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没食子酸的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85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68707.5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没食子酸的荷正电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以聚丙烯腈水解膜作为支撑层,浸泡在没食子酸和聚乙烯亚胺形成的均相复合溶液中,经过热交联后制备出荷正电复合纳滤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易、无污染、无副产物,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纯水渗透系数为74.214L·m‑2·h‑1·MPa‑1,截留分子量为958Da,属于纳滤膜范畴,膜表面等电点为7.2,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抗污性能,对水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一种复合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5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622044.X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滤膜包括基底膜和沉积于基底膜上的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复合滤膜提供:不大于15.7°的水接触角。同时本发明提供了复合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有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有机胺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提供含有有机酰氯的有机溶液;提供基底膜;使所述基底膜依次与混合液、有机溶液接触,得到干燥前驱体;对干燥前驱体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的复合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稳定性和抗污性能。

    一种复合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15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1622044.X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滤膜包括基底膜和沉积于基底膜上的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复合滤膜提供:不大于15.7°的水接触角。同时本发明提供了复合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有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有机胺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提供含有有机酰氯的有机溶液;提供基底膜;使所述基底膜依次与混合液、有机溶液接触,得到干燥前驱体;对干燥前驱体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的复合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稳定性和抗污性能。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028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0524534.7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以聚醚砜超滤膜作为支撑层,依次在聚醚砜超滤膜表面浸涂聚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的共混物以及氧化石墨烯,最后将复合膜利用聚多巴胺进行化学交联制备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纳滤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易、无污染、无副产物,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纯水渗透系数为25.12L·m‑2·h‑1·MPa‑1,孔隙率为50.8%,功能层厚度为2.29μm,截留分子量为1022Da,有效孔径为0.79nm,属于纳滤膜范畴。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稳定性,对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去除效果。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028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24534.7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以聚醚砜超滤膜作为支撑层,依次在聚醚砜超滤膜表面浸涂聚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的共混物以及氧化石墨烯,最后将复合膜利用聚多巴胺进行化学交联制备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纳滤膜。本发明方法操作简易、无污染、无副产物,制备的复合纳滤膜的纯水渗透系数为25.12L·m‑2·h‑1·MPa‑1,孔隙率为50.8%,功能层厚度为2.29μm,截留分子量为1022Da,有效孔径为0.79nm,属于纳滤膜范畴。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稳定性,对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去除效果。

    三氮唑降解菌及其在含三氮唑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410758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177495.3

    申请日:2018-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三氮唑降解菌及其在含三氮唑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以用于去除三氮唑的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作为筛选菌源,采用以三氮唑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筛选培养基进行富集,采用培养基划线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株三氮唑降解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Raoultella,命名为Raoultella sp.NJUST4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050。本发明的三氮唑降解菌,可以利用三氮唑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代谢和生长。将Raoultellasp.NJUST42接种至含三氮唑的实际工业废水中,在108小时内三氮唑去除率达50%以上,在三氮唑的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