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569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26970.8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先构建单室生物电化学系统,依次加入希瓦式菌菌液、pH=7.0的PIPEs缓冲溶液和有机代谢底物,阳极恒电位培养富集希瓦式菌生物膜,制得生物膜电极,然后将生物膜电极转移到PIPEs缓冲溶液中,依次添加氯化铁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以及有机代谢底物,恒温摇床培养,制得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电极。本发明利用生物纳米杂合体系改性后的电极显著增强了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并且在典型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实现了输出功率密度5倍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0194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81797.7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江苏源理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2F9/14 , C02F1/30 , C02F3/12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掺杂的g‑C3N4/BiVO4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催化剂以B掺杂的g‑C3N4、钒酸盐以及铋盐为基础材料,经高温煅烧而成;其中,所述煅烧温度不低于400℃;且,当通过拉曼散射效应对散射光谱进行分析时,所述光催化剂在820.0±1.0cm‑1处具有峰,并且在298.2±0.5cm‑1处具有峰。基于制备的B掺杂异质结g‑C3N4/BiVO4催化剂辅助优化含卤代酚废水处理过程中菌群结构,且在光催化降解的作用下,生物膜利用光催化降解后生成的中间产物作为能量,加速生物膜成熟,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68976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639185.6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4B35/10 , B33Y70/00 , B33Y80/00 , C04B35/04 , C04B35/057 , C04B35/14 , C04B35/45 , C04B35/46 , C04B35/48 , C04B35/50 , C04B35/505 , C04B35/56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激光选区熔化用陶瓷粉末制备及其离焦成形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准备陶瓷材料的粉末或粉末混合物;CAD模型的设计导入及切层;使用辊子对制备好的陶瓷材料的粉末或粉末混合物进行铺粉和压粉工序,得到粉层胚体;控制成形缸升降,将粉层胚体置于离焦状态;通过熔化热源将所述粉层胚体的特定区域加热至最高温度,熔化冷却后凝固致密一体化;判断所有切层是否完成;回收粉末原料,取出成形件。本方法充分利用低成本的不规则陶瓷粉末,可节约原料成本;通过离焦打印优化了熔池的温度场分布,减小了温度梯度。采用本发明解决了SLM陶瓷粉末要求高、加工条件苛刻、工艺及后处理复杂繁琐、零件制备成本高且性能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21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94940.6
申请日:2016-11-1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2 , H01M4/88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组装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物改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步骤为:首先将水热合成的纳米二氧化锰超声分散在水溶液中,随后配制吡咯单体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电解液,最后采用三电极体系,在二氧化锰催化氧化吡咯聚合的同时利用恒电位法电聚合吡咯,一步形成聚吡咯/二氧化锰复合物,附着在石墨毡电极表面。该改性电极表面粗糙度、电化学性能、电子传递能力得到提升,在生物电化学体系中应用时,较传统石墨毡电极内阻减小,输出功率和库伦效率显著增大,对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也大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510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16492.9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H01M4/8652 , H01M4/88 , H01M4/9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酶催化电化学组装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物改性电极,通过利用漆酶的催化氧化活性,改善聚苯胺和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效率,在温和的条件下对石墨毡电极进行改性而制备得到。本发明还公开了改性电极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漆酶吸附于石墨毡基底电极表面,随后配制苯胺单体和氧化石墨烯的混合电解液,最后采用三电极体系,在漆酶催化的同时利用恒电位法电聚合苯胺,形成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物附着在电极表面。改性后的电极表面粗糙度、电化学性能、电子传递能力得到提升,在生物电化学体系中应用时较传统石墨毡电极内阻减小,输出功率增大,显著提高了生物电化学体系的产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4054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374832.5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02 , C02F3/34 , C12R1/41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可降解吡啶的根瘤杆菌、选育方法及其应用。经鉴定为根瘤杆菌(Rhizobium sp.),命名为(Rhizobium sp.) NJUST18,GenBank登陆号为JN106368,菌株已于2013年3月28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10。本发明直接采用以吡啶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进行吡啶降解菌的富集,并采用以吡啶为唯一碳源、氮源的筛选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过程迅速快捷,在该培养基上杂菌较少,减少了复筛的工作量。和其他吡啶降解菌株相比,该菌株具有高效的吡啶降解能力、很好的适应能力及耐受性能,在高浓度吡啶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28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53435.4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吡啶降解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应用。所述污泥通过具有自絮凝特性的单一菌种(Rhizobiumsp.)NJUST18培养而得。采用吡啶特效降解菌株(Rhizobiumsp.)NJUST18作为接种物,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的反应器形式,利用(Rhizobiumsp.)NJUST18的自絮凝特性,通过控制SBR体系运行周期、沉降时间和有机负荷等参数,促进吡啶降解颗粒污泥的形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吡啶降解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以吡啶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颗粒形状规则,沉降性能好(污泥指数SVI值只有25.6mL/g),反应体系污泥浓度高(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高达4610mg/L),降解效率高(最大降解速率Vmax高达1867.4mgl-1h-1)。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可在SBR体系中于7.5小时内实现4200mg/L吡啶的完全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4291.9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72 , C02F1/30 , C02F3/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催化供氧强化微生物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先制备一面亲水一面强疏水的气体扩散碳布,再将气体扩散碳布置于微生物反应系统和光催化分解水系统之间,其中气体扩散碳布的亲水一面位于微生物反应系统一侧,强疏水一面位于光催化分解水系统一侧,在微生物反应系统中通入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并通过光暗交替,实现光催化供氧强化微生物降解。本发明通过构建光催化析氧微好氧/好氧生物系统,将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分解水产生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碳布传递至微生物反应系统中,达到强化微好氧/好氧生物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废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10910.1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101/38 , C02F101/12 , C02F101/1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钾离子强化厌氧生物处理硝基苯高盐废水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钾离子引入传统的高盐厌氧还原系统中,促进厌氧污泥EPS的分泌,从而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保护细胞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快速适应高盐环境,有利于提高污泥的耐盐性,同时能够使厌氧系统维持更高微生物活性和更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效提高了高盐废水中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14255.7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3/10 , C02F3/30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磁黄铁矿脱氮除磷复合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硫/磁黄铁矿脱氮除磷复合生物填料由硫磺、磁黄铁矿和贝壳通过物理方法造粒得到,先将磁黄铁矿和贝壳经过研磨筛分形成粉末,加入到熔融后的液态硫磺中,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液进行造粒,最后冷却定型制成脱氮除磷复合生物填料。本发明的复合生物填料中的硫可作为自养反硝化的电子供体,主要成分为FeS的磁黄铁矿不仅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供微生物反硝化,而且释放的铁离子可以和磷酸根形成磷酸铁沉淀,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同时贝壳具有自适应调节pH的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