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3293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919175.0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G11/32 , H01G11/44 , H01G11/86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酚醛树脂为主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酚醛树脂碳前驱体,并用泡沫镍为窄体,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在恒流条件下测试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长。本发明中的酚醛树脂碳基石墨化程度较高,能为电子迁移提供快速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且结构复杂,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既能提高超级电容器中的电子迁移,又有大量微孔和介孔供电子储存。本方法操作简单,用于提高碳基超级电容器的容量、安全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6660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833358.5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柱水平旋转式隔离开关图像数据的扩充方法。首先,对二维图像中的隔离开关关键点进行逆透视投影变换,求解各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然后,在三维空间中对隔离开关关键点进行旋转变换,模拟实际场景中巡检机器人拍摄角度的变化。最后,将旋转变换后的关键点重新投影到二维平面,并在二维平面中重构出新的隔离开关图像,从而实现隔离开关图像数据的扩充。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模拟拍摄角度变化进行隔离开关图像数据的扩充,有利于提升隔离开关分合状态识别算法的训练数据质量,从而提升自动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4732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919175.0
申请日:2018-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G11/32 , H01G11/44 , H01G11/86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酚醛树脂为主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酚醛树脂碳前驱体,并用泡沫镍为窄体,组装成超级电容器,在恒流条件下测试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长。本发明中的酚醛树脂碳基石墨化程度较高,能为电子迁移提供快速通道,因此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并且结构复杂,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既能提高超级电容器中的电子迁移,又有大量微孔和介孔供电子储存。本方法操作简单,用于提高碳基超级电容器的容量、安全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95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23399.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PC: H04N7/18 , H04N23/11 , H04N23/661 , H04N23/695 , H04W4/40 , H04W4/90 , B60L53/30 , B64C39/02 , B64D47/08 , B64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包括巡检运行模块以及采用5G通讯模块与巡检运行模块连接的控制分析模块,巡检运行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和无人机模块,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巡检运行模块的输入端双向连接,无人机模块的输出端与巡检运行模块的输入端双向连接;控制分析模块包括无人机供电单元和地面工作站;本发明通过利用5G通信模组和无人机集成,能够实现在特高压输电通道自主巡检过程中对无人机的超视距飞行控制,实时获取巡检画面,并可以根据巡检画面情况进行无人机远程控制,控制无人机对特高压输电通道进行自主巡检,操作简单方便,线路巡检效率得以大幅提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巡检人员工作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6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00567.5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啁啾模态分解和SSA‑BiLSTM的短期负荷组合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设置SSA的麻雀种群数目、不同任务分工麻雀所占比例以及最大迭代次数;步骤S2:在解空间里初始化待优化参数;步骤S3:实用对应的参数数值构建BiLSTM模型对样本进行训练,并计算适应度值;步骤S4:根据BiLSTM传出的适应度值更新麻雀种群位置,得到新的解,将对应解,即参数取值,传给BiLSTM进行训练;步骤S5: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直到达到醉倒迭代次数并迭代完成;步骤S6:输出最优参数值组合,建立最优BiLSTM预测模型;解决现有技术负荷预测方法存在的收敛慢、参数调节繁琐、稳定性不佳和预测精度不高等技术问题,有效地提高对短期负荷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641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37739.5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0千伏电缆动态增容系统及方法,为了解决无法实时计算电缆导体温度和载流量,且没有改善电缆周围散热条件或增加强制降温措施的问题,包括:若干个光纤测温模块,用于检测电缆外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若干个点伏光栅模块,用于测量排管口电缆温度;若干个热电偶模块,用于检测土壤温度;若干个护层电流模块,用于采集电缆的实时运行电流;若干个散热降温模块,用于改善电缆周围散热条件或增加强制降温措施;诊断分析模块,用于实时导体温度与载流量计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可以改善电缆周围散热条件或增加强制降温措施;通过本方法可以计算实时导体温度与载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51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25080.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储能电站公共连接点处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数据及储能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的三相交流电流;对三相交流电压和三相交流电流进行坐标变换,得出储能系统的公共连接点处的d轴电压分量ud、q轴电压分量uq,以及储能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的d轴电流分量id、q轴电流分量iq;计算三相交流电流分量和三相交流电压分量的指令值;计算三相交流电压的指令值;在控制方法作用下,储能系统自动参与电网频率控制。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的同时,无需使用专用通信且无需测量电网频率,储能系统就能独立自主地参与电网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节,提升电网惯性特征,抑制电网频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2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107015.0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双有源桥变流器系统,包括有左边部件、中间部件以及右边部件,所述中间部件与左边部件电连接,所述右边部件与中间部件电连接,所述左边部件包括若干台DC/AC逆变器,所述若干台DC/AC逆变器的输入端依次并联,所述中间部件包括若干台中高频变压器,所述右边部件包括有若干台AC/DC整流器,所述若干台AC/DC整流器的输出端依次串联,一台DC/AC逆变器、一台中高频变压器以及一台AC/DC整流器构成一组双有源桥变流器模组。采用该技术方案无需模块间的信息通信,就能实现含有较多模块的串并联组合系统的均衡控制,且各个模块的串联端口的电压动态响应能够保持一致,有利于整个组合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285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25080.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储能电站公共连接点处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压数据及储能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的三相交流电流;对三相交流电压和三相交流电流进行坐标变换,得出储能系统的公共连接点处的d轴电压分量ud、q轴电压分量uq,以及储能变流器交流侧输出的d轴电流分量id、q轴电流分量iq;计算三相交流电流分量和三相交流电压分量的指令值;计算三相交流电压的指令值;在控制方法作用下,储能系统自动参与电网频率控制。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储能系统的能量控制的同时,无需使用专用通信且无需测量电网频率,储能系统就能独立自主地参与电网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节,提升电网惯性特征,抑制电网频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4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967239.1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F18/213 , H02J3/06 , H02J3/38 , H02J3/3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储能的馈线可开放容量评估方法,考虑不同类型用户负荷峰值的负荷时序特性,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负荷分类,获取典型负荷时序特性;计算含储能的可开放容量安全边界模型的约束条件,构建含储能馈线的可开放容量安全边界模型;计算含储能馈线的可开放容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突破了原有的仅以配网峰值负荷来进行N‑1校验并计算供电能力的固有模式,考虑区分已有用户和新接用户的负荷时序特性,引入馈线可开放容量的概念,不仅可以在全网负荷峰值时刻满足N‑1校验,还可以确保在一天中任意时刻新接入用户用电量相对于所属馈线容量均不过载,有利于指导实际工程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