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87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117552.1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正极用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中包含硫化物电解质,所述硫化物电解质包含锂离子和至少含有硫元素的阴离子;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还包含碳元素,所述碳元素均匀分布于所述硫化物电解质中;以所述硫化物电解质的质量计,所述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0ppm~10%。该固态正极用复合固态电解质是一种短程锂离子‑长程电子混合导体,能够大幅减少或避免固态正极中含碳导电剂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外加导电剂导致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分解和循环性能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2754.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10/052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锰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在通入惰性气氛的容器内加入纯水、分散剂和络合剂配制成底液,控制底液中的分散剂浓度为1‑10g/L,络合剂浓度为0.10~0.40mol/L,加入沉淀剂调节底液的pH值为9.5~10.5;将混合盐溶液、沉淀剂和络合剂加入容器内进行共沉淀反应,在沉淀产物的粒度D50为5~12μm时,停止反应;对沉淀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富锰前驱体具备大孔、一次片状颗粒薄、二次粒球形度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81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04048.4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其结构组成为:A(B)nC,A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集流体和正极层,B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固态电解质层、负极层、集流体和正极层,C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固态电解质层、负极层和集流体;其中负极层包括导电碳层和复合于导电碳层上的银箔和/或锡箔,银箔和/或锡箔上还设有聚合物电解质涂层。负极应用涂碳导电层直接复合银箔/锡箔,简化了工艺难度,降低了金属用量,提升了负极及整个电池的电性能;银箔/锡箔表面涂覆聚合物电解质层既有利于诱导锂金属沉积,又能起到电子绝缘的作用,避免锂枝晶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70673.5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04 , G01N27/30 , G01N27/403 , G01R31/00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的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及其软包电池的制备方。去除铜丝一端的表面绝缘层,接着去除表面氧化层,然后涂布石墨浆料,得到参比电极。将正极、隔膜、隔膜、负极依次排列,然后将参比电极以及铜丝1和铜丝2的处理端分别放置在两层隔膜之间,随后进行封装、干燥、注液、化成;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的正极对参比电极进行脱嵌锂处理,再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的负极对参比电极进行脱嵌锂处理,以激活参比电极,得到多电极软包电池。本发明参比电极的电位稳定性在较大充放电电流中较优异,并且制备的多电极软包电池可准确反映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有利于推进锂离子电池长循环失效分析及寿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75792.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xMnaNibCocMdNeOg,其中M为W、Mo、La、Zr、Nb、Ta、V、Hf中的一种,N为F、B、Cl、Br、S、P中的一种,1<x≤1.3,0.5<a≤0.8,0.1≤b<0.5,0<c≤0.5,0<d≤0.1,0<e≤0.1,2≤g<2.2,0.1≤d/e≤5。本发明的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最高可达3.6g/cm3,比表面积最低仅为0.25m2/g,能极大低降低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的接触面,进而抑制界面副反应,提高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36704.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稳定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该水稳定无机硫化物电解质包括无机硫化物电解质材料以及覆于所述无机硫化物电解质材料表面的憎水层;其中,所述憎水层为端羟基封端的聚氧硅烷,所述憎水层的厚度为1~20nm。本发明提供的端羟基封端的聚氧硅烷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进行处理,聚氧硅烷壳起到阻隔空气和水分的作用,利用端羟基与硫化物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可将聚氧硅烷锚固在电解质颗粒表面,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其湿空气稳定性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57311.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一体化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极极片与固态电解质层之间设有至少一层第一过渡层;所述负极极片与固态电解质层之间设有至少一层第二过渡层;所述第一过渡层和第二过渡层中均包括锂盐、有机电解质和无机固态电解质。本发明通过在固态电池中引入电解质过渡层,设计制备低界面阻抗的一体化固态电芯,具有耐高温性优异,安全性能突出,电性能优异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31439.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振实锰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高振实锰基前驱体的化学通式为:MnxNiyCo1‑x‑y(OH)2,其中0.5≤x≤0.9,0.1≤y≤0.5;通过本发明锰基前驱体制备方法制备的锰基前驱体,一次颗粒为薄片状,且主要呈平行叠片的方式紧密地堆叠在一起,二次粒球形度好、振实密度高,应用于电池中能显著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54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475716.2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04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碳复合无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导电碳加入银的前驱体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还原剂和分散剂,使银离子还原成银颗粒并在导电碳上形核生长,充分还原后过滤、干燥,得到纳米银碳复合材料;在得到的纳米银碳复合材料中加入粘结剂溶液和溶剂,搅拌均匀得到浆料;采用丝棒印刷方式将得到的浆料单面或双面涂覆于不锈钢箔上;将涂覆后的极片烘干,得到银碳复合无锂负极。制备方法原材料性价比高且易得,能降低电池成本,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制造,制备得到的银碳复合无锂负极组装成全固态电池,能提高电池导电性能,保证容量充分发挥,提升无锂负极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3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6309.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梯度掺杂型复合结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的倍率性能较差,循环过程中晶格氧析出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表面梯度掺杂型复合结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组成为Li1+xMgaTibMncNidO2,式中,0<x<0.2,0<a≤0.1,0<b≤0.1,0.5<c≤0.9,0.1≤d≤0.5,且x+a+b+c+d=1;结构由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复合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和岩盐结构组成。该表面梯度掺杂型复合结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倍率性能及长循环稳定性优异,成本较低且易于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