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130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580078554.6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轴,其能够对前轮进行转向操纵;头管,其对上述转向轴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其从上述头管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后部车身框架,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的下方;内燃机,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的下方;空气滤清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之间,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下方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026250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10895.5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38 , B62J6/18 , B62J17/02 , B62J2099/0046 ,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具有:前立管(21),其设置于车体框架(20)的前部,且将前轮(14)枢转支撑为能够被自由地转向操纵;前罩支柱(30),其设置于该前立管(21)且向车辆前方延伸;前罩(41),其设置于该前罩支柱(30)且覆盖所述前立管(21)的前方;操作件(18),其设置于所述前立管(21)的上方且操作所述前轮的制动装置(15);以及操作力传递部件(54),其配置于所述前罩(41)内,用于将所述操作件(18)的操作力传递给所述制动装置(15)。前罩支柱(30)具有以上部和下部开放的方式形成为筒状的筒状部(34),所述操作力传递部件(54)被布置为在该筒状部(34)内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2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51953.9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有效地利用形成于主架罩的开口部将吸入空气导入,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防尘性的结构。来自车辆侧方的水及灰尘如箭头(1)所示碰到开口罩(70)。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及灰尘从第一开口部(67L)侵入主架罩(60)的内侧。另外,来自车辆上方的水及灰尘如箭头(2)所示碰到棱壁(65)。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水及灰尘从第一开口部(67L)侵入主架罩(60)的内侧。能够形成将车外的空气容易地导向空气滤清器的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形成于主架罩的开口部将吸入空气导入。能够抑制水、灰尘等侵入开口部,并且能够谋求提高防水性及防尘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8573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151972.1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其能够减小因行驶风而产生的行驶阻力并且能够谋求改善接地压力。内侧部(61L)的导风口(65L)设置在挡泥板鼓出部(66L)的车辆后方。在外侧部(62L)设置有主排风口(71L),该主排风口(71L)将从导风口(65L)导入护腿挡风板(60L)内的行驶风排出。主排风口(71L)配置在比导风口(65L)更靠上方的位置。在护腿挡风板内流动的行驶风从设置于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主排风口排出。因为不用担心风存留在车宽度方向中央,所以能够谋求减小行驶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7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810185624.X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其在头灯的对光调整时,可使间隙在与后方的车体罩之间而不会损伤外观。在头灯(25)的背面上部安装头灯罩(30),在其后部设置后方延长部(60),进入在位于头灯(25)的后方的上整流罩(33)的前面设置的前面开口部(77)内。头灯(25)的背面下部也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肋(65),并进入左右的前信号装置(26)之间的前部内侧。在对光调整时,即使以对光轴(52)为中心转动头灯(25),后方延长部(60)与后方延伸肋(65)也会进入上整流罩(33)和前信号装置(26)的内侧,由此,不会在侧视下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26024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11923.8
申请日:2012-0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一种燃料箱罩结构,把向燃料箱上分别安装的加油托盘和燃料箱罩一体化。该燃料箱罩结构,在燃料箱(20)上覆盖把前侧的托盘部(40)和后侧的泵罩部(50)形成一体的燃料箱罩(30)。托盘部(40)是向上敞开的凹部,泵罩部(50)是向下敞开的凹部,相反地形成凹凸。在燃料箱罩(30)的前部设置衬垫(32),向漏斗颈(25)的周围卡止。在燃料箱罩(30)的后部设置卡合突部(56),使爪(56a)向在凸缘部(24)的卡止突部(24b)形成的卡合孔(24c)卡止。在燃料箱罩(30)的左右设置滑动卡合部(54),使分别与凸缘部(24)的左右两侧滑动卡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081631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28274.9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的车座铰链结构,乘车用车座通过枢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支在该乘车用车座所覆盖的车体部件上,在这种结构中,不会抬高成本,也不需要对枢轴进行加工。在枢轴(12)的轴向两端接触有用于阻止该枢轴(12)轴向移动的限制部(21、22)。
-
公开(公告)号:CN100528674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80016041.3
申请日:2006-04-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从头管(11)沿向后和向下的方向延伸的主车架(12)、从所述主车架的后部沿向后和向上的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和右后车架(21,22)、安装在所述左和右后车架上的燃料箱(23)和储存箱(24)。所述储存箱被布置在所述燃料箱的上部上的支承段(26)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71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5624.X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其在头灯的对光调整时,可使间隙在与后方的车体罩之间而不会损伤外观。在头灯(25)的背面上部安装头灯罩(30),在其后部设置后方延长部(60),进入在位于头灯(25)的后方的上整流罩(33)的前面设置的前面开口部(77)内。头灯(25)的背面下部也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肋(65),并进入左右的前信号装置(26)之间的前部内侧。在对光调整时,即使以对光轴(52)为中心转动头灯(25),后方延长部(60)与后方延伸肋(65)也会进入上整流罩(33)和前信号装置(26)的内侧,由此,不会在侧视下形成间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