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6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80093635.4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采用了PTC材料的加热器部件的基础上,提供能够抑制由露水等水分所导致的电路短路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以及具备像这样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车辆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100)具备柱状蜂窝结构部,该柱状蜂窝结构部具有外周壁(112)及隔壁(113),该隔壁(113)配设于外周壁(112)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115),该多个隔室(115)从第一端面(114)至第二端面(116)而形成流路。外周壁(112)及隔壁(113)由具有PTC特性的材料构成。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100)还具备将柱状蜂窝结构部的至少一部分被覆的致密的绝缘膜(120)。
-
公开(公告)号:CN115023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80007731.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蜂窝结构体,其是柱状的蜂窝结构体,具有:外周壁;以及多孔质的隔壁,该隔壁配设于外周壁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一个端面贯通至另一个端面而形成流路,其中,在隔室内,沿着隔室延伸的方向,由磁性体构成的多个金属丝小片以隔着空间或缓冲材料而分离开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33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80093094.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多孔质复合体(1)的基材(2)具有:内部被隔壁(12)隔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隔室(23)的蜂窝结构。多个隔室(23)中,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被密封的多个第一隔室(231)和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被密封的多个第二隔室(232)交替排列。捕集层(3)将多个第一隔室(231)的内侧面被覆。表示多个第一隔室(231)中的捕集层(3)的表面的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高度Sa、即整体Sa为0.1μm以上且12μm以下。另外,多个第一隔室(231)中的捕集层(3)的平均膜厚、即整体平均膜厚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由此,能够降低多孔质复合体(1)中的压损,并且,还能够提高粒子状物质的捕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6210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710186963.9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J23/889 , B01J35/04 , B01D53/94 ,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铈粒子,其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发挥高催化性能的担载有氧化物的粒子,该担载有氧化物的粒子能够促进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反应,提高净化效率,并且,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量,抑制净化系统、净化装置的成本升高。含有氧化物的粒子(1)(含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铈粒子)发挥催化性能,在二氧化铈粒子(2)的表面(2a)至少具备包含铁成分的铁氧化物(3a)及包含锰成分的锰氧化物(3b),铁氧化物(3a)及锰氧化物(3b)的粒径比二氧化铈粒子(2)小,铁氧化物(3a)及锰氧化物(3b)的含有率为15.0质量%~35.0质量%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60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0982490.3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5/565 , C04B35/63 , C04B35/636 , C04B3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828 , B01D39/2093 , B01J27/224 , B01J35/04 , C04B35/195 , C04B35/584 , C04B35/6316 , C04B35/6365 , C04B35/80 , C04B38/0006 , C04B2111/00793 , C04B2111/2084 , C04B2235/3201 , C04B2235/3213 , C04B2235/3217 , C04B2235/3225 , C04B2235/3229 , C04B2235/3244 , C04B2235/3418 , C04B2235/3445 , C04B2235/5436 , C04B2235/72 , C04B2235/725 , C04B2235/96 , F01N3/0222 , F01N2330/30 , C04B35/565 , C04B35/6303 , C04B38/0645 , C04B38/067 , C04B2235/3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质材料、蜂窝结构体及多孔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其课题是提供高强度的多孔质材料。多孔质材料(1)包括骨料(2)和将骨料(2)与骨料(2)之间粘结的、以堇青石为主成分的粘结剂(3),骨料(2)、粘结剂(3)以及细孔(4)相交的三相界面(A)的表面平滑地粘结。此外,多孔质材料(1)的粘结剂(3)可以包含锶、钇、及锆中的至少一个添加成分(5),多孔质材料的弯曲强度可以为5.5MPa以上,或者,使用了多孔质材料(1)的蜂窝结构体的蜂窝弯曲强度可以为4.0MPa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26935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86836.9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其能够用作净化废气的废气净化过滤器。蜂窝结构体包括蜂窝结构部,该蜂窝结构部通过隔壁(4)区划形成多个隔室(3),该多个隔室(3)成为废气的流路。另外,包括封孔部,该封孔部将多个隔室(3)的成为废气的流入侧的一方开口端部和成为废气的流出侧的另一方开口端部交替封孔。在隔壁(4)的流出隔室(3b)侧担载有:氧化NO气体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或担载于CeO2而得到的氧化NO气体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氧化催化剂。隔壁的气孔率为70%以下,氧化催化剂的粒径大于1μm且小于50.0μm。另外,氧化催化剂的担载量为5.0g/L~50g/L。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65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215952.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8/06 , C04B38/00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04B3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质材料、隔室结构体和多孔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多孔质材料(2)包含骨料粒子(3)和粘结材料(4)。骨料粒子(3)中,在粒子主体(31)的表面设置含有方英石的氧化膜(32),所述粒子主体(31)为碳化硅粒子或氮化硅粒子。粘结材料(4)含有堇青石,并以形成有细孔(21)的状态对骨料粒子(3)之间进行粘结。堇青石的质量的比率相对于多孔质材料(2)的整体而言为10~40质量%。存在于粒子主体(31)和粘结材料(4)之间的氧化膜(32)的厚度为0.90μm以下。多孔质材料(2)能够提高抗氧化性、并且降低热膨胀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7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710164619.X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课题为:具有接合体的导电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热接合可靠性。接合体(10)包括陶瓷体(12)、金属部件(14)以及将陶瓷体(12)和金属部件(14)接合的接合部(15)。接合部(15)包含接合于陶瓷体(12)的第一接合层(16)和接合于金属部件(14)的第二接合层(18)。第一接合层(16)处于陶瓷体(12)侧并包含以Fe和Cr为主成分的合金且分散有热膨胀系数为4.0×10‑6(/℃)以下的化合物。第二接合层(18)处于金属部件(14)侧并包含以Fe和Cr为主成分的合金且为热膨胀系数比第一接合层(16)大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7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710164650.3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泉有仁枝
IPC: C04B38/00 , C04B35/195 , C04B35/565 , C04B4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质陶瓷结构体。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无需进行γ‑氧化铝之类增大比表面积的涂覆处理就能够担载催化剂的多孔质陶瓷结构体。蜂窝结构体(1)由多孔质的陶瓷材料形成,其在结构体内部具有气孔(5),该陶瓷材料在结构体内部以掺杂的状态存在二氧化铈,至少一部分二氧化铈的粒子(6)暴露在气孔(5)的气孔表面(5a)。陶瓷材料以堇青石质或碳化硅质为主成分,二氧化铈在陶瓷材料中所占的比率为1.0质量%~10.0质量%的范围,铂或钯等铂族元素的催化剂微粒(7)的至少一部分担载于二氧化铈的粒子(6)。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3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80093094.2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多孔质复合体(1)的基材(2)具有:内部被隔壁(12)隔成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隔室(23)的蜂窝结构。多个隔室(23)中,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被密封的多个第一隔室(231)和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被密封的多个第二隔室(232)交替排列。捕集层(3)将多个第一隔室(231)的内侧面被覆。表示多个第一隔室(231)中的捕集层(3)的表面的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高度Sa、即整体Sa为0.1μm以上且12μm以下。另外,多个第一隔室(231)中的捕集层(3)的平均膜厚、即整体平均膜厚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由此,能够降低多孔质复合体(1)中的压损,并且,还能够提高粒子状物质的捕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