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040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0033356.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式防波堤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浮式防波堤,施工上具有三大优势。一是通过施工现场快速安装工艺的实施,将大部分施工工序从海上转移到陆域进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风浪等天气因素和作业空间局限对安装施工的影响,且浮体陆域预制与海底锚基础可同时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工效;二是减少了对大型打桩船舶、大型起重船舶的使用,而增加的拖运船舶及小型起重船舶费用则较少,大大节省了成本;三是可以在不同的浮体内舱,设置发电、储水、储油、临时居住等不同的功能设备或设施,并分别进行标准化设计制作,可解决施工期间或营运期间一定时间内的配套供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9868.4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港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码头节点灌浆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预制构件,预先制作型钢、桩芯封底构件、具有预留孔和预留腔的横梁;桩芯封底构件安装,将桩芯封底构件的封底板设置于桩芯的封底板标高处;浇筑桩芯封底混凝土或灌浆料;安装型钢,将型钢按照设计标高设置于桩芯内部;安装预制横梁,利用吊装设备将横梁安装至预设位置,使得桩芯与横梁的预留腔相对应;灌浆管线连接,在型钢上设置第一灌浆管且第一灌浆管穿过横梁的第一预留孔与灌浆设备连接,在与横梁的预留腔连通的第二预留孔内设置第二灌浆管且与灌浆设备连接;灌浆。本申请有效解决对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施工需要赶低潮位的问题,保证了灌浆质量,增加现场施工窗口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59864.6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交港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Ⅱ型嵌岩桩基础灌浆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钢管桩沉桩至岩层表面;S200、在钢管桩内下放嵌岩钻机钻孔;S300、复打钢管桩跟进至桩底;S400、再在钢管桩内下放嵌岩钻机进行扩孔并钻至设计底标高;S500、对扩孔段的钢管桩与岩壁之间的区域进行灌浆;S600、在灌浆初凝前,对钢管桩进行二次沉桩至设计标高。本申请灌浆施工系统具有施工工艺便捷,灌浆施工效率高,形成了海上风电Ⅱ型嵌岩桩基础灌浆施工系统,为确保嵌岩桩的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申请可以在海上风电嵌岩桩基础灌浆施工中使用,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910497269.8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负压桶式结构的水下自动化施工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其可拆卸式连接在桶式结构上;液压泵组,其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并与液压及控制单元通过线缆连接,液压泵组上还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管路连通设置,第二接口与第二管路连通设置;第三管路,其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上,且第三管路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设置;以及自动脱卸机构,其安装在第三管路上,且通过自动脱卸机构可实现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的固定和分离,第四管路安装在桶式结构上。本申请可实现桶式结构全自动化的下沉或上浮,从而能够适应我国近海海域分布有大量软黏土等水下施工环境,本申请在辅助完成沉桩过程中,可大幅较少水下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91043.7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浇筑海港码头的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混凝土包括以下组分:380~420份的胶凝材料、730~770份的砂;3~5份的减水剂;1060~1100份的碎石;151份的掺合水等。其中,所述胶凝材料至少包括:硅酸盐水泥构成的凝胶基材;20~30%矿物掺和料、2~4%玄武岩纤维。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58601.2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交(成都)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金祺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泥岩地层盾构渣土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泥岩地层盾构渣土免烧砖,包括:干料、水和外加剂,所述水与所述干料的质量比为0.10~0.15;所述外加剂与所述干料的质量比为0.1%~0.2%;其中,所述干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泥粉50%~60%;硅酸盐水泥10%~30%;河砂10%~20%;矿物掺和料10%~20%;玄武岩纤维短切纱0.1%~1%。泥岩地层盾构渣土免烧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泥饼烘干;破碎筛分;原料拌合;压制成型和养护。本申请显著提高免烧砖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软化系数等,解决了免烧砖外观质量和耐久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5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85888.8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22/06 , C04B14/06 , C04B18/08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早强高强低收缩淤泥免烧砖的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早强高强低收缩淤泥免烧砖的固化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份;磷酸盐50‑70份;金属氧化物150‑200份;硅微粉10‑20份;微珠15‑30份;减水剂1‑2份;缓凝剂0.5‑1份。其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用于早强高强低收缩淤泥免烧砖的固化材料的组分加入混料机中,混合5min以上,即可制备出所述固化材料。本申请各组分配比合理,可以使淤泥固化土具有较高的早强强度和后期强度,使得采用本申请固化材料制成的免烧淤泥砖具有早强、高强、低收缩和高耐久性的特点,提高淤泥砖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助力淤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148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321705.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水下钢结构监控设备及方法,包括:电永磁吸盘,所述电永磁吸盘设置于监控设备表面,所述电永磁吸盘通电充磁将监控设备吸附在导管架指定位置;透明保护罩,所述透明保护罩中空密封;所述透明保护罩内具有摄像头。本发明所述可回收水下钢结构监控设备能够代替潜水员进行水下观察。在作业完成后,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回收,以实现重复利用。此监控设备的应用既能降低作业风险,又能降低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7681.0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8G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航道护岸柔性防撞警戒设备及方法,航道护岸柔性防撞警戒设备,至少包括:设置于护岸上的磁测量装置、防撞装置、警报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磁测量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和所述警报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磁测量装置测量船体距护岸的距离并将测量值传输至控制装置;当控制装置接收到磁测量装置的测量值小于等于5米时,启动警报装置;当控制装置接收到磁测量装置的测量值小于等于2米时,启动防撞装置。本申请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护岸与行船发生碰撞的问题,以及防撞系统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8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91761.0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13/0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风机的基础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设备,本申请通过获取用于指示海上风机的整体结构的初始基本参数信息;采集海上风机整体结构在运行过程中的监测综合参数信息;基于监测综合参数信息对海上风机整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和外因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建模,得到海上风机整体结构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基于初始基本参数信息和监测综合参数信息对海上风机整体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建模,得到海上风机整体结构的数字孪生模型;根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数字孪生模型,对海上风机的基础结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实现结合数字孪生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海上风机基础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