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边坡的滑板自锚式箱涵零平面顶进始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45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704896.0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边坡的滑板自锚式箱涵零平面顶进始发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滑板、钢筋混凝土肋板、碎石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后背梁、钢筋混凝土抗滑桩、顶铁、千斤顶、地锚梁、导向墩、自锚梁。其特点为在高边坡底部零平面处将箱涵顶进滑板与后背梁浇筑为整体,两者之间同步浇筑钢筋混凝土肋板,保证后背梁的稳定性,作为箱涵顶进的始发基座;后背梁前方设置顶铁,与千斤顶连接,千斤顶另一端连接箱涵;滑板下方设置纵横向地锚梁用于固定滑板;滑板下方设置自锚梁,自锚梁与后背梁下方均设置抗滑桩,用于平衡顶进力,防止整体滑动及失稳;同时应保证抗滑桩的深度,防止顶进装置倾覆。本发明保证箱涵顶进装置的自身稳定性,解决了高边坡底部零平面处箱涵无法顶进的问题,同时顶进装置利用滑板自锚体系,结构简单可靠,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节能环保。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49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53900.2

    申请日:2014-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旋喷桩和内插于所述旋喷桩中的双排桩结构;其中,所述旋喷桩为形成在基坑周边土体上的高强水泥土桩体,多根所述旋喷桩相互搭接形成加固区;所述双排桩结构包括第一排灌注桩、第二排灌注桩和连接第一排灌注桩和第二排灌注桩顶部的连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是解决富水软土复杂地质条件下和复杂障碍物穿越基坑上方情况下的一种深基坑围护方案;当有电缆等障碍物穿越基坑上方时,灌注桩之间可以灵活调整间距,避开障碍物;大直径高压旋喷桩相互搭接有效止水,且与双排灌注桩一起控制坑外土体的水平位移,同时,在大直径旋喷桩中施作灌注桩组成的支护结构,节约基坑外施工场地。

    基于二三维交互的明挖隧道基坑BIM参数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7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05723.7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二三维交互的明挖隧道基坑BIM参数化设计方法,获取各类构件不同型号的族库、路线信息和设计数据;将路线信息和设计数据发送至预设的业务参数计算模型,业务参数计算模型内置的二维控件解析接收到的路线信息和设计数据后,自动绘制各种边线并计算各类构件的布置位置坐标和尺寸参数,再通过三维控件输出三维模型;基于三维模型通过业务参数计算模型内置的三维控件计算生成二维出图参数、输出施工定位坐标高程表参数和输出工程表参数;调用二维控件和表格控件,输出图纸、工程量、施工定位坐标高程表成果,完成参数化设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明挖隧道基坑建筑模型设计过程中复杂度高、设计效率低的问题。

    沉管隧道接头剪力键弹簧垫层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1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0345739.4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用接头剪力键弹簧垫层及其安装方法,设置于两个剪力键结构之间,包括:弹簧垫层主结构,包括内钢槽、外钢槽以及受压弹簧,弹簧垫层主结构通过弹簧垫层固定螺栓固定于剪力键结构上;高分子材料垫层,通过高分子材料垫层固定螺栓固定于垫层主结构上,设置于弹簧垫层主结构与剪力键结构之间,其中,弹簧垫层主结构的外钢槽侧通过弹簧垫层固定螺栓固定于下部的剪力键结构上侧;主结构的内钢槽通过高分子材料垫层固定螺栓与高分子材料垫层固定连接,外钢槽与内钢槽之间设置受压弹簧。本公开在保证长期稳定性的同时,其还具有较强的自恢复特性,同时可以调节同一接头处各个剪力键相互作用力,使得其能均匀承担相应的剪力。

    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压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22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69052.5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建造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压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建造现场将第二预制段浮运至与第一预制段对接的预定位置上方,第二预制段朝向第一预制段的一端内套设有最终接头部件;将第二预制段沉放至预定位置,最终接头部件内和第二预制段内相临接的位置各封装有一端封门,两个端封门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二预制段的沉放过程中,驱动间隙内的水压与第二预制段外的水压动态平衡;向间隙内注水,以利用间隙内的水压驱动最终接头部件朝向第一预制段推出,直至最终接头部件自第二预制段伸出并与第一预制段对接,以构造推出式最终接头。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系统复杂、安装控制技术难度大的缺点。

    沉管隧道用管节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60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055384.6

    申请日:2016-01-27

    Abstract: 一种沉管隧道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钢壳结构(腔体形式)和充填于所述钢壳结构中的混凝土,该钢壳结构由内、外侧钢板组成,横向与纵向加强肋板焊接于内、外侧钢板内腔表面,加强外壳强度及刚度;横、纵向钢隔板或钢桁架连接内、外侧钢板使之成为整体结构,混凝土充填满壳体内部以提高管节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以及一种沉管隧道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外包钢壳与充填于其中的混凝土形成组合结构,能够提高管节结构的整体刚度、强度、防水性、耐久性及抗震性,可用于高水压、大埋深条件下大跨沉管管节结构及其他特殊要求下沉管管节结构。

    沉管隧道用管节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4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55384.6

    申请日:2016-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Abstract: 一种沉管隧道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钢壳结构(腔体形式)和充填于所述钢壳结构中的混凝土,该钢壳结构由内、外侧钢板组成,横向与纵向加强肋板焊接于内、外侧钢板内腔表面,加强外壳强度及刚度;横、纵向钢隔板或钢桁架连接内、外侧钢板使之成为整体结构,混凝土充填满壳体内部以提高管节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以及一种沉管隧道用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外包钢壳与充填于其中的混凝土形成组合结构,能够提高管节结构的整体刚度、强度、防水性、耐久性及抗震性,可用于高水压、大埋深条件下大跨沉管管节结构及其他特殊要求下沉管管节结构。

    一种面向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三维精细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1395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055548.7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一种沉管隧道三维简化建模方法,包括:对沉管隧道进行结构分析,确定需建模部分;定义该沉管隧道模型轴线上的节点;定义该沉管隧道模型所需单元;定义材料性质、界面属性;定义模拟接头部位的节点与该管节端点之间的约束关系;将上述各部件组装为沉管隧道模型,并用于计算分析。本发明能够模拟沉管隧道施工时水力压接产生的接头初始压缩,精确计算接头的受力与张开量,实现了对接头部位的精细化计算。本发明既充分考虑了分析的精度要求,又满足了计算效率方面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