络的进行超调参优化并进行迭代;若成功则获得优化后的LSTM神经网络,获得未来某时段新能源出力数据,通过新能源出力数据与暂态过电压的映射关系获取限制暂态电压所需无功补偿容量,实现送端暂态过电压抑制。本方法以超调参优化的LSTM神经网络为基础,通过IPSO优化参数以及神经网络的训练,对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更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543693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45144.2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颖 , 郑惠萍 , 王越 , 王金浩 , 张超 , 刘新元 , 郝捷 , 王玮茹 , 曲莹 , 杨尉薇 , 段伟文 , 程雪婷 , 马东娟 , 张一帆 , 张谦 , 暴悦爽 , 陈丹阳 , 郭文博 , 陈艳波 , 张智 , 刘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所述鲁棒机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历史风电数据,建立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运行风险模型;步骤2:基于步骤1的运行风险模型,建立以运行成本和运行风险为目标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并采用奔德斯(Benders)分解法和列约束生成方法(C&CG)对鲁棒机组组合模型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03736.3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多频段不确定集合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通过对Elia提供的风电和负荷历史数据的分析,风电和负荷预测误差存在时间自相关性,并提出了预测误差时间相关性约束,利用不确定集合的离散性特点,将该约束近似化简为线性约束。以及将时间相关性约束与多频带不确定集合相结合,准确捕获不同时段波动水平的不确定变量。此外,鲁棒机组组合采用Benders分解法和C&CG法进行求解。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降低不确定集合的保守性,在保证UC结果鲁棒性的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21492.1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水-火联合鲁棒机组组合方法。首先针对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建立不确定集合,从风电出力预测区间、时间平滑效应、空间集群效应三个方面刻画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然后使用线性化方法建立用于水电调度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将这个模型整合到考虑风电调度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中,获得风-水-火联合鲁棒调度模型。最后采用C&CG方法求解两阶段的鲁棒优化模型。本发明的风-水-火鲁棒机组组合模型较之传统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节省运行成本,减少火电机组开机数及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碳排放量,具有环境效益;水电的加入增加了系统对风电的消纳能力;能够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求解含梯级水电站的机组组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4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622728.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输电区段容量限制的多机组协调调度方法,包括:以输电断面TTC限制下的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建立梯级水电站协调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复杂的溢水电模型,引入传输段传输容量约束的大中型水电站运行约束条件;将水电转换关系和水位-容量关系进行线性化,模型中非线性约束转换为线性约束,将基于INLP问题的原模型转换为ILP模型,并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输电容量对水电吸收的限制,利用大中型水电站调整蓄水量有效提高水电吸收率;可以提高干旱期大型水电对小水电的补偿效益从而增加总发电量;可以用于梯级水电发电规划的制定,为输电线路扩展的效益分析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6831.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向佳雄 , 周明 , 张智 , 武昭原 , 孙树敏 , 杨波 , 周光奇 , 李克成 , 裴哲义 , 程艳 , 王士柏 , 王成龙 , 刘奕元 , 关逸飞 , 杨颂 , 桑丙玉 , 陶以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规模化储能聚合频率支撑能力确定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储能集群的惯量响应功率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储能集群的第一目标函数;所述储能集群的惯量响应功率为储能集群中各储能电站的惯量响应功率之和;以储能集群的一次调频功率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储能集群的第二目标函数;所述储能集群的一次调频功率为储能集群中各储能电站的一次调频功率之和;在储能集群实时运行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函数得到最大化的储能集群的惯量响应功率;基于最大化的储能集群的惯量响应功率,根据第二目标函数得到最大化的储能集群一次调频响应功率。本发明提高了对储能集群支撑能力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4369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745144.2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 清华大学
Inventor: 张颖 , 郑惠萍 , 王越 , 王金浩 , 张超 , 刘新元 , 郝捷 , 王玮茹 , 曲莹 , 杨尉薇 , 段伟文 , 程雪婷 , 马东娟 , 张一帆 , 张谦 , 暴悦爽 , 陈丹阳 , 郭文博 , 陈艳波 , 张智 , 刘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运行风险的鲁棒机组组合方法,所述鲁棒机组组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历史风电数据,建立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运行风险模型;步骤2:基于步骤1的运行风险模型,建立以运行成本和运行风险为目标的鲁棒机组组合模型,并采用奔德斯(Benders)分解法和列约束生成方法(C&CG)对鲁棒机组组合模型进行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1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71492.4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计及不确定量预测误差时空相关性的两阶段鲁棒机组组合,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完备的历史数据,建立可描述不确定量(风电功率和负荷)时空相关性线性的多面体不确定集合,给定置信概率与不确定集合之间的解析关系;然后基于多面体集合,建立以预测场景下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两阶段鲁棒安全约束机组组合模型,采用广义的Benders分解法进行求解。最后,对大量历史风电和负荷数据进行统计以构建考虑时空相关性的不确定集,并基于改进的IEEE-30和IEEE-118节点系统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考虑时空相关性的多面体集合能有效降低鲁棒优化的保守型,同时保证鲁棒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