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08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36209.0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IPC: C04B28/1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画修复空鼓、裂隙及锚固用蛎灰粉土浆液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如何制作一种更加适合于壁画修复中空鼓、裂隙及锚固用的加固浆液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壁画修复中空鼓、裂隙及锚固用蛎灰粉土浆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蛎壳在900℃~1100℃焙烧2h~3h小时后,先潮解、后细磨得到蛎灰;将所述蛎灰与粉土按照1:3~1:15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加入水并搅拌,直至得到流动度为200mm~240mm的浆液。本发明的浆液原料来源广泛,配方简单,浆液凝固后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较小的收缩性和较好的抗老化性能,完全满足壁画空鼓、裂隙及锚固的加固需求,为修复缺损壁画文物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47084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329584.2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IPC: C04B28/26 , C04B41/5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质文物表面裂隙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石质文物修复材料难以满足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质文物表面裂隙修复材料,所述修复材料包括骨料和胶结物,其中所述骨料包括与被修复石质文物本体相同的岩石粉末,所述岩石粉末粒径为60~100目;所述胶结物为模数为3.8的硅酸钾溶液,其浓度为18%~24%;所述骨料与所述胶结物的质量比为1:(0.3~0.6)。本发明修复材料不仅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而且还改变了石质文物表面劣化后的胶结状态,从而提高了石质文物表面的机械强度,完全满足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为修复石质文物裂隙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53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1448480.X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算石质文物过火温度的方法,包括:确定石质文物石材种类和采集地;获取相同的新鲜岩石样品;制备实验样品;对实验样品加热至不同的目标温度进行热处理,对每一级目标温度热处理后的实验样品进行细观参数测量;建立细观参数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汇总形成数据对应关系表;当实际火灾发生时,取样岩石小样品,测量岩石小样品的细观参数值,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数据对应关系表反算取样位置可能经历的过火温度。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火灾灾后的石质材料过火温度评价的方法,用于科学地评价火灾中不同部分受高温损伤的程度,解决现有的火灾灾后石质文物材料性质快速评价困难的问题,取样少,对文物损害小,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147084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29584.2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IPC: C04B28/26 , C04B41/50 , C04B111/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质文物表面裂隙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石质文物修复材料难以满足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质文物表面裂隙修复材料,所述修复材料包括骨料和胶结物,其中所述骨料包括与被修复石质文物本体相同的岩石粉末,所述岩石粉末粒径为60~100目;所述胶结物为模数为3.8的硅酸钾溶液,其浓度为18%~24%;所述骨料与所述胶结物的质量比为1:(0.3~0.6)。本发明修复材料不仅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而且还改变了石质文物表面劣化后的胶结状态,从而提高了石质文物表面的机械强度,完全满足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为修复石质文物裂隙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93553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64661.8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C04B28/1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窟岩体裂隙的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是:a.将水硬性蛎灰、石英砂、偏高岭土以质量比4:5:1混合;b.在混合物中加入占总质量5%的膨胀剂AEA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c.再将这种混和好的粉状物以0.37的水灰比搅拌20分钟后备用。本发明加固材料浆液的初凝时间约为275min,终凝时间约为9小时,浆液固化后的收缩率小于0.08%,平均孔隙率为43.95%,50天后的抗压强度不低于24MPa,抗折强度不低于5.5MPa,经18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为25.94MPa。为解决石窟寺裂隙注浆问题提供了更多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91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1439123.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量劣化后石质文物宏观工程参数的方法,包括:确定石质文物石材种类和采集地;获取相同的新鲜岩石样品;制备实验样品;对实验样品进行分级劣化处理;测量细观参数并建立其与劣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测量宏观工程参数并建立其与劣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细观参数与宏观工程参数的相关关系并汇总形成数据对应关系表;当实际劣化发生时,取样岩石小样品,测量其细观参数值,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数据对应关系表反算取样位置石材宏观工程参数。本发明通过预先的大量实验和分析并且建立数据对应关系表,可以科学地快速评价劣化后的宏观工程性质,为修复和重建过程中的方案制定提供支持,取样少,对文物损害小,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760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34149.9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IPC: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3 , G06F16/904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温度的岩石风化速率实时评价系统,包括数据接收及解译模块和设于不同深度的多组温度传感器以及应变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内侧,应变传感器设于外侧,每组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通过单独的数据传输线与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无线发射模块将温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接收及解译模块,解译结果从云端反馈回本地进行实时展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温度的岩石风化速率实时评价方法;本发明能够将缓慢的岩石风化速率原位实时解译并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5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448480.X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算石质文物过火温度的方法,包括:确定石质文物石材种类和采集地;获取相同的新鲜岩石样品;制备实验样品;对实验样品加热至不同的目标温度进行热处理,对每一级目标温度热处理后的实验样品进行细观参数测量;建立细观参数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汇总形成数据对应关系表;当实际火灾发生时,取样岩石小样品,测量岩石小样品的细观参数值,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数据对应关系表反算取样位置可能经历的过火温度。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火灾灾后的石质材料过火温度评价的方法,用于科学地评价火灾中不同部分受高温损伤的程度,解决现有的火灾灾后石质文物材料性质快速评价困难的问题,取样少,对文物损害小,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14095808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3308854.6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IPC: G01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古遗址保护材料收缩性检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收缩仪对以石灰为主剂的胶凝材测试时测试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滑轨式收缩膨胀仪,包括测试试体、测试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测试装置包括试样托盘、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两端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试样托盘设置于底板顶部;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平移装置,试样托盘在平移装置的带动下可水平移动;试样托盘上设置有V形凹槽,以承载测试试体;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触头以及用于检测第一触头数据信息的速显检测装置;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导电触头;数据采集装置与速显检测装置、导电触头、平移装置通信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使试件与仪器之间不产生摩擦,可有效提高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0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918704.6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裂隙岩体裂隙数量确定方法、裂隙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确定方法包括:通过采集原位裂隙岩体的试验区域的岩体表面热红外图像及其岩体浅表层内的裂隙数量数据;对温度序列矩阵进行处理,结合所采集的裂隙数量数据构建热红外图像数据集;对热红外图像数据集进行裂隙特征提取;将卷积特征向量通过全卷积层进行特征识别,获得裂隙数量预测概率模型;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直至收敛;获取原位裂隙岩体的目标区域的岩体表面热红外图像对应的温度序列矩阵,导入满足要求的预测概率模型,确定目标区域的岩体浅表层内的裂隙数量。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确定方法,可快速、高效确定岩体裂隙数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