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度可调的高温高压回压阀及其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893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064893.1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度可调的高温高压回压阀及其调节方法,调整调整杆高度使得调整杆的出水端与相应的滑槽相连通,并将与之相对应的排水通道内的第一密封圈拆卸使其与出水通道相连通,由单缸稳压泵向进水通道内泵入液体,并进入上密闭空间内使的弹性金属膜将上阀体上的进水孔和缓冲孔封盖;而由双缸恒压恒流泵向进水孔内泵入液压,并顶升位于进水孔上端的弹性金属膜,当双缸恒压恒流泵泵入液体的压力值大于单缸稳压泵泵入的液体压力值时,缓冲孔与下密闭空间相连通以将进水孔位于下密闭空间内的压力值通过相应的滑槽内的渗流孔泄掉,以调节进水孔位于下密闭空间内的压力。该回压阀泄压反应灵敏,精度高,而且调节方便,安装更换方便、可靠性高。

    流态化无人反循环采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30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483866.4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流态化无人反循环采煤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上回风巷中选定工作工位,将钻采一体机安装到工作工位并调试;步骤S2,通过钻采一体机的导孔钻机由上回风巷向下水平巷钻进反采钻孔;步骤S3,将钻采一体机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将导孔钻杆整体接入钻采一体机的反采钻机上;在下水平巷中对钻杆端部安装反采刀盘,反采刀盘反循环开采至上回风巷;同时,在导孔钻机上安装钻杆,并在下一工位导孔;步骤S4,卸下反采刀盘并带到下水平巷,然后重复步骤S3,直至完成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反采工作;步骤S5,将钻杆和反采刀盘卸下并固定在钻采一体机上再运送至下一个工作面,然后重复上述步骤S1至步骤S4以对煤层进行反循环开采工作。

    一种牛顿流体粘度的温差型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48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5024.1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顿流体粘度的温差型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流体恒温控制装置和流体粘度测量装置,对实验室中流体流动-传热装置的基本部件进行改造,并结果流体流动过程中能量耗散特性来测量粘度,是对现有设备的充分优用;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及塞贝克效应建立方程,将微小温差转变成热电势并将信号放大,基于此提出牛顿流体粘度的温差型测量方法,填补了粘度测量领域的空白。更具体的,给出中低速和高速流体的粘度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一种高温高压水压致裂夹持器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03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50119.7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水压致裂夹持器及其试验方法,高温高压水压致裂夹持器包括试验筒体、筒体上安装部分、筒体下安装部分和筒体内安装部分。本发明可针对小型岩样进行水压致裂试验,单次试验一人即可进行,操作方便,试验成功率高,单次试验成本较低;夹持器共有五处密封设计,可有效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漏液导致的试验失败,密封件均通过相关部件压紧方式进行密封,且在加温过程或试验过程中,可以对密封件进行持续压紧,且筒体内安装部分特别设计了密封预紧力施加及提供部件,能够抵抗试验过程中部件受热后的膨胀力,利于研究热力耦合作用下高温高压岩体的破裂力学行为,可为高温岩体地热开采工程中储留层的建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三位一体耦合支护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22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173332.5

    申请日:2013-05-13

    Abstract: 一种沿空掘巷煤柱稳定性三位一体耦合支护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上覆岩层不稳定的大变形沿空侧巷道。通过对沿空掘巷煤柱在上区段巷道煤柱侧利用预应力螺纹钢锚杆拉紧煤柱采空区侧煤体,下区段沿空掘巷煤柱侧短锚杆控制煤柱巷道侧整体位移区的完整性,同时配合使用长注浆锚索加固锚固点,限制整体位移区内离层的发育。通过预应力螺纹钢锚杆强拉作用的发挥可以减缓煤柱在侧向支承压力作用下产生破碎区的范围,防止煤柱失稳状态的恶化,短锚杆与长注浆锚索“短控、长注”的充分发挥能够避免煤柱支护结构的失效,重新发挥煤柱中遗留锚固结构的支护能力,使得沿空掘巷煤柱巷道侧与采空区侧之间形成锚网支护和锚注支护交替的耦合支护。

    一种岩石侧限抗压实验试样夹具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1285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2062.5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侧限抗压实验试样夹具及实验方法,实验试样夹具包括底座、挡板、压块;底座上方布置的挡板为四个尺寸相同的挡板,挡板均设有加强板和螺栓通孔,挡板可通过螺栓与底座固连,实现试样侧限条件;挡板所围成的矩形空间上方设有长方体压块。将实验试样设在矩形空间内并施压,通过改变加载过程中挡板在底座上的布置形式,能有效实现岩石不同的侧限条件,以此判断地下工程煤岩体中的破坏情况。对指导建筑物和岩体的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体积较小,成本较低,实验效果好。

    一种煤矿巷道锚杆腐蚀损伤状态无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6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7446.X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矿巷道锚杆腐蚀损伤状态无损监测方法,涉及锚杆腐蚀损伤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巷道锚杆腐蚀环境参数集,构建了特定腐蚀环境条件下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回归模型,根据锚杆腐蚀速度对巷道环境腐蚀水平进行定量、定性评价,进一步确定了巷道锚杆半电池电位法腐蚀监测设备的安装频度,最终通过半电池电位法对局部锚杆的常态化、实时性监测与超声导波法对异常区锚杆的腐蚀检测,实现了巷道锚杆腐蚀损伤实时、经济、可靠的无损监测,保证了煤矿巷道支护水平达到设计要求,有效保障了巷道工人的生命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