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

    公开(公告)号:CN214574058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1141163.3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外海岩石的围堰。本实用新型包括围堰主体,围堰主体包括主体下部和主体上部;主体下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碎石层,所有第一碎石层沿从围堰主体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相连两个第一碎石层之间设有第一砂土层;主体上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碎石层,所有第二碎石层沿从围堰主体的迎水侧到背水侧方向设置,相连两个第二碎石层之间设有第二砂土层;围堰主体的迎水侧面上设有第一块石护面层;围堰主体内设有止水帷幕,且止水帷幕的一端伸入外海岩石内。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期短,后期拆除简单方便;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以及能够抵抗海浪和台风的损害。

    一种坞门结构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8597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686724.1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工程浮坞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坞门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坞门本体和排水设施,坞门本体内部有舱格,坞门本体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处设有闸门,相邻两个舱格之间设有通道孔;坞门本体的顶部和坞门本体的背海侧上均设有爬梯,坞门本体的顶部还设有人行通道,爬梯与人行通道相连;排水设施设在坞门本体相对的两侧,每个排水设施包括潜水泵和排水管道,每个潜水泵均位于坞门本体内部的舱格中,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潜水泵相连、另一端在伸出坞门本体后向坞门本体的底部弯曲。本实用新型在排水时,可以减少对坞门正面水域的喷射,进而可以降低因坞门在排水时,对坞门正面水域的影响较大而导致人员难以通过爬梯上坞门的情况发生。

    一种高桩码头水下混凝土浇筑钢套箱

    公开(公告)号:CN209339152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2154194.7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桩码头水下混凝土浇筑钢套箱,包括底模和沿其周缘连接的侧模,底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码头高桩桩顶段穿过对应的通孔,桩顶段上设有主梁,主梁上设有吊运部件,底模的底部设有吊梁,吊运部件穿过底模连接吊梁,通孔和桩顶段之间、吊运部件穿过底模处均设有水密部件。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桩码头水下混凝土浇筑钢套箱,利用钢套箱自身重量沉下水面,利用钢套箱自身强度承载水压,利用主梁、吊运部件和吊梁形成的反吊机构,将钢套箱反吊设于码头高桩的桩顶段,其后将钢套箱中水抽出,形成施工平台,解决模板设置、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的问题,整个钢套箱的力均匀分布到码头高桩上,该钢套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07110404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1109907.7

    申请日:2017-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曲线沉管绑扎平台,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平台,以及与所述固定平台重叠布置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上间隔布置有多个移动装置,多个所述移动装置同时连接至固定平台,使所述活动平台通过所述移动装置的运动与固定平台发生重叠相对运动,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固定平台与曲线沉管之间的间隙,通过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配合使用,使绑扎平台根据每个曲线沉管节段的位置进行适配地调整,让绑扎操作平台与节段钢筋笼的侧边始终保持平行,从而消除二者之间的夹角和间隙,使作业人员能方便、安全地进行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重复搭设平台所存在的效率低下、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法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57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42553.3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法,通过路面拌合摊铺结构对泥料和碎石料拌合并铺平,并采用滚压结构对拌合铺平后的混合料初步压实,依靠滚动轮在施工路面滚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并排的拌合杆做相向转动,使得螺旋片对碎石料和泥料进行拌合,同时施工装置上的滚压结构同步对拌合铺平的部位进行碾压,初步碾压后,开启洒水结构和风干结构,反复碾压使路面压实系数达到1.1~1.5之间,该泥结碎石路面施工方法采用集成了拌合、铺摊和碾压的道路施工装置,并结合优化的施工工艺步骤,既减少了施工工序,还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独分步施工方式所存在的低效、繁复的问题,保证泥结碎石路面的施工质量。

    一种外海围堰及外海围堰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8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573767.3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海围堰及外海围堰的施工方法。一种外海围堰,包括设置外海岩石上的碎石层,且碎石层高出外海水位;碎石层的迎水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块石护面层;碎石层内设置有咬合桩,且咬合桩的一端伸入外海岩石内、另一端高出外海水位。在对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海围堰施工时,无需在流水的上游以及在围堰的四周进行掩护施工,可以直接在外海岩石上抛填碎石,使碎石层快速成型;然后再在碎石层的基础上施工第一块石护面层。所以,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海围堰结构能够有效地缩短围堰的施工工期,进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在碎石层的迎水侧面上设置第一块石护面层,能够有效减少海浪和台风等对围堰的损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