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模锻压机杠杆顶料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911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18599.8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锻压机杠杆顶料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存在的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成本和能耗上升、设备易损坏、维修不便。技术方案包括设于压机机身一侧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的活塞杆经杠杆组件连接压机的顶杆下端,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穿过压机底座的下顶料轴,杠杆的一端固定套装在所述下顶料轴上,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组件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所述下顶料轴上固定套装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凸部安装的滚筒与顶杆的下端接触。本发明结构紧凑、成本低、控制简便、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

    内、外衬套的拆装方法及内、外衬套拆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721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15105.4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外衬套的拆装方法及内、外衬套拆装装置,解决了现有内、外衬套拆装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能适用于不同尺寸内、外衬套拆装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有沿中心线对称布置的两个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对应插装有双头螺柱并用上、下两个螺母固定;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式连接。本发明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本发明结构极为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拆装精度高,方法简便,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尺寸内、外衬套的拆装。

    具有柔性隔振结构的长圆轴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7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15103.5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隔振结构的长圆轴,解决了现有长圆轴结构存在的前、后支撑轴承的振动互相干扰,使长圆轴的旋转产生影响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长圆轴以及套装在长圆轴外的长轴管,所述长圆轴与长轴管之间环形间隙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后支撑,所述环形间隙的中段为冷却水管路,所述长轴管由前轴管和后轴管组成,所述前轴管和后轴管之间经柔性隔振密封法兰和补偿密封法兰密封连接。本发明结构极为简单、密封效率好、成本低、能有效降低前、后振动的互相干扰、且具有在长度方向及直径方向的尺寸补偿功能。

    异型空心带孔薄壁件的锁紧方法及专用锁紧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5921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09594.X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空心带孔薄壁件的锁紧方法及专用锁紧工装,所述工装包括穿心轴,所述穿心轴的后段套有外锥套,所述外锥套外套有内具内锥孔的中心堵板,所述外锥套后端面的穿心轴上螺纹套装有锁紧螺母;所述穿心轴的前段固定设有外锥环,所述外锥环上对应套有内锥套;所述外锥套由两个半外锥套组成,所述内锥套由两个半内锥套组成,所述中心堵板与工件后端的孔间隙配合。本发明锁紧方法使用上述工装,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锁紧精度高、可反复使用、装夹效率高、不会导致装夹变形或影响产品表面质量。

    一种模具的液压顶出杠杆式夹紧装置及夹紧、换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0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98872.7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的液压顶出杠杆式夹紧装置及夹紧、换模方法,装置有液压系统,限位系统。液压系统的碟簧回位液压缸固定在底座内,碟簧回位液压缸体下部有与底座内所开油孔相通的油口;杠杆尾部在活塞上方,前端勾部置于底座楔形凹槽中。限位系统的后挡块固定在底座上,后垫板固定在后挡块上。夹紧时碟簧回位液压缸进油,活塞向上使杠杆旋转,推动模具,使后垫板压紧。松开时液压缸泄压,碟簧回弹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使杠杆失去顶出力与模具松开,滑动杠杆至杠杆支撑块竖直开口处位置并移出,即可从前面拉出模具,并进行换模工作。本发明装置结构科学,操作简便。液压锁紧、快速换模方便省力,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类似结构的模具。

    一种模具的下拉楔块式液压夹紧装置及夹紧、换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61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26043.0

    申请日:2019-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的下拉楔块式液压夹紧装置及夹紧、换模方法,装置由底座、前后挡块、楔垫板、楔压块、挡板、螺栓及下拉楔块机构组成。下拉楔块机构由液压缸体、碟簧、倒梯形楔块、垫块、压块等组成。夹紧时液压缸上部进油,推动活塞向下带动倒梯形楔块向下,楔压块向后推动模具到后挡块处定位并压紧,液压缸内碟簧辅助夹紧防止液压失效时模具前侧松动;后挡块上设置挡板防止液压失效时模具后侧跳动。松开时液压缸底部进油,推动活塞向上带动倒梯形楔块向上并使螺栓与压块分离,抽出压块并抬起倒梯形楔块后,移开楔压块,即可进行换模。本发明装置结构科学,操作简便。本发明可实现液压锁紧、快速换模效果,适用于各种类似结构的模具。

    检测上下同轴盲孔内圆同轴度偏差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10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68735.7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上下同轴盲孔内圆同轴度偏差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可调基准平板组件的基准平板上有滑动螺杆滑轮轴承组件滑动的滑槽,长条通滑槽中心线两侧对称位置有两定螺杆滑轮轴承组件。带吸附支架的百分表组件的吸附支架上有安装百分表的松紧装置。测量时,可调基准平板组件置于下盲孔孔壁上,使三个螺杆滑轮轴承组件与下盲孔孔壁相切并紧固定位。固定带吸附支架的百分表组件,调节百分表至合适测量高度,进行数值校正。旋转可调基准平板组件带动百分表在上盲孔内旋转,检测出各处的跳动偏差数值,再求出上下同轴盲孔内圆同轴度偏差。本发明结构科学,制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数据可直接读取,精度高,适用各种类似结构同轴度的检测。

    小型锻件快速墩锻模架的导向、定位设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32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32332.0

    申请日:2016-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锻件快速墩锻模架的导向、定位设备及使用方法,设备由四个导柱座及导板组成;导柱座的L型竖直面内侧有置导板的凹槽,导板置于凹槽内用螺栓固定。导柱座有与上下模座相连的螺栓孔。使用时,四个导柱座装于上、下模座四角的导柱孔内,再将导板用螺栓固定在导柱座凹槽内。上下模座的L型导柱座方向一一对应。导板背面预留配磨余量,正面上方设有一斜面,方便上下模架合模时导入。上下模架装配好后,将下模架固定在压机下平台上找正;上模架固定在压机上滑块上找正;上滑块下移至上下模架合模,调节上下模架上的导板间间隙,达到导板的导向及定位作用。本发明运动刚性好,维修更换更方便。导向定位方便快捷,可调性、容错性高。

    主蒸汽超级管道管嘴制造三心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67175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73487.X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主蒸汽超级管道管嘴制造三心定位方法,涉及一种利用专用模具、在核电主蒸汽超级管道管嘴制造过程中的三心定位方法。设计一种同心圆的台阶式专用定位销,通过专用定位销,首先使销座与凹模内孔直径间隙配合,专用定位销销头与管坯的预置孔热态下间隙配合,即专用定位销与成型凹模同心,然后使专用定位销与母管管坯的成型管嘴前的预置孔同心。每一种管嘴的预置孔均用相对应的冲头、凹模、专用定位销。然后通过调整母管管坯内的支撑杆,使支撑杆上的冲头与预置孔同心,这样就使母管管坯的成型凹模与预置孔、预置孔与冲头同心,三心同线。预置孔与冲头同心,三心同线在管嘴成型的过程中就能够得到均匀尺寸的管嘴。

    用于轴类扭矩加载测试的试验装置及加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8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61512.1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轴类扭矩加载测试的试验装置及加载试验方法,所述加载试验过程为:驱动电机正转带动负载盘同步转动,当驱动电机从均速速度Vv开始加速旋转时,负载盘对试验件加载正扭矩,直至驱动电机的速度达到测试要求最大速度Vmax,驱动电机停止加速;当驱动电机开始减速旋转时,负载盘对试验件加载负扭矩,直至驱动电机的速度减到测试要求最小速度Vmin,即完成一个交变扭矩完整周期加载;重复加载试验,使交变扭矩加载总次数达到试验要求。本发明加载试验方法简便、测试效率高且精确,同时,驱动电机转速变换时间加长,对驱动电机同步执行的要求降低,驱动电机使用寿命更长,解决了长周期交变扭矩加载试验遇到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