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090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80034579.0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和在潮湿路面的驾驶稳定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侧壁部以及胎圈部,并且在指定有相对于车辆的装接方向的充气轮胎中,在胎面部设置包含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中心主槽和在该中心主槽的外侧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槽的4条主槽,通过这些主槽划分5列环岸部,并且使车辆外侧的中心主槽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形状,在胎面部设置从具有锯齿形状的中心主槽以外的主槽朝向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延长并终止于各环岸部内的多条横纹槽。

    充气轮胎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3579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80034619.1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兼顾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和在潮湿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并且进一步提高耐偏磨耗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侧壁部和胎圈部,在胎面部设置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中心主槽和在该中心主槽的外侧在轮胎周向延伸的胎肩主槽,在中心主槽与胎肩主槽之间划分环岸部,使中心主槽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形状,在环岸部设置从胎肩主槽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且不与中心主槽连通地终止的多条横纹槽,在各横纹槽的终止侧形成朝轮胎周向的一侧弯曲的弯曲部,在环岸部形成不与弯曲部连通而是沿着轮胎周向断续地延伸的多条细槽,并与具有锯齿形状的中心主槽实质上平行配置该细槽。

    充气轮胎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49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80003850.9

    申请日:2017-01-11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和在潮湿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不均匀磨耗性的充气轮胎。在具备胎面部(1)、侧壁部(2)以及胎圈部(3)的充气轮胎中,在胎面部(1)具有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中央主槽(12)和在该中央主槽(12)的外侧在轮胎周向延伸的胎肩主槽(14),在中央主槽(12)与胎肩主槽(14)之间具有被划分的环岸部(23),在该环岸部(23)具有从胎肩主槽(14)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且不与中央主槽(12)连通地终止的多条横纹槽(34A),在各横纹槽(34A)的终止侧具有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弯曲的弯曲部(34C),该弯曲部(34C)具有相对于横纹槽(34A)形成高低差并且与该横纹槽(34A)相比更浅的底部抬高部(34D)。

    充气轮胎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35795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80034619.1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兼顾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和在潮湿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并且进一步提高耐偏磨耗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侧壁部和胎圈部,在胎面部设置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中心主槽和在该中心主槽的外侧在轮胎周向延伸的胎肩主槽,在中心主槽与胎肩主槽之间划分环岸部,使中心主槽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形状,在环岸部设置从胎肩主槽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并且不与中心主槽连通地终止的多条横纹槽,在各横纹槽的终止侧形成朝轮胎周向的一侧弯曲的弯曲部,在环岸部形成不与弯曲部连通而是沿着轮胎周向断续地延伸的多条细槽,并与具有锯齿形状的中心主槽实质上平行配置该细槽。

    轮胎
    15.
    发明公开
    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278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80043458.2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耐钉子拔出性而不使路面损伤性变差的轮胎。在胎面部(1)具有供防滑钉(20)插入的孔(13)的轮胎中,在孔(13)的周围存在与胎面部(1)的轮廓线(L)一致且连接成环状的平坦部(14),在平坦部(14)的周围规定有距孔(13)的中心(O)的距离为4mm~8mm的环状区域(A)时,在该环状区域(A)内混合存在有较平坦部(14)更为隆起的凸部(15)和较平坦部(14)更为凹陷的凹部(16)。

    防滑钉及具备该防滑钉的轮胎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572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80060350.5

    申请日:2021-08-06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提供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改善冰上性能的防滑钉及具备该防滑钉的轮胎。在具有埋设于轮胎的胎面部的躯干部(10)、从该躯干部(10)的顶端侧突出的头部(11)、以及配置于躯干部(10)的基端侧的凸缘部(12)的防滑钉(P)中,头部(11)在其顶端面具有槽部(15),在沿躯干部(10)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的头部(11)的总面积Sx与槽部(15)的面积Sy满足0.20≤Sy/Sx≤0.50的关系。在轮胎(T)中,防滑钉(P)配设于胎面部(21)。

    充气轮胎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9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80074749.4

    申请日:2020-09-29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踏面植设有防滑钉,能够在提高冰上性能的同时提高干燥路面上的乘坐舒适性能。在胎面部(1)的踏面植设有防滑钉(P)的充气轮胎中,在将在以轮胎赤道(CL)上的间隔为轮胎接地长度的1/4的方式配置的一对轮胎子午线之间划分出的区域设为带状区域(A),并将多个带状区域(A)沿轮胎周向依次错开1度地在轮胎整周上排列时,在多个带状区域(A)中的所有带状区域中,各带状区域(A)所包含的防滑钉(P)的根数n为轮胎整周上的防滑钉(P)的总数N的4.0%以下,并且,在多个带状区域(A)的2/3以上的带状区域中,该带状区域(A)所包含的防滑钉的根数n为总数N的2.0%以上。

    充气轮胎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626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80049798.0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滚动阻力的降低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胎面部的胎肩区域及中央区域处的偏磨损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体层(4)和2层带束层(7),该带束层(7)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带束帘线C,且以在层间带束帘线C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其中,在带束层(7)中的至少一方,带束帘线C在轮胎中心位置CL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α以及带束帘线C在带束末端位置BE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β满足15°≤β

    充气轮胎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265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9798.0

    申请日:2017-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滚动阻力的降低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胎面部的胎肩区域及中央区域处的偏磨损的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体层4和2层带束层7,该带束层7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条带束帘线C,且以在层间带束帘线C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其中,在带束层7中的至少一方,带束帘线C在轮胎中心位置CL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α以及带束帘线C在带束末端位置BE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β满足15°≤β

    充气轮胎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2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11292.0

    申请日:2017-02-01

    Inventor: 芝井孝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和在潮湿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进而抑制磨耗时的湿地性能的降低的充气轮胎。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1)、侧壁部(2)以及胎圈部(3),其中,胎面部(1)具有:包含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中央主槽(12)和在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胎肩主槽(13、14)的多条主槽(11~14)、以及在该多条主槽(11~14)的相互之间划分出的多列环岸部(21~25),多列环岸部(21~25)中的至少一列环岸部(23)具有从主槽(14)延伸并终止于环岸部(23)内的多条横纹槽(34A),各横纹槽(34A)在开口端侧的部位具有比该横纹槽(34A)的槽底浅的抬高部(34D)和沿着该抬高部(34D)在横纹槽(34A)的长尺寸方向延伸并比该抬高部(34D)深的连通部(34E)。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