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69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50155.3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改变小麦播种深度的播种装置,包括外骨架,所述外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和拖拉机铰接的连接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外骨架内部的主板,所述主板下发设置有播种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板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转动连接有用于对土地开槽的耕刀;设于外骨架下方且和所述外骨架转动连接的转辊,涉及小麦播种机技术领域,通过主板向下移动带动主板固定连接的直齿板向下移动,直齿板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使L字齿板向上移动,L字齿板向上移动从而挤压横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出口更大,从而相应的增大底肥的流出速率,即小麦播种深度越深,所需养分越多,所需要的底肥越多,以促使小麦种子顺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068314.6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秸秆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框,所述粉碎框内设置有用于对秸秆进行输送以及破碎的破碎传输机构,所述破碎传输机构下端连接有粉碎执行机构,所述粉碎执行机构固定在所述粉碎框内。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秸秆茎叶中包括柔软的部分,传统的破碎机器在作业中很难将其破碎掉,其茎叶柔软的部分混在破碎的秸秆中,当用于菌菇种植的基料时需要将混杂在秸秆碎料中未被粉碎的部分清理掉,需要对破碎后的秸秆原料进行筛分,增加了作物秸秆粉碎的成本,充当土地养分时未被粉碎的茎叶分解时间长,播种的农作物落在未被分解的茎叶上,生长中的种子与土壤接触受阻,影响作物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水份和土壤中的养分,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9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87807.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玉米种植土壤施肥用开沟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开沟装置领域。本发明包括壳体、施肥部件、传动部件以及开沟部件,通过设置开沟辊、种沟圆盘以及肥沟圆盘,在开沟组件开沟之后,开沟辊经过开过的肥沟以及种沟,肥沟对应肥沟圆盘,种沟对应种沟圆盘,肥沟圆盘以及种沟圆盘经过肥沟和种沟时,通过挤压土壤形成规则的沟形轮廓,并且肥沟圆盘以及种沟圆盘在沟中进行滚动,保证沟道中厢面的平整度,种肥的开沟辊与铲沟组件相互配合形成稳定深度的肥沟,增大肥沟的稳定性和间隙,防止土壤堵塞,提高了施肥效率以及后续田间工作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56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56988.7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玉米播种用整地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前进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架单元;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侧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定量取种的采集腔,所述移动板用于控制播种件底部播种口的开合。通过触发底铲在泥土阻力和缓冲件的对抗配合下,控制深松件插入土壤后对接口和播种口的对接时间,从而在引导板的引导下通过播种口和对接口的对接开放,使传种腔内部混合肥料的种子落入到深松件旋转铲取后的空间内,从而完成铲取后的自动施肥播种,再配合后续设置的回土板和平松耙的移动填土覆盖,实现在深铲松土后的自动施肥播种,从而提高了播种种植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56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256988.7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玉米播种用整地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前进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架单元;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分离腔,所述分离腔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侧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定量取种的采集腔,所述移动板用于控制播种件底部播种口的开合。通过触发底铲在泥土阻力和缓冲件的对抗配合下,控制深松件插入土壤后对接口和播种口的对接时间,从而在引导板的引导下通过播种口和对接口的对接开放,使传种腔内部混合肥料的种子落入到深松件旋转铲取后的空间内,从而完成铲取后的自动施肥播种,再配合后续设置的回土板和平松耙的移动填土覆盖,实现在深铲松土后的自动施肥播种,从而提高了播种种植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3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316787.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其包括: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以及牵引装置,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横梁、多个悬挂组件、以及播种组件,破土播种组件包括播种头、以及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播种头包括架体、以及挖头,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挂架,挖头包括两块播种板,播种板成V形底部拼接成一个整体,挖头迎土侧的每个播种板的侧面开设有刃边,挖头背土侧设有出种口和出肥料口,播种板内设有下种通道以及下肥料通道。通过牵引装置带动分种器和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将种子均匀送至播种装置内,破土播种装置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预先将播种路径上的土壤翻松聚拢,再由挖头将种子和肥料直接播种至预定深度内,从而简化了播种作业的工序,降低了播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84652.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土器及取土方法,涉及土壤研究技术领域;取土器,包括环刀和套杆,所述环刀固定连接在所述套杆下端,所述环刀和/或所述套杆设有刻度;还包括助力组件,所述助力组件包括上卡板、下卡板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上卡板与所述套杆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卡板与所述环刀可拆卸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位于所述上卡板与所述下卡板之间,且所述上卡板与所述下卡板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相对远离或靠拢,可精确控制环刀插入土壤的深度,提高土壤结构和养分测定的精准度。取土方法基于上述的取土器,能够精确的控制环刀插入土壤的深度,同时可在避免土壤结构被破坏的情况下,将环刀内的土样取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84827.7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灌浆期增温下小麦逆境耐性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过程如下:以搭建增温棚的方式,在冬季,即1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或春季,即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夜间通过关闭塑料薄膜对小麦进行夜间增温处理,增温处理采用被动式夜间增温方法,采用可移动的塑料增温硼,日落时覆盖塑料薄膜,日出时揭开薄膜;这种提高灌浆期增温下小麦逆境耐性的方法,提高了在灌浆期增温情况下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小麦磷脂酶D含量,降低了灌浆期增温下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活化酶含量以及小麦丙二醛含量,同时缓解灌浆期增温下小麦了旗叶磷脂降解的程度以及灌浆期夜间增温对抗氧化酶的活性的抑制,从而使得灌浆期增温下小麦逆境耐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3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36815.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B02C4/28 , B02C4/12 , B02C4/42 , B02C4/40 , B02C23/24 , B02C23/00 , B02C23/16 , F26B23/00 , B07B1/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种植肥料生产加工粉碎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上侧固定安装有筛板;还设有用于对硬块状肥料进行破碎的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抵接贴合设置在筛板上端的碾碎辊,碾碎辊前后两端转动安装有活动架,本发明中,当导杆二向外运动时,也会带动磁块同步向外运动,当磁块经过磁性板上侧时,对磁性板产生磁性斥力,推动磁性板和敲击板在箱体上向下滑动,压缩弹簧三,当磁块从磁性板上侧远离时,在弹簧三的作用下,推动敲击板和磁性板复位,敲击板会对筛板进行敲击,进而有利于将堵塞在筛板筛孔中的肥料震落,保证了肥料的过筛质量,以及减少筛板的堵塞,从而提高了肥料的破碎加工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073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1308777.6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V10/77 , G06N3/006 , G06V10/80 , G06T5/00 , G06T5/10 , G06T7/41 , G06T7/9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融合特征的小麦植株氮含量估测方法,步骤包括:采集小麦冠层无人机图像和小麦植株氮含量;首先,通过无人机图像预处理,计算灰度共生矩阵;其次,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实现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对角方向的多尺度小波纹理特征提取;再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深层特征;最后,构建基于融合特征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估测小麦植株氮含量。本发明的方法估测精度高、特征鲁棒性强,适用于小麦全生育期,同时也是目前第一次提出综合无人机图像灰度共生矩阵、小波纹理特征、深层特征构建融合特征估测小麦植株氮含量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