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6669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59975.5
申请日:2011-06-03
Applicant: BHA控股公司
IPC: B01D5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155 , B03C3/383 , B03C2201/08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电增强型织物过滤器中的接地表面几何结构的控制。具体而言,一种静电过滤器组件(14)构造成用以安装在用于除去携带在气流内的颗粒物质的设备中。过滤器组件(14)用于除去和收集来自于气流的颗粒物质。用于除去颗粒物质的设备包括用于向颗粒物质给予电荷的高压放电电极(20),由此在过滤器组件(14)处产生电场。过滤器组件(14)包括过滤器元件(16)和用于过滤器元件(16)的支承结构(18)。支承结构构造成在用于除去颗粒物质的设备的操作条件下,在过滤器组件处产生具有一定强度的电场,该强度在除去用于颗粒物质的设备操作期间,在过滤器元件处产生仅选定量的劣化。还有一种制造这种静电过滤器组件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05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4677.9
申请日:2008-09-17
Applicant: 清新空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安东尼·M·阿巴特
IPC: C01B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383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电离管,其包括具有开口端与闭合端的圆柱形玻璃管。阴极位于其中并且由玻璃管的内表壁包围。阳极包围玻璃管的外表面,其中所述阳极适于与电源的第一导电终端电连通。电绝缘端帽具有用于接收玻璃管的开口端的凹槽,并且所述端帽利用至少一种密封剂固定于玻璃管。具有第一部分的细长的导电终端穿过所述端帽延伸,并且适于与电源的第二导电终端电连通。导电终端的第二部分延伸入玻璃管并且配置用以与所述阴极电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72025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80020497.6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罗穆阿尔多·路易斯·里韦拉·萨尔塞多
Inventor: 罗穆阿尔多·路易斯·里韦拉·萨尔塞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4C9/00 , B03C3/15 , B03C3/49 , B03C2201/04 , B03C2201/08 , B04C7/00 , B04C2009/001 , F01N3/037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静电加强再循环的旋风器系统,包括一个具有直径D1和含尘气体(GS)入口的收集旋风器(Col),位于一个再循环装置(Con)的上游,再循环装置具有直径D2和排出净化气体(GL)的中央通道,这些旋风器串联布置,并具有从集中器至收集器的再循环线路,使部分气流再循环。该系统特征在于,在再循环装置中,有施加高电压(AT)的装置,产生电离电场,驱使微粒离开中央排出通道,而在再循环装置的器壁上没有任何明显的微粒沉积。再循环装置中的电流密度低于0.1毫安/平方米,平均电场低于2×105伏/米。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再循环装置中,微粒由于机械力和电力的联合作用而被驱离中央排出通道,后者由穿越电离场的微粒产生,使它们集中在再循环到收集旋风器的气流部分中,一部分微粒被捕获(P)。本发明用于除尘和干法气体净化、特别用于酸性气体,还用于捕获细菌。
-
公开(公告)号:CN101309743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580051044.6
申请日:2005-12-22
Applicant: 应用扭矩及旋转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I.F.B83987073)
Inventor: M·多拉多戈纳扎勒兹 , J·塞尔拉 , C·蒙特罗卡塔利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5/06 , B03C3/49 , B03C3/68 , B03C2201/08 , C02F1/005 , C02F1/48 , C02F2201/486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离组成流体的不同物质的过滤系统,其特点是利用一个均匀的电或磁场产生一种斯塔克效应,而后使用该效应产生的谐振震荡电场的能量间隔,或使用希曼效应产生的谐振震荡磁场的能量间隔。能与谐振振荡场发生共振的分子被收留在过滤器内,随后通过一个吸气系统被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694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3241.1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B03C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5/022 , B03C2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静电场高效除杂设备,包括圆柱状结构的外壳,该外壳通电形成第一电极,外壳下端设有进口,上端设有出口,外壳内设有至少一根导电棒,该导电棒沿外壳的轴向设置,该导电棒通电形成中心电极,导电棒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导电凸起,导电凸起沿导电棒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与外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以上结构,导电棒上均匀设置向外凸起的导电凸起,在外壳内形成非均匀的静电场,同时有效缓解静电场向外衰减程度,相对提高静电场强度,与外壳配和对流经的流体进行稳定净化除杂,提高了设备产生非均匀梯度静电场的除杂效率,最后得到质量稳定的纯净流体,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具有极大实用及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2926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80025994.0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臼井国际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 B03C3/025 , B03C3/06 , B03C3/49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 B03C2201/30 , F01N3/01 , F01N3/02 , F01N3/037 , F01N13/0093 , F01N13/0097 , F01N2240/20 , F01N2240/36 , F01N2590/02 , Y02T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对包含在使用重油的船舶用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气体中的PM进行捕集的高PM捕集率的船舶用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体处理装置。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体处理装置具备电气集尘单元和集尘单元;该电气集尘单元具有由使包含在排放气体中的颗粒物带电的放电电极及对带电的颗粒物进行捕集的集尘电极构成的管状捕集部,而且由配设在管状捕集部内的放电电极构成;该集尘单元对从管状捕集部剥离了的颗粒物进行捕集;还在管状捕集部的下游侧设置颗粒物的低浓度排放气体导出管和高浓度排放气体导出部,在高浓度排放气体导出部设置集尘单元;该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体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由放电电极及集尘电极构成的管状捕集部,组合1个或多个在轴向上尺寸短且直径不同的管状捕集模块来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642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16175.0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磁力技术涡轮声波公司
Inventor: P·麦克格拉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53 , A61L9/16 , B03C3/16 , B03C3/41 , B03C3/49 , B03C3/64 , B03C2201/08 , B03C2201/10
Abstract: 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集尘电极,该集尘电极由导电、耐腐蚀、耐热且防火花的复合材料制成,该复合材料包含碳纤维和热固性树脂,从而通过控制碳纤维的织造图案和/或织物厚度来提供具有改进的耐电弧性的集尘电极,所述耐电弧性以侵蚀密度和方向来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4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80069331.5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892 , B03C3/41 , B03C3/49 , B03C3/68 , B03C2201/08 , B03C2201/24 , B03C2201/30 , B03C2201/32 , F01N3/01 , F01N9/00 , F01N2240/04 , F01N2560/025 , F01N2560/07 , F01N2900/0416 , F01N2900/0601 , F01N2900/1402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促进颗粒状物质的凝集。具备:电极,其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电源,其连接于电极,施加电压;空燃比检测装置,其检测或者推定在排气通路中流动的排气的空燃比;和电力控制装置,其在通过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或者推定出的空燃比为浓空燃比情况下,与为理论空燃比或者稀空燃比的情况下相比,增大从电源向电极供给的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86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80069318.X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21 , B03C3/41 , B03C3/49 , B03C3/68 , B03C2201/08 , B03C2201/24 , B03C2201/30 , B03C2201/32 , F01N3/01 , F01N9/00 , F01N11/00 , F01N2550/22 , F01N2560/025 , F01N2560/07 , F01N2900/0601 , F01N2900/1411 , F01N2900/16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抑制在电极中过大的电流流通。具备:电极,其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电源,其连接于电极,施加电压;空燃比检测装置,其检测或者推定在排气通路中流动的排气的空燃比;和电力上限设定装置,其在由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或者推定的空燃比为浓空燃比的情况下,对从电源向电极供给的电力设定上限。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1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80015883.8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00 , B03C3/41 , B03C3/49 , B03C3/68 , B03C2201/08 , B03C2201/24 , B03C2201/30 , B03C2201/32 , F01N3/01 , F01N9/00 , F01N2560/025 , F01N2900/08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状物质处理装置,其抑制了电极中通过过大的电流的现象。该颗粒状物质处理装置在内燃机的排气通道上具备设置有电极的处理部,并通过使电极与处理部产生电位差从而使PM聚集,所述颗粒状物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源,其与电极连接并向电极施加电压;电流检测装置,其对通过电极的电流进行检测;空燃比检测装置,其对流经排气通道的排气的空燃比进行检测或推断;电压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空燃比为浓空燃比的情况下,与为理论空燃比或者稀空燃比的情况相比,减小从电源向电极施加的电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