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隧道防撞潜堤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6335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202540.2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防撞潜堤,包括位于沉管管节和河/海床之间的回填区;在所述回填区的上方靠近沉管管节的位置铺设有反滤层;在所述反滤层上方、所述沉管管节的上方以及靠近河/海床面处的回填区上方均铺设有防撞护面层。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根据隧道结构设置较大的防撞保护范围,让失控船舶提前搁浅,避免船舶撞击防撞结构后机械及人员的损伤;此外,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采用全方位保护的系统理念,整体的防护能力更加均衡,且材料耐久可靠,日常基本不需要维护。

    一种沉管隧道防撞潜堤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6335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202540.2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的回填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防撞潜堤,包括位于沉管管节和河/海床之间的回填区;在所述回填区的上方靠近沉管管节的位置铺设有反滤层;在所述反滤层上方、所述沉管管节的上方以及靠近河/海床面处的回填区上方均铺设有防撞护面层。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根据隧道结构设置较大的防撞保护范围,让失控船舶提前搁浅,避免船舶撞击防撞结构后机械及人员的损伤;此外,本发明的沉管隧道防撞潜堤采用全方位保护的系统理念,整体的防护能力更加均衡,且材料耐久可靠,日常基本不需要维护。

    一种J型拉筋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92385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100862.7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J型拉筋。包括圆柱形筋体,所述筋体一端设有U型钩,所述筋体另一端设有与U型钩位置相对应的锚固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筋体一端设置U型钩,另一端设置与U型钩位置相对应的锚固板,使用时只需先将U型钩勾住一根钢筋,然后将锚固板直接搭接在另一根钢筋上进行绑扎即可,该J型拉筋在使用时安装方便,能较大程度的提高钢筋笼绑扎施工效率,同时采用锚固板,其比U型钩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钢筋上,能够增加与混凝土的锚固力,降低钢筋密集程度,有利于混凝土的浇捣质量控制。

    用于安装止水带的组合构件及止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092155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100841.5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止水带的组合构件及止水系统,组合构件包括用于安装止水带的组合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止水带安装在安装面上的夹持件,还包括预先布置在安装面内的安装底座,所述夹持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夹持件和安装底座对应设置连接孔,当所述连接件与安装底座连接后,所述夹持件与安装面形成夹持空间,所述连接件与夹持部错位设置,使所述连接件与止水带避开,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底座之间的紧固,使夹持件与安装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压缩后将止水带夹紧,达到固定、密封和止水的效果。

    一种沉管隧道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5363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258496.2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隧道的总体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包括与陆域道路连接的端部管节以及位于两侧所述端部管节之间的中间管节;所述端部管节的高度高于所有所述中间管节的高度;且该沉管隧道的纵面的形状接近波浪线段,所述波浪线段包括多个波谷。本实用新型的纵面形状整体呈波浪线段型的沉管隧道,相对于传统的U形或V形的沉管隧道而言,抬高了中间管节的设置高度,从而减少了深水作业量,进而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并有利于隧道内清洗及消防等废水的排出。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纵面形状整体呈波浪线段型的沉管隧道,相对现有沉管隧道,其基槽开挖工程量有所减少,利于水域环境的保护。

    一种曲线段管节接头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38310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258320.7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线段管节接头。该曲线段管节接头包括第一止水带与第二止水带;所述第一止水带与第二止水带连接形成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曲线沉管管节的端部;所述第一止水带与第二止水带的硬度不同。该曲线段管节接头采用硬度不同的第一止水带与第二止水带,第一止水带与第二止水带连接形成密封环,并在两侧形成硬度差值,通过硬度差值来抵消水压力力矩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解决曲线管节由于无法均匀压接而产生偏位的问题。

    一种预应力管节构造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92137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100857.6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节构造,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节段,每个节段之间均设有抗剪结构和止水系统,在管节内沿其周向设有多条预应力束,每条预应力束沿管节纵向贯通并在靠近节段接头处分割为多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依次连接的节段,每个节段之间设置抗剪结构和止水系统,可以使各节段之间能够承受剪切力并具有水密性,通过在管节内设置多条预应力束,使得多个节段串联拼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将预应力束在靠近节段接头处分割为多段,使管节在不失整体刚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柔性,有效改善了各节段的受力及变形,使各节段之间具有合适的压力,从而使管节具有更好的适应海底基床的变形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节段接头抗剪装置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92132U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21099706.3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段接头抗剪装置。包括埋设于节段一端部混凝土里的钢销,所述钢销前部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埋设于节段二端部混凝土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销和外套筒,且外套筒套设在钢销前部,在浇筑两个节段时只需将钢销和外套筒配合埋设于两个节段端部的混凝土内即可,其能够与节段端面混凝土较好的连接,并且通过钢销和外套筒重合部分相互挤压作用来承受节段接头之间的剪切力,且便于施工操作。

    沉管隧道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53635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256213.0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结构,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其包括位于隧道两侧的行车孔和位于两侧行车孔之间的中管廊,中管廊包括位于下部的检修道和位于上部的排烟孔;沉管隧道侧墙的中上部朝向该侧墙对应的行车孔内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其侧壁的中上部设置为朝向该侧壁对应的行车孔内倾斜,能够有效减小行车孔的跨度,降低隧道结构弯矩,增强沉管隧道对双向六车道通行标准的适应性,减少沉管隧道建造时钢筋用量,提高工程经济性;进一步地,排烟孔侧壁由下至上朝向其对应的行车孔内倾斜,能够有效实现行车孔顶部与中管廊顶部的受力面面积接近,实现沉管隧道内力调整,保证沉管隧道在高水压、大回於等恶劣条件下的结构稳定与安全,提高其抗荷载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