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6932.7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注浆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包括套管、注水管路及注浆管路;套管的一端设有封堵器,注水管路的输出端伸入套管内并与封堵器内的腔室连通;注浆管路的输出端依次穿过套管和腔室并伸出封堵器外;封堵器在膨胀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连接,封堵器在收缩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分离;注水管路可选择性地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或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阻断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本发明保证了钻孔深部的注浆压力以及施工的效率。

    长壁综采工作面架前开采架后同步膏体充填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28799.3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长壁综采工作面架前开采架后同步膏体充填的装置及方法。上述的长壁综采工作面架前开采架后同步膏体充填的装置,包括:支架、膜体、挡板、充填管和采煤机,支架设于采空区,支架的一侧设有挡板,挡板能够与支架的顶面抵接;膜体的一端穿过挡板与顶面之间的缝隙延伸至挡板一侧的充填区,膜体铺设于充填区,以围设成封闭空间;充填管的一端贯穿挡板和膜体延伸至封闭空间内;采煤机与支架连接。上述的长壁综采工作面架前开采架后同步膏体充填的装置,实现了架前煤体开采与架后膏体充填同步进行,提高了煤体开采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充填空间的快速构建,提高了膏体充填的速度和封闭空间膏体充填的接顶率。

    一种锚固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9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68839.8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固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冲击装置、上部固定套筒、冲击感应装置和接收装置;冲击装置可以对锚固结构施加冲击力;锚固结构包括管体和尾部预紧结构;管体设置有中空区域,用于锚固体成型;尾部预紧结构对锚固体施加预紧力;管体的管壁上预留有开孔;冲击感应装置的感应端与锚固体连接,冲击感应装置的数据传输端通过开孔与接收装置连接,用于将监测的锚固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数据传递至接收装置,以便接收装置根据测试数据确定锚固结构的抗冲击性能。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实现对锚固结构在抗冲击性能方面的匹配性研究,从而为冲击地压巷道支护匹配设计提供依据,为预应力转换和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指导。

    冲击地压巷道底板缓冲减震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96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930104.8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冲击地压巷道底板缓冲减震结构及其布置方法。冲击地压巷道底板缓冲减震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上承载层、中间填充层和下平层。其中,所述中间填充层由高刚度凸型平滑颗粒、低摩擦滑动性颗粒和可变形破坏吸能颗粒三者混合构成。该结构在静载状态下不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受到底板冲击载荷作用时中间填充层能发生快速滑移错动和压缩变形、吸收消耗部分能量,且能够起到软弱夹层衰减冲击波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冲击速度和冲击性能量在底板表面的释放,避免了巷道对底板造成冲击性破坏。同时,与现有的单独支护加固措施相比较,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一种钢绞线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235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295351.9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处理:对盘条进行酸洗、磷化处理;(2)拉拔:对盘条进行分道次拉拔,得到半成品钢丝;(3)捻制:将中心丝、外层丝进行捻股;(4)稳定化处理:给钢绞线施以20‑90kN的张力,在一定加热温度下进行稳定化处理,线速度为15‑30m/min。本发明制作的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达到1760MPa以上,最大力伸长率达到了7.6‑8.45%,与传统钢绞线伸长率3.5%相比,提高了1倍以上,将其应用于煤矿支护领域,能够大大提高煤矿矿井的安全性。

    巷道塑性区分析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554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601073.0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塑性区分析方法,包括:步骤一、测量巷道的地应力数据和煤岩物理力学参数,理论计算或数值模拟巷道的模拟的塑性区范围,其包括测试点坐标‑模拟的塑性区大小的映射关系;步骤二、在巷道的煤体取测试点,钻孔,测量测试点发生孔壁脆性破坏时对应的巷道的实测的塑性区大小;步骤三、查询该测试点的模拟的塑性区大小,并根据该侧试点的实测的塑性区大小与模拟的塑性区大小的偏离程度,修正巷道的所有测试点的模拟的塑性区大小,获得巷道的塑性区范围。本发明能够提出较为准确的巷道周围围岩体的塑性区分布规律。

    锚杆组件及锚杆预紧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92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446031.1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锚杆组件及锚杆预紧装置,锚杆组件包括锚杆和支护附件,支护附件包括托盘结构、弹性件和锁具,托盘结构、弹性件与锁具沿锚杆轴向依次套设于锚杆外侧,弹性件的一端与托盘结构抵接,另一端与锁具抵接。在锚杆张拉时,张拉千斤顶与锚杆连接,提供张拉力,锚杆受拉伸力沿轴向伸长,同时围岩体受到与拉伸力相等的压缩力产生压缩形变,在锚杆锁定时,锁具将锚杆锁止,此时弹性件变形迅速恢复,使围岩体的保持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压缩形变,减少围岩体因张拉至锁定状态变化而产生形变恢复,进而减小围岩体的形变损失,减少锚杆的自由段的变形量,提高锚杆轴向力,从而使锚杆预紧力提高25%~4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