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质复合体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38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05835.4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多孔质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基材(2)、以及在基材(2)的捕集面(例如、第一隔室(231)的内侧面)所设置的多孔质的捕集层(3)。捕集层(3)包含在基材(2)的捕集面的气孔内所配置的作为稀土类氧化物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粒子。上述捕集面中的由捕集层(3)被覆的被覆区域的合计面积为捕集面整体的面积的60%以下。据此,能够抑制多孔质复合体(1)的压力损失增大,并且,实现粒子状物质的较佳的捕集效率。另外,利用捕集层(3)的催化剂粒子,能够促进所捕集到的粒子状物质的氧化,从而能够降低该粒子状物质的燃烧开始温度。

    多孔质陶瓷结构体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780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710484703.X

    申请日:2017-06-23

    Inventor: 泉有仁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其能够担载对维持催化活性而言足够量的催化剂。多孔质陶瓷结构体、亦即蜂窝结构体(1)由陶瓷材料形成,且结构体内部具有气孔(5),该多孔质陶瓷结构体包含二氧化铈(6),该二氧化铈(6)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引入到结构体内部,且至少一部分暴露在气孔(5)的气孔表面(5a),暴露出来的二氧化铈(6)中的至少一部分被构成为在表面和/或内部具备铁氧化物(7)的含有氧化物的二氧化铈(8)。

    多孔质复合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36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80093417.3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多孔质复合体(1)具备多孔质的基材(2)、以及形成于基材(2)上的多孔质的捕集层(3)。捕集层(3)的膜厚为6μm以上。捕集层(3)具备多个大孔(31),基材(2)的表面分别从多个大孔(31)露出。多个大孔(31)的从各大孔(31)露出的基材(2)的露出区域(26)的合计面积为捕集层(3)的总面积的1%以上30%以下。由此,能够实现多孔质复合体(1)对粒子状物质的适当的捕集效率,并且,能够使得粒子状物质与捕集层(3)之间的可接触面积增加,从而能够促进由多孔质复合体(1)捕集到的粒子状物质的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