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9089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419850.6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驾驶者的面部不容易显眼地映在透镜表面的骑乘式车辆的仪表装置。具备将作为指针式显示部的转速表(81)和作为发光式的数字显示部的车速表(83)一体覆盖的仪表透镜(53)。转速表(81)配置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CL)上。透镜(53)的顶部(53P)位于从转速表(81)的车宽方向中央朝左右任一方偏移的位置。转速表(81)以及邻接的车速表(83)的外形为圆形,其邻接的部分彼此部分重复。上壳(50b)包含形成转速表(81)即车速表(83)的各自的轮廓的肋(81F、83F)及从各肋朝外周侧延伸的周围部分(SF)。透镜(53)的顶部(53P)位于转速表(81)与车速表(83)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5540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655026.X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17/14 , B60R25/24 , E05B47/0045
Abstract: 一种应答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设定模式的进入操作及设定模式的进入条件的管理。应答装置具有应答控制装置(31),所述应答控制装置接收车辆用钥匙(60)发出的包含ID码的信号,并在所述ID码与预先存储的核对用ID码一致的情况下,以预先设定的方式实施应答,其中,所述车辆用钥匙具备用于至少进行发出包含应答功能用的ID码的信号的操作部,所述应答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车辆用钥匙的所述操作部作为发出所述ID码的单一操作部而形成,所述应答控制装置(31)具备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根据通过所述单一操作部(64)的操作而发出的所述ID码的收到次数,而进入到多个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461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060031.2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前照灯装置,采用单个光源,也可以令其看起来好似在左右各个区域中具有多个光源。前照灯装置(10)具有光源(94)、用来反射从光源(94)照射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98)、配置在光源(94)的前方的透镜(90)、以在正面观察时覆盖光源(94)的方式构成的遮光部(96)、和用来把从光源(94)放射的光朝第一反射部件(98)侧反射的第二反射部件(95);第一反射部件(98)设有第一反射部(100)和第二反射部(102),第一反射部(100)以对来自光源(94)的直射光进行反射的方式构成,第二反射部(102)以对来自第二反射部件(95)的光源(94)的反射光进行反射的方式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6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3540.6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中,在确保座椅下等其它大物品的收纳空间的同时,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并且一边对移动终端充电一边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至最小限度。在将驾驶员的手机(110)收纳于车辆的收纳箱(33)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收纳箱(33)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8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且在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能够收纳手机(110)。
-
公开(公告)号:CN100541861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710127161.7
申请日:2007-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安装结构体,特别是在将电源电缆从电池的电极端子拆下时,能够容易地将正负极按照顺序拆下。其具备:具有正极侧端子(52)及负极侧端子(42)的电池(30),经由连结金属件连接正极侧端子的正极侧电缆(50),从上方覆盖连接正极侧电缆的正极侧端子的保护罩(54),以及一端侧经由连结金属件(41)连接负极侧端子且另一端侧与车体侧接地连接的负极侧电缆(40);其在将电池安装在规定的位置时,具有至少接近保护罩的上方而配设的盖部件(37)。盖部件固定于收纳电池的保持器(31)上,电池以关闭保持带(33)的状态而收纳于规定位置。由于有盖部件,能够促使先拆下负极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23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180045877.7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B17/14 , B60R25/24 , E05B47/004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对操作部进行无用操作而消耗电力的车辆用钥匙(60)。车辆用钥匙(60)具备握持部(61),所述握持部(61)具有:磁体部(63),其用于通过与连接于车辆侧的钥匙闸片(42)的旋转部件(73)卡合并使该旋转部件(73)向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来开闭钥匙孔(41a);以及操作部(64),其用于发出ID码。在磁体部(63)与操作部(64)之间形成有凹部(66)。握持部(61)形成为具有表面(60A)、背面(60B)和侧面(60C)的外部形状,操作部(64)和凹部(66)配置在握持部(61)的表面(60A)。操作部(64)配置在偏向角部(C3)附近的位置,所述角部(C3)是与有磁体部(63)突出的角部(C1)处于对角位置的另一角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68966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037446.2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不局限于光源的种类,且照射光不会被乘员的随手携带钥匙挡住,能够有效地照射钥匙开关。在与乘员相向配置的护腿板(25)上形成平面状的倾斜部(45)和平面状的竖起部(46),倾斜部(45)以车身上方侧位于比车身下方侧更靠车身前方位置的方式前倾,竖起部(46)从该倾斜部(45)朝车身上方竖立设置。以使被开关照明灯(80)的照射光照射的部分位于倾斜部(45)的开口部(45a)的方式配设组合开关(50)。以使开关照明灯(80)的发光面位于竖起部(46)的开口部(46a)的方式配设开关照明灯(80)。从车身侧面观察时,组合开关(50)的锁芯(56)的轴线方向SJ与开关照明灯(80)的照射方向PJ在组合开关(50)的车身后方侧交叉,由此,从车身前方侧照射组合开关(50)。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118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096197.4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观性优良、发光面积大、可见性高的示廓灯、前照灯结构及盖罩结构。示廓灯具备:一对第一发光部(121),它们分别配置在示廓灯灯泡(111)的左右,且通过示廓灯灯泡的灯泡光(L)来发光;前方反射构件(130),其配置在示廓灯灯泡的前方;后方反射构件(140),其配置在示廓灯灯泡的后方;第二发光部(122),其将一对第一发光部(121)连结且通过来自示廓灯灯泡的灯泡光(L)来发光。第一发光部(121)主要通过从示廓灯灯泡发出且在前方反射构件(130)及后方反射构件(140)处依次反射了的两次反射灯泡光(L2)来发光,第二发光部(122)主要通过从示廓灯灯泡发出且仅在后方反射构件(140)处反射了的一次反射灯泡光(L1)来发光。
-
公开(公告)号:CN10308592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417484.0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1/00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具有能够容易地对配置于收纳空间的深处的蓄电池进行维护作业的蓄电池收纳构造。二轮机动车(1)具备蓄电池(19)、空气滤清器(4)、乘员座椅(17)、后挡泥板(18)及可以搭载蓄电池(19)的物品收纳部(100)。物品收纳部(100)设置于后挡泥板(18)的上部,在上部具有开口(110),并且在空气滤清器(4)的下方具备使电极(82、88)位于上方的蓄电池固定位置。通过对形成于后挡泥板(18)的上表面的棱部(187)进行切割,在物品收纳部(100)内设置蓄电池预置部(58)。与蓄电池(19)的电极(82、88)连接的线束(92、93)具有相当于从蓄电池(19)的固定位置到蓄电池预置部(58)的距离的余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3011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96197.4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观性优良、发光面积大、可见性高的示廓灯、前照灯结构及盖罩结构。示廓灯具备:一对第一发光部(121),它们分别配置在示廓灯灯泡(111)的左右,且通过示廓灯灯泡的灯泡光(L)来发光;前方反射构件(130),其配置在示廓灯灯泡的前方;后方反射构件(140),其配置在示廓灯灯泡的后方;第二发光部(122),其将一对第一发光部(121)连结且通过来自示廓灯灯泡的灯泡光(L)来发光。第一发光部(121)主要通过从示廓灯灯泡发出且在前方反射构件(130)及后方反射构件(140)处依次反射了的两次反射灯泡光(L2)来发光,第二发光部(122)主要通过从示廓灯灯泡发出且仅在后方反射构件(140)处反射了的一次反射灯泡光(L1)来发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