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74337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510071679.4
申请日:2005-02-2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优化形成提供燃料和空气的通道的沟道的宽度对肋的宽度的比例、沟道的高度对其宽度的比例和通道的数目,由此改进了燃料扩散性能并且降低了其中的压力降。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叠层,用于通过氢气和氧气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燃料供应部分,用于给叠层提供燃料;和氧气供应部分,用于给叠层提供氧气。叠层形成为堆叠构造,其具有由隔离物分隔开的多个膜电极组合件。隔离物具有紧密接触邻近膜电极组合件的肋,且形成氧气和氢气流过的沟道。沟道的宽度对其高度的比例在大约0.6到大约0.8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610156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87469.X
申请日:2004-10-22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1 , B29C39/003 , B29C45/0001 , H01B1/24 , H01M8/0213 , H01M8/0226 , H01M8/1007 ,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双极板的复合材料,由分布于聚苯并噁嗪基质中的导电碳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聚合物和导电碳的用于制备燃料电池的双极板的复合材料,相对于聚合反应前单体的总体积而言,在单体聚合反应之后聚合物的体积减少百分比低于5%,优选3%,更优选1%的聚合物。由于聚合反应中体积变化小,本发明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以及良好的机械和化学性能,并可低成本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452484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510063933.6
申请日:2005-03-30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3 , C01B32/20 , H01B1/24 , H01M8/0213 , H01M8/0221 , H01M8/0226 , Y02P70/56
Abstract: 用于燃料电池的隔板,包括厚度约3~30nm的纳米级石墨薄板或纳米级石墨薄板簇。如此,该隔板能够仅以少量的石墨而提供足够的电导率,重量轻,并因石墨对树脂的结合力的增强而具有充分的机械特性,优异的抵抗性,且因热膨胀系数的降低而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69310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71680.7
申请日:2005-03-03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249 , B01J2219/2453 , B01J2219/2465 , B01J2219/2466 , B01J2219/2477 , C01B3/384 , C01B3/48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 , C01B220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1288 , H01M8/0618 , H01M8/0631 , H01M8/0668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产生电能的叠层;借助热能通过化学催化反应从燃料产生氢气的重整器;提供燃料给重整器的燃料供应组件;和提供空气给重整器和叠层的空气供应组件。该重整器包括多个分别具有通道并被堆叠的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0353600C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510069798.6
申请日:2005-02-0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49 , H01M8/04097 , H01M8/04141 , H01M8/0618 , H01M8/1011 , H01M2008/1095 , Y02E60/523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用于通过氢氧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的堆、向堆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单元、向堆供应空气的空气供应单元、以及与堆相连的用来蒸发堆所排出的水分的蒸发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0346512C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510054208.2
申请日:2005-01-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4156 , H01M8/04208 , H01M8/0612 , H01M8/1011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包括燃料罐,利用向其提供的燃料和氧化剂产生电能的电池堆,及从燃料罐向电池堆提供燃料同时又保持电池堆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减压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0341187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510079255.2
申请日:2005-05-1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包括简化紧固结构的电池堆和具有这种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系统。电池堆包括至少一个发电体、外壳和盖。发电体包括MEA和位于MEA两表面上的隔板。外壳具有内部空间,发电体位于内部空间中,盖与外壳结合以将发电体固定在适当位置上。利用多个不同机构将外壳和盖保持在一起并将电池堆固定在适当位置。利用多个加强部件及其结构形状可形成更坚固的外壳和盖组装件,这种组装件能被扣紧并能承受其他形式的力。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356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510009355.8
申请日:2005-02-1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12 , C01B3/323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61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4 , C01B2203/066 , C01B2203/0811 , C01B2203/1223 , C01B2203/1229 , C01B2203/1241 , H01M8/04007 , H01M8/04082 , H01M8/04097 , H01M8/04156 , H01M8/04186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0662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重整器,利用化学催化反应和热能从含有氢的燃料产生氢气;至少一个电力发生器,通过所述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燃料供送组件,将燃料供送给重整器;氧气供送组件,将氧气供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电力发生器;以及热交换器,与重整器和所述至少一个电力发生器连接,并且在系统的初始运行过程中向所述至少一个电力发生器供送重整器的热能,从而预热所述至少一个电力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330033C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510069721.9
申请日:2005-01-28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 , H01M8/0612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供应装置。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产生单元,该电产生单元用于通过氧和氢之间的电化学反应生成电能;用于重整燃料以生成提供给电产生单元的氢气的重整器;用于吸收贮存在燃料贮存器中的液体燃料和供应燃料给重整器的燃料供应装置;以及用于供应氧气到电产生单元的氧供应源。该燃料供应装置采用具有毛细管通道的吸收器,在毛细管通道中,由于热能引起的浓度差而产生渗透压。渗透压使得燃料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324746C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10056528.1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59 , H01M8/1007 , H01M8/1011 , H01M8/241 , H01M8/2475 , H01M8/2484 , Y02E6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燃料电池的冷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该冷却装置包括:提供接收发电单元的空间的外壳和与外壳连接将冷却介质供应给发电单元的冷却介质供应单元。该外壳具有主体,该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发电单元的空间。一引导区与主体连接以收集通过发电单元的冷却介质。一排出单元与引导区连接以将冷却介质排出到外壳外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