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0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094050.4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对机翼共形相控阵天线电性能影响的快速预测方法,包括:1)确定机翼共形相控阵天线结构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2)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3)确定结构振动载荷,求解模态位移;4)计算振动载荷下模态对应的输出能量;5)确定振动载荷下的结构主模态;6)模态叠加求出原始坐标下的位移;7)通过机电耦合模型得出振动对共形相控阵天线电性能的影响。本发明只需对模型建模分析一次得到其模态信息,极大的缩短了分析时间;利用载荷下的主模态进行振型叠加,可快速计算出结构变形;降低运算规模,提高计算效率;将主模态挑选与机电耦合方法相结合,可快速计算出电性能的变化,保障天线服役性能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0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41167.1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荷变形下的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电性能预测方法,包括:确定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的结构参数和电磁参数,并进行结构载荷变形分析,计算变形后阵元的新位置,建立阵元直角坐标系及阵元球坐标系,及两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求出阵元直角坐标系下的阵元方向图;确定阵元直角坐标系与阵列直角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求出阵列直角坐标系下的阵元方向图;确定阵元激励幅度和相位,计算每个阵元的空间相位差,计算远区场强分布方向图;建立机电耦合模型计算天线电性能参数;判断计算出的电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可用于定量评价载荷环境下天线结构变形对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电性能的影响,从而指导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的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71866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41249.6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耦合的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结构公差的快速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的结构参数和电磁工作参数;分别给出初始阵元周向和轴向位置公差,确定阵面内所有阵元的周向和轴向位置误差随机量;计算存在误差时的阵元新位置;建立阵元直角坐标系和阵元球坐标系并计算阵元和阵列直角坐标系下的阵元方向图;根据口面加权分布确定阵元激励幅度和相位;计算每个阵元在目标处的空间相位差;利用圆柱共形阵列天线机电耦合模型计算存在误差时的天线电性能参数;判断该结构公差条件下的天线电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圆柱共形阵列天线结构方案快速确定与分配天线结构公差的问题,可用于指导天线结构方案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41826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19309.4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天线辐射场和散射场综合低副瓣快速实现方法,包括:1)确定阵列天线结构参数、电磁工作参数,以及阵面布局参数;2)确定阵列天线初始的稀疏排布方案,得到阵列天线单元稀疏排布矩阵;3)计算阵列天线的辐射场和散射场口面相位差;4)计算阵列天线的辐射方向图函数,并计算此稀疏排布方案下阵列天线辐射场的最大副瓣电平;5)计算阵列天线的散射方向图函数,并计算此稀疏排布方案下阵列天线散射场的最大副瓣电平;6)判断此阵列天线稀疏排布方案下的辐射场和散射场是否同时满足低副瓣要求,直至得到同时实现阵列天线辐射场和散射场低副瓣要求的最优稀疏排布方案。此方法可同时实现阵列天线辐射场和散射场的低副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2005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929945.6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测距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质双通道ADC降采样的激光雷达测距方法及系统。克服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测距方法存在的采样难度大、时间误差大以及低信噪比下,测距性能无法保证的问题。首先利用互质双通道ADC采样组合对激光雷达回波进行降采样;之后基于重构方法,获得稀疏重构的差频信号频谱S,进而获得目标距离值。相对于随机采样,本发明提出的互质双通道ADC采样,硬件上易实现且系统误差小,更容易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同时考虑了噪声对激光雷达测距的影响,在稀疏求解过程中考虑了噪声的影响,实现了低信噪比下高性能的激光雷达测距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88468.6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快拍角度超分辨的雷达天线阵最稀疏布阵方法,包括:确定雷达电磁参数、阵列排布形式、稀疏度组合;划分空间网格;基于单快拍观测数据建立雷达单快拍空间角度超分辨压缩感知模型;各阵列稀疏度获得#imgabs0#种阵元排布组合;各阵元排布组合得到字典矩阵;每种强散射点目标数确定#imgabs1#组随机空间角度信息;对强散射点目标数和随机空间角度信息的每种组合获得各阵元排布组合的限制等距常数;相同强散射点目标数下将阵元排布组合的#imgabs2#个限制等距常数求平均,选最大强散射点目标数下最小限制等距常数均值为阵列稀疏度下最优限制等距常数;若最优限制等距常数中有满足RIP准则者,据此确定最大稀疏性能下的阵元排布形式;否则修改设计再次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46765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31598.9
申请日:2010-11-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其用于土木、航空航天结构的模态频率、阻尼以及振型的识别。该识别方法首先对结构的含噪振动测试信号进行经验模式分解,并对分解后获得的本征模函数分量进行功率谱分析;然后根据各本征模函数分量的频率结构选择包含结构模态信息的本征模函数分量,进行线性叠加获得重构信号;最后利用重构信号进行Morlet小波变换,对各阶模态所对应的小波变换系数的瞬时幅值对数和相位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计算结构的模态频率、模态阻尼以及模态振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45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8468.6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快拍角度超分辨的雷达天线阵最稀疏布阵方法,包括:确定雷达电磁参数、阵列排布形式、稀疏度组合;划分空间网格;基于单快拍观测数据建立雷达单快拍空间角度超分辨压缩感知模型;各阵列稀疏度获得#imgabs0#种阵元排布组合;各阵元排布组合得到字典矩阵;每种强散射点目标数确定#imgabs1#组随机空间角度信息;对强散射点目标数和随机空间角度信息的每种组合获得各阵元排布组合的限制等距常数;相同强散射点目标数下将阵元排布组合的#imgabs2#个限制等距常数求平均,选最大强散射点目标数下最小限制等距常数均值为阵列稀疏度下最优限制等距常数;若最优限制等距常数中有满足RIP准则者,据此确定最大稀疏性能下的阵元排布形式;否则修改设计再次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8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52930.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层稀疏迭代的单快拍稀疏阵空间角度超分辨方法,包括:基于单快拍数据获得初始空间角度分辨结果,并估计噪声方差;对空间角度进行网格划分,并计算稀疏约束系数;根据单快拍数据和初始超完备空间角度稀疏基矩阵建立角度超分辨压缩感知模型,并获取该感知模型的代价函数;计算分层迭代加权权系数和分层迭代稀疏基矩阵;根据分层迭代加权权系数、分层迭代稀疏基矩阵以及稀疏约束系数对代价函数进行迭代求解,得到空间角度估计值。该方法可有效利用单快拍数据,突破系统瑞利限,实现单快拍下的空间角度超分辨;且在分层稀疏求解过程中考虑了噪声影响,实现了低信噪比下的高性能空间角度超分辨,提高了雷达探测和识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7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094050.4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对机翼共形相控阵天线电性能影响的快速预测方法,包括:1)确定机翼共形相控阵天线结构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2)通过模态分析得到结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3)确定结构振动载荷,求解模态位移;4)计算振动载荷下模态对应的输出能量;5)确定振动载荷下的结构主模态;6)模态叠加求出原始坐标下的位移;7)通过机电耦合模型得出振动对共形相控阵天线电性能的影响。本发明只需对模型建模分析一次得到其模态信息,极大的缩短了分析时间;利用载荷下的主模态进行振型叠加,可快速计算出结构变形;降低运算规模,提高计算效率;将主模态挑选与机电耦合方法相结合,可快速计算出电性能的变化,保障天线服役性能稳定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