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增强型织物过滤器中的接地表面几何结构的控制

    公开(公告)号:CN10226669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59975.5

    申请日:2011-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155 B03C3/383 B03C2201/08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电增强型织物过滤器中的接地表面几何结构的控制。具体而言,一种静电过滤器组件(14)构造成用以安装在用于除去携带在气流内的颗粒物质的设备中。过滤器组件(14)用于除去和收集来自于气流的颗粒物质。用于除去颗粒物质的设备包括用于向颗粒物质给予电荷的高压放电电极(20),由此在过滤器组件(14)处产生电场。过滤器组件(14)包括过滤器元件(16)和用于过滤器元件(16)的支承结构(18)。支承结构构造成在用于除去颗粒物质的设备的操作条件下,在过滤器组件处产生具有一定强度的电场,该强度在除去用于颗粒物质的设备操作期间,在过滤器元件处产生仅选定量的劣化。还有一种制造这种静电过滤器组件的方法。

    双极电离管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10054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4677.9

    申请日:2008-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41 B03C3/383 B03C3/49 B03C2201/08 B03C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电离管,其包括具有开口端与闭合端的圆柱形玻璃管。阴极位于其中并且由玻璃管的内表壁包围。阳极包围玻璃管的外表面,其中所述阳极适于与电源的第一导电终端电连通。电绝缘端帽具有用于接收玻璃管的开口端的凹槽,并且所述端帽利用至少一种密封剂固定于玻璃管。具有第一部分的细长的导电终端穿过所述端帽延伸,并且适于与电源的第二导电终端电连通。导电终端的第二部分延伸入玻璃管并且配置用以与所述阴极电连通。

    用于除尘和气体净化的静电再循环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2025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80020497.6

    申请日:2008-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静电加强再循环的旋风器系统,包括一个具有直径D1和含尘气体(GS)入口的收集旋风器(Col),位于一个再循环装置(Con)的上游,再循环装置具有直径D2和排出净化气体(GL)的中央通道,这些旋风器串联布置,并具有从集中器至收集器的再循环线路,使部分气流再循环。该系统特征在于,在再循环装置中,有施加高电压(AT)的装置,产生电离电场,驱使微粒离开中央排出通道,而在再循环装置的器壁上没有任何明显的微粒沉积。再循环装置中的电流密度低于0.1毫安/平方米,平均电场低于2×105伏/米。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再循环装置中,微粒由于机械力和电力的联合作用而被驱离中央排出通道,后者由穿越电离场的微粒产生,使它们集中在再循环到收集旋风器的气流部分中,一部分微粒被捕获(P)。本发明用于除尘和干法气体净化、特别用于酸性气体,还用于捕获细菌。

    非均匀静电场高效除杂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6942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23241.1

    申请日:2017-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5/022 B03C22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匀静电场高效除杂设备,包括圆柱状结构的外壳,该外壳通电形成第一电极,外壳下端设有进口,上端设有出口,外壳内设有至少一根导电棒,该导电棒沿外壳的轴向设置,该导电棒通电形成中心电极,导电棒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导电凸起,导电凸起沿导电棒的径向向外延伸并与外壳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以上结构,导电棒上均匀设置向外凸起的导电凸起,在外壳内形成非均匀的静电场,同时有效缓解静电场向外衰减程度,相对提高静电场强度,与外壳配和对流经的流体进行稳定净化除杂,提高了设备产生非均匀梯度静电场的除杂效率,最后得到质量稳定的纯净流体,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具有极大实用及经济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