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4479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96420.X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H0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发热接头带电消缺装置,包括两个引流线夹、两端分别连接有引流线夹的分流导线,引流线夹至少包括卡座以及一端与卡座螺纹连接的活动杆,卡座设有容置腔以及连通容置腔的开口,活动杆与卡座连接的一端伸入容置腔内。当接头出现发热问题时,通过活动杆将分流导线两端的引流线夹移动至发热接头的两端,将发热接头两端的设备引线通过开口放入至卡座的容置腔内,并通过旋转活动杆伸入容置腔,将设备引线夹紧在卡座内,分流流过发热接头的负荷电流,降低发热接头的热效应,实现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发热接头进行消缺处理,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避免设备故障和停电检修造成的损失,降低消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02550.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粉末物质的元素分析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基板、微针薄膜组件和真空系统,其中,基板上放置有粉末物质,微针薄膜组件覆盖在粉末物质上,真空系统与固定装置连接,用于保持固定装置处于真空状态;激光发生装置,位于固定装置的一侧,用于向粉末物质发射激光,以使粉末物质产生等离子体;光谱采集装置,位于固定装置的一侧,用于对等离子体的反射光进行光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单元,与光谱采集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光谱数据,确定粉末物质中各个元素的含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粉末物质进行分析时,缺乏对粉末物质的有效固定,进而导致对粉末物质的分析准确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12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5295.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绝缘斗臂车的运行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作业现场的环境三维模型;基于所述环境三维模型进行障碍物识别,确定绝缘斗臂车的运动轨迹;基于所述运动轨迹和所述绝缘斗臂车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绝缘斗臂车的运动姿态;基于所述运动姿态,确定所述绝缘斗臂车的运动状态。本公开通过采集带电作业环境现场的图像数据,进而得到带电作业现场环境的三维模型,通过环境三维模型进行障碍物识别,规划可以实现避障的运动轨迹,并且基于该运动轨迹求解沿该运动轨迹运动时各关节的旋转量与伸缩量,进而优化运动过程的速度与加速度,实现绝缘斗臂车斗臂自动控制运动,有利于控制绝缘斗臂车在作业过程中无碰撞的运动至设置的目标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543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1345.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nventor: 邱明明 , 胡聪 , 熊仕斌 , 陈道品 , 石俏 , 杨鑫 , 唐建辉 , 刘超 , 何文峰 , 韩广超 , 郭国伟 , 管子然 , 黄静 , 侯年冠 , 张宇宣 , 胡正庭 , 姜沛东 , 时云月 , 庄巨周 , 李浩 , 徐远科 , 吴慧峰 , 谭国栋 , 田壮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网作业现场智能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配网作业现场的图片并获取各图片的区域识别信息,从而获取场景特征信息和环境特征信息;对图片进行人员识别和定位标记,得到人员属性信息和穿戴信息;根据定位标识人员的定位标记获取对应的场景特征信息,并根据场景特征信息通过预设配网作业防护对照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得到配网标准穿戴要求数据;根据定位标识人员的穿戴信息和人员属性信息,获取配网穿戴防护数据;根据配网穿戴防护数据与配网标准穿戴要求数据通过预设配网操作穿戴阈值进行阈值对比,分析定位标识人员的穿戴合规性;从而实现对人员的穿戴识别并判断防护是否合规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518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55554.2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RRT算法的运动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以RRT算法为基础,通过在设定好的程序内导入实际作业场景的三维模型,并设定好实际作业要求的运动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坐标,根据导入地图模型的尺寸大小设定好随机树树枝节点拓展时所需的运动步长和终点收敛的阈值大小,在程序内导入设定好参数场景模型中进行仿真运行,进而计算得到实际可行且更精确的无碰撞轨迹规划,从而提高绝缘斗臂车执行规划路径的成功率,从而解决了目前采用RRT算法规划的路径存在的执行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80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1658.6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作业人员穿戴的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和介质。属于大数据及配电作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监控视频中的作业人员以及穿戴装备进行图像识别,对作业人员图像信息进行位置检测,根据位置信息对安全要素信息以及作业人员进行匹配关联,根据多个检测结果进行人员属性识别获得位置区域信息和人员属性信息,并提取作业人员的标准穿戴要求数据对轨迹点的穿戴情况进行判定,并根据全轨迹穿戴情况进行阈值判断;从而基于大数据和图像识别分析技术对配电作业人员的穿戴进行识别,并根据获得的标准穿戴对人员轨迹的穿戴情况进行识别评估,实现对作业人员穿戴的识别检测,提高对作业人员穿戴的有效识别监控,以保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7104.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走廊三维建模方法和系统,通过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扫描得到电力线路走廊三维点云,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再通过坡度过滤算法和点云维度特征以及空间几何分布特性对点云数据进行精准分类,最后通过特征提取和三维重建得到电力线路走廊高精度三维模型。通过重建的电力线路走廊高精度三维模型即可判断出故障线路周围环境进行能否使用绝缘斗臂车进行带电作业,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提供指导。解决了现有技术未预先对故障线路周围环境进行能否使用绝缘斗臂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易导致资源浪费和影响作业效率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23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01319.9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H02B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引线接头带电拆接装置,引线接头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紧固螺栓与紧固螺母,该拆接装置包括设有电源开关的电动扳手、启动电源开关的驱动机构、一端与电动扳手连接的支撑杆,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杆另一端的手拉柄、一端与手拉柄连接的拉绳,拉绳的另一端与电源开关连接,电动扳手设有与紧固螺母配合的第一套筒。本发明采用地电位作业方式对待检修设备的引线接头进行拆接,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进行操作,不受空间地形的影响,操作灵活,有效解决变电站带电作业空间紧凑和无法停电操作的难题,提高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和灵活性,确保操作人员和电网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2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13604.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IBS光谱基线的光谱校正方法、装置和激光分析系统,涉及信号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光谱数据、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并基于尺度参数和平移参数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得到第一光谱数据;获取目标窗函数,根据目标窗函数对第一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峰值得到第二光谱数据;基于第二光谱数据中的极小值点对第二光谱数据进行分割得到多个第三光谱数据;对各第三光谱数据通过Hermite插值法进行多项式拟合,将拟合后的函数图像确定为目标基线并基于目标基线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光谱数据。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线校正方法依赖于人工设置参数,在处理复杂光谱数据时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600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56370.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无人机巡检技术领域,当接收到待分析点云数据时,将待分析点云数据输入预先训练好的点云数据分析模型,生成多个塔架点云,将塔架点云输入预设的自动匹配模型,生成对应的线路关键点,根据多个线路关键点和预设的规划路径,确定对应的巡检路径,获取巡检路径对应的待分析电力线路图像,将待分析电力线路图像输入预设的目标故障检测模型,判断待分析电力线路图像是否存在故障。解决了现有无人机在对输电线路进行拍摄的图像依赖于技术员对无人机控制,若没有在良好的拍摄角度则可能会造成漏报误报等情况,降低了电力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