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76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044593.8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M7/5395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等效带内电抗的电压源型的逆变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该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正常运行控制、故障判别、故障处理和故障复归判别单元。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若以恒定电压源计算的故障电流不超过设定的最大值,并网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的电压向量与故障前保持相同;若以恒定电压源计算的故障电流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时,并网逆变器交流侧输出的电压为电压源串接一个适当内电抗值后的电压向量,并且故障电流为设定的最大电流值。本发明的逆变器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当电网故障时,将逆变器的暂态特性等效为带内电抗的电压源,从而使传统的暂态分析理论能够适用于新能源经逆变器接入的电网,有利于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5287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37044.X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电网宽频振荡稳定性的协调控制方法和系统,采用厂站端的就地侧子站控制与调度端的区域侧主站控制统筹结合的方式,提高电网宽频振荡稳定性,就地侧子站进行信息采集、宽频振荡特征量分析、数据上送、本地控制策略生成以及控制策略实施;区域侧主站接入多个就地侧子站上送的特征数据并进行全域监视、分析、展示,形成区域内的控制策略下发到各就地侧子站执行;就地侧子站接收区域侧主站策略并与本地控制策略组合优化,形成最终稳定策略;同时,就地侧子站在区域控制失效时自主执行本地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构建不同时间、空间尺度的宽频振荡防御控制体系,形成多维联动平息区域和局部宽频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9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42360.9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弱电网基于PQ补偿的构网型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变流器功率外环控制输出电压;并网故障时根据电压跌落量基于混合势函数计算变流器输出有功功率扰动量作为有功功率补偿值,由无功功率突变值作为无功功率补偿值;利用有功和无功功率补偿值,基于功率算法得到补偿电流对输出电流给定值进行补偿;基于信号延迟对消方法获得并网点电压正负序分量;根据补偿后输出电流给定值和并网点电压正负序分量,基于正负序电流内环控制获得电压给定值,基于SPWM调制出变流器控制信号。本发明抑制故障期间系统过电流,实现低电压穿越,抑制不对称故障期间功率二倍工频震荡,提升故障期间的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7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67865.X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3/335
Abstract: 一种串联型直流变换器的单元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所述串联型直流变换器中每一DAB单元的单元能量值进行采集,并与所述直流变换器的总能量进行比较,以获得所述每一DAB单元的单元能量差异;步骤2,建立所述直流变换器的移相角与所述单元能量差异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所述单元能量差异和所述关联关系,对于所述每一DAB单元的移相角进行调节。本发明思路巧妙,充分考虑了串联型直流变换器中各个单元之间存在的平衡误差,通过调节移相角的方式实现了单元之间的重新平衡,防止了不稳定状态下并网故障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06877.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压链式储能的混合储能子模块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其在单一储能电池串并联的传统储能模块基础上引入超级电容构成混合储能子模块,并根据多时间尺度控制思想使储能子模块中的超级电容和储能电池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响应不同频率的功率,实现两者功率的合理分配。优化高压链式储能的工作性能、延长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802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078266.0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压前馈非线性滤波的柔性直流高频谐振抑制方法。它包括:在柔性直流的电流内环控制中,针对电压前馈环节采用非线性滤波,具体方法为提取交流电压幅值的各个序分量,对序分量进行N个采样点平均值计算,比较当前平均值与上一周期非线性滤波器输出结果,对当前周期的非线性滤波器输出结果进行校正,输出结果为按梯度变化的固定值,作用于内环电压前馈环节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抑制柔直与交流系统因阻抗匹配造成的高频谐振,同时兼顾了快速性,能够在交流故障等电压扰动时跟随交流电压进行调节,降低换流阀过流风险,本发明仅需要在柔直二次控制软件环节中实现,无需新增一次设备,成本低、不占用土地,方便用于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1465.9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跟网比例和构网比例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系统容量和装置容量;其中,系统容量是指电力系统中各类枢纽变电站的额定容量的总和,装置容量是指电力系统在预设范围内的融合跟网功能和构网功能设备的安装容量;根据系统容量和装置容量确定短路比;根据短路比确定跟网比例和构网比例;获取电力系统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直流侧电压和直流侧参考电压;根据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直流侧电压、直流侧参考电压、跟网比例和构网比例进行脉冲宽度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确定跟网比例和构网比例,并基于跟网比例和构网比例综合对电力系统的脉冲宽度进行控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406025.8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提升电力系统传统保护动作性能的变流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变流器并网点的电压和电流,判断交流电网故障或正常以及判断故障是否清除;基于变流器的有功外环控制和无功外环控制,获取变流器内环控制指令电流初始值,计算交流电网故障或正常下变流器指令电流,对变流器电流闭环控制;基于无差拍控制,得到变流器的指令电压;对指令电压进行调制,得到交流电网故障状态或正常状态下的变流器控制脉冲。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风电、光伏、储能等场合,保证变流器在各种工况下不过流,同时模拟同步发电机正、负序故障电流相角特性,显著提升双高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动作性能,保障双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09308.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LM模型的电力系统区域宽频振荡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新能源接入场站、联络站、汇集站布设决策中心,每一决策中心接入本层区域的监测线路;以监测线路的宽频振荡特征量样本作为输入,以按照有功贡献率、无功贡献率、宽频电流振荡幅值占比、阻抗振荡幅值占比为依据的线路切除顺序作为输出标签分别离线训练ELM模型,得到离线模型M_P、M_Q、M_I、M_Z;各层决策中心嵌入离线模型并接收所接入监测线路的宽频振荡特征量信息,基于接收到的信息给出所嵌入离线模型的输出标签结果,协调各层决策中心的输出标签结果,实现区域宽频振荡控制。本发明可有效阻断宽频振荡在区域内的传播,降低宽频振荡对电网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72271.2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的闭环测试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测试工具软件向多个新能源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发送对应的通道配置信息;步骤2:保护装置根据接收到的通道配置信息生成通道采样数据,进行保护逻辑计算,并将计算数据发送至测试工具软件;步骤3: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测试工具软件根据接收到的计算数据进行故障判断,若存在故障,则发送停止计算指令,否则返回步骤2,形成闭环测试。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了多装置、多通道、多模态难以同时加量测试的问题,同时装置与工具软件形成闭环系统,解决捕捉故障现场、定位问题源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