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4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55031.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P1/30 , H02P21/22 , H02P21/12 , H02P25/026 , H02P27/08
Abstract: 适用于调相机启动的电流源型静止变频器控制方法与装置,包括电流源型静止变频器的网侧桥控制和机侧桥控制,网侧桥控制为:调相机启动过程中,网侧桥采用转速外环加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依据网侧电压、机侧桥换相情况和双闭环输出触发角控制换相;机侧桥控制为:调相机静止状态时,机侧桥依据调相机转子位置角确定静止变频器解锁后首次触发的晶闸管序号,给调相机提供期望的电磁转矩;静止变频器带动调相机转动后,利用机端线电压相位角确定后续每次触发晶闸管序号,为调相机提供期望的电磁转矩,使调相机平稳加速。能够有效提升转速控制精准度、减少控制复杂度、降低电机启动失败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74913.5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小型调相机励磁控制系统和方法,采用启励和主励共用同一套硬件的励磁控制系统结构,在调相机不同工作阶段,励磁系统处于不同励磁方式,软件控制自动转换励磁控制方法,配合调相机完成SFC拖动启动、主励升压和并网运行。励磁电源通过励磁变取自交流母线,调相机启动并网前,励磁系统为它励励磁方式,采用恒励磁电流控制方法;SFC完成调相机拖动退出后,励磁系统自动转为主励状态,仍为它励励磁方式,采用恒机端电压控制方式;并网后,交流母线电压与机端电压同源,变为自并励励磁方式,励磁系统自动转为恒无功控制方法,控制调相机进行无功调节。省去了启励系统的硬件,系统结构更简单,易部署,大大降低励磁控制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05884.5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保定四方三伊电气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 H02P9/10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调相机组励磁系统恒无功控制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无功给定与机组当前无功的差值产生恒无功附加给定电压;根据机端电压突变量及机组无功越限情况进行系统故障检测,根据机端电压正常运行区间进行机端电压越限检测,系统无故障且机端电压未越限时,对产生的恒无功附加给定电压进行动态限幅处理后输出,若系统故障或机端电压越限,则将所述差值置零,闭锁恒无功调节功能,保持输出的恒无功附加给定电压不变;输出的恒无功附加给定电压叠加机端电压给定后进行计算,改变励磁系统功率单元控制触发脉冲,进而改变励磁系统输出,调节调相机组无功。本发明可保证分布式调相机在各工况运行时的安全性、稳定性、速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33779.6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同步机静止变频启动时中高频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包括:利用电机参数和机端电气量信号,获取αβ轴机端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根据动态前馈锁相环输出的中心频率对αβ轴机端电压分量和电流分量进行中心频率可变的二阶广义积分器自适应滤波,得到滤波后机端电压、滤波后电机电流以及滤波后正交电流;利用动态前馈锁相环对滤波后机端电压进行锁相求得机端电压相角和电机转速,以电机转速作为中心频率反馈值输入至二阶广义积分器;根据电机参数,滤波后电机电流以及滤波后正交电流计算内电势以及机端电机磁链;根据机端电机磁链确定中高频转子位置角。本发明精准计算出运行在3Hz~60Hz同步机的转子位置,实现同步机的平稳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86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44163.8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级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保护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功率阀体、高压直流接入电路和控制器,其中,功率阀体由n个基于全桥拓扑的DCDC功率模块组成,DCDC功率模块一侧直流端口串联接入高压直流,一侧直流端口各自接入电池簇,实现低压电池到高压直流的变换;高压直流接入电路包括直流电压、电流采样、限流电感、隔离接触器、预充电回路组成,实现高压直流母线的接入和功率阀体的软启动;控制器通过光纤与各功率模块进行通信,采集功率模块电气信息并下发调制指令,实现储能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非线性滤波直流电压控制及直接直流电流控制,并具备高压直流短路时的故障阻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06791.X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级联储能系统的模块故障旁路控制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所有子模块的故障状态,根据各相子模块数量、各相故障子模块数量、各相子模块最低数量确定系统是否具备冗余条件;若系统具备冗余条件,则旁路故障子模块,并提高各相非故障子模块的调制比;若系统不具备冗余条件,则闭锁储能系统,防止硬件损坏;子模块故障被旁路成功后,控制器存储当前旁路状态字,保证控制器断电重启或控制器切换后,依然知道故障模块处于旁路状态;控制器设置“单元旁路复位”、“单元旁路清除”两个遥控,在储能变流器停机修复故障子模块后,传动“单元旁路复位”、“单元旁路清除”两个遥控,将控制器中保存的旁路状态字清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52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48593.8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故障退出控制方法,包括:判断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中故障阀组所在换流站类型,所述换流站类型分为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判断各换流站站间通讯是否正常,若各换流站站间存在通讯中断,则根据故障阀组所在的换流站类型,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独立进行阀组故障退出控制;否则根据故障阀组所在的换流站类型,送端换流站和受端换流站联合进行阀组故障退出控制。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结合不同类型阀组的控制特点,使各站各阀组相互配合,能够快速完成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组的故障退出,避免单个阀组故障引起整个系统停运。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06877.1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压链式储能的混合储能子模块能量管理控制方法,其在单一储能电池串并联的传统储能模块基础上引入超级电容构成混合储能子模块,并根据多时间尺度控制思想使储能子模块中的超级电容和储能电池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响应不同频率的功率,实现两者功率的合理分配。优化高压链式储能的工作性能、延长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9948691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379501.3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一种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双极控制装置,该装置采用全铝机箱,主要由主处理板卡、模拟量采集板卡、光纤接口板卡、逻辑处理板卡、通讯管理板卡、开入板卡、开出板卡、开入/开出扩展接口板卡和电源板卡组成,不同板卡之间通过冗余的内部高速总线实现数据交互,各板卡通过各自卡槽与后背板连接,集成在机箱里;该装置通过光纤以太网与监控层的运行人员控制系统连接,通过点对点的光纤与极控制装置连接;可以实现基于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同运行方式下功率分配功能和极间功率紧急转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9434891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20343645.3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一种多端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设备,该设备包括系统层装置、协调控制层和双极控制层集成装置、极控制层装置和阀组控制层装置,其中所述系统层装置包括运行人员控制主机,所述协调控制层和双极控制层集成装置包括直流双极控制主机及其分布式I/O,所述极控制层装置包括直流极控制主机及其分布式I/O,所述阀组控制层装置包括常规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器控制层装置或者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换流器控制层装置。本设备简化物理层次,缩短控制链路;简化接口处理,易于系统扩展;通过极层进行站间通讯,完成站间协调,通过站内物理通讯链路完成本站的控制功能,最终实现对多端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