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38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05835.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J35/04 , B01D39/14 , B01D46/24 , B01D53/94 , B01J23/10 , B01J23/34 , B01J37/02 , B01J37/10 , F01N3/035 , F01N3/10 , F01N3/28
Abstract: 多孔质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基材(2)、以及在基材(2)的捕集面(例如、第一隔室(231)的内侧面)所设置的多孔质的捕集层(3)。捕集层(3)包含在基材(2)的捕集面的气孔内所配置的作为稀土类氧化物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粒子。上述捕集面中的由捕集层(3)被覆的被覆区域的合计面积为捕集面整体的面积的60%以下。据此,能够抑制多孔质复合体(1)的压力损失增大,并且,实现粒子状物质的较佳的捕集效率。另外,利用捕集层(3)的催化剂粒子,能够促进所捕集到的粒子状物质的氧化,从而能够降低该粒子状物质的燃烧开始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889453.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质陶瓷结构体,提高了多孔质陶瓷结构体的助催化能力。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具备:多孔质的蜂窝结构体(10),其主成分为堇青石;以及含Ce-Zr粒子(2),其固定于蜂窝结构体(10)。含Ce-Zr粒子(2)包含Ce及Zr。含Ce-Zr粒子(2)具备:固定部(21),其位于蜂窝结构体(10)的内部;以及突出部(22),其与固定部(21)连续且从蜂窝结构体(10)突出。由此,能够提高多孔质陶瓷结构体的助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7780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710484703.X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泉有仁枝
IPC: B01J23/83 , C04B38/00 , C04B35/565 , C04B35/622 , B01J35/04 , B01D53/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其能够担载对维持催化活性而言足够量的催化剂。多孔质陶瓷结构体、亦即蜂窝结构体(1)由陶瓷材料形成,且结构体内部具有气孔(5),该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包含二氧化铈(6),该二氧化铈(6)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入到结构体内部,且至少一部分暴露在气孔(5)的气孔表面(5a),暴露出来的二氧化铈(6)中的至少一部分被构成为在表面和/或内部具备铁氧化物(7)的含有氧化物的二氧化铈(8)。
-
公开(公告)号:CN112236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80093417.3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多孔质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基材(2)、以及形成于基材(2)上的多孔质的捕集层(3)。捕集层(3)的膜厚为6μm以上。捕集层(3)具备多个大孔(31),基材(2)的表面分别从多个大孔(31)露出。多个大孔(31)的从各大孔(31)露出的基材(2)的露出区域(26)的合计面积为捕集层(3)的总面积的1%以上30%以下。由此,能够实现多孔质复合体(1)对粒子状物质的适当的捕集效率,并且,能够使得粒子状物质与捕集层(3)之间的可接触面积增加,从而能够促进由多孔质复合体(1)捕集到的粒子状物质的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26210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186963.9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B01J23/889 , B01J35/04 , B01D53/94 , B01D5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892 , B01D53/9413 , B01D2255/2065 , B01D2255/2073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65 , B01J23/10 , B01J35/0006 , B01J35/026 , B01J37/0221 , B01J37/082 , F01N3/035 , F01N3/103 , F01N3/2066 , F01N2370/02 , F01N2510/06 , Y02T10/24 , B01J23/002 , B01J35/04 , B01J2523/00 , B01J2523/3712 , B01J2523/72 , B01J2523/8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铈粒子,其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发挥高催化性能的担载有氧化物的粒子,该担载有氧化物的粒子能够促进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反应,提高净化效率,并且,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量,抑制净化系统、净化装置的成本升高。含有氧化物的粒子(1)(含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氧化铈粒子)发挥催化性能,在二氧化铈粒子(2)的表面(2a)至少具备包含铁成分的铁氧化物(3a)及包含锰成分的锰氧化物(3b),铁氧化物(3a)及锰氧化物(3b)的粒径比二氧化铈粒子(2)小,铁氧化物(3a)及锰氧化物(3b)的含有率为15.0质量%~35.0质量%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226708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164619.X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41/02 , C04B37/025 , C04B37/026 , C04B2237/062 , C04B2237/064 , C04B2237/122 , C04B2237/123 , C04B2237/365 , C04B2237/402 , C04B2237/406 , C04B2237/58 , C04B2237/708 , C04B2237/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合体及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课题为:具有接合体的导电性,并且进一步提高热接合可靠性。接合体(10)包括陶瓷体(12)、金属部件(14)以及将陶瓷体(12)和金属部件(14)接合的接合部(15)。接合部(15)包含接合于陶瓷体(12)的第一接合层(16)和接合于金属部件(14)的第二接合层(18)。第一接合层(16)处于陶瓷体(12)侧并包含以Fe和Cr为主成分的合金且分散有热膨胀系数为4.0×10‑6(/℃)以下的化合物。第二接合层(18)处于金属部件(14)侧并包含以Fe和Cr为主成分的合金且为热膨胀系数比第一接合层(16)大的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235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80007731.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蜂窝结构体,其是柱状的蜂窝结构体,具有:外周壁;以及多孔质的隔壁,该隔壁配设于外周壁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一个端面贯通至另一个端面而形成流路,其中,在隔室内,沿着隔室延伸的方向,由磁性体构成的多个金属丝小片以隔着空间或缓冲材料而分离开的方式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22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889453.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质陶瓷结构体,提高了多孔质陶瓷结构体的助催化能力。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具备:多孔质的蜂窝结构体(10),其主成分为堇青石;以及含Ce-Zr粒子(2),其固定于蜂窝结构体(10)。含Ce-Zr粒子(2)包含Ce及Zr。含Ce-Zr粒子(2)具备:固定部(21),其位于蜂窝结构体(10)的内部;以及突出部(22),其与固定部(21)连续且从蜂窝结构体(10)突出。由此,能够提高多孔质陶瓷结构体的助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6788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80027928.X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器部件,其采用了PTC材料,能满足充分的导热面积和电阻特性。一种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其是具备柱状蜂窝结构部的、车辆的车厢供暖用加热器部件,该柱状蜂窝结构部具有外周侧壁及间隔壁,该间隔壁配设于外周侧壁的内侧并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第一底面至第二底面而形成流路,其中,所述间隔壁具有PTC特性,所述间隔壁的平均厚度为0.13mm以下,所述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中的开口率为0.8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63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215962.1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C04B35/577 , C04B35/596 , C04B35/622 , C04B38/00 , C04B41/80 ,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质材料、隔室结构体和多孔质材料的制造方法。多孔质材料(2)包含骨料粒子(3)和粘结材料(4)。骨料粒子(3)中,在粒子主体(31)的表面设置含有方英石的氧化膜(32),所述粒子主体为碳化硅粒子或氮化硅粒子。粘结材料(4)以形成有细孔(21)的状态对骨料粒子(3)之间进行粘结。多孔质材料(2)包含铜、钙和镍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辅助成分。在多孔质材料(2)中利用氧化膜(32)而使抗氧化性提高。另外,能够利用辅助成分来降低热膨胀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