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6288.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该结构包括筒体、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其中,所述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均布置在筒体上部。本发明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集中布置在稳压器结构上部,整体优化了稳压器中下部结构,简化了稳压器底部的布置需求和难度,实现空间整合,优化整个核动力系统布置,进而优化了整个系统性能。本发明适用范围广,还能够用于其他领域的高温高压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1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38683.9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提升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电磁结构模拟单元及应用,所述电磁结构模拟单元包括提升单元、移动单元和保持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线圈组件和衔铁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磁轭和下磁轭,上磁轭和下磁轭的内侧设置有线圈骨架,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衔铁组件由磁极、衔铁、弹簧、导向杆、配重托架和配重构成,磁极固定在上磁轭内,衔铁设置在磁极下方,导向杆穿设在磁极和衔铁内,导向杆的下端、衔铁的下端与配重托架的上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在磁极和衔铁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所述该电磁结构模拟单元能够替代价格昂贵的驱动机构产品,用于棒控系统及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气部件的科研及试验,有效降低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093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929322.3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锁紧型磁力提升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密封壳、均位于密封壳内的驱动杆组件和衔铁,所述驱动杆组件包括摩擦杆;所述驱动杆组件和密封壳之间设置有便于衔铁沿摩擦杆轴向移动的衔铁容纳腔,所述密封壳上设置有可使摩擦杆贴紧密封壳的保持组件、可使摩擦杆贴紧衔铁的移动组件和可驱动衔铁沿摩擦杆轴上移的提升组件,所述保持组件、移动组件、提升组件均包括磁轭和绕制在磁轭上的线圈,采用该结构的提升器其磨损裕量大、落棒的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87170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530200.9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线、线圈骨架、砂层、包扎层和引接线;线圈骨架为两端带有外法兰的筒状结构,其两端的外法兰之间形成了环形凹槽;其一端的法兰上开有与环形凹槽连通的出线槽;环形凹槽与一端法兰的结合部位设置有进线槽;一根完整的绕组线从进线槽进入线圈骨架,并缠绕着线圈骨架上,最终从出线槽中穿出;在环形凹槽内绕组线缠绕线圈的和线圈骨架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砂层;包扎层包覆粘结在砂层的外侧。本发明满足了驱动机构对控制线圈耐高温、耐辐照、耐冲击和长寿命等多重要求;保证了线圈结构上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机构存在振动或冲击时引接线对控制线圈绝缘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050154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550384.5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板状抗震环。它主体为环体,其外侧为圆形,内侧为多边形,所述的多边形为四边形的四个角上加工两个直角形所形成,多边形外侧的环体上设有吊杆安装孔;所述的多边形的每一个边上都设有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能够同时满足分散式和一体化两种堆顶结构,利于抗震板与CRDM之间间隙的调整,限制CRDM过度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47411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210186421.9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结构中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差动变压器型控制棒位置探测器。它包括线圈骨架,其上下端以及中部分别对称设有环形槽,线圈骨架外设有棒位探测线圈,它包括绕制在线圈骨架的上端和下端的环形槽内的补偿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中部的环形槽内的次级线圈以及绕制在整个线圈骨架的外壁的初级线圈;线圈骨架内设有内筒体,外部设有外筒体;初级线圈从外筒体引出。初级线圈贯穿于驱动杆全行程,可通过采集其在落棒过程中的感应电压信号来获得落棒时间,能够实时监测控制棒实际位置,方便驱动机构落棒试验的进行;同时通过在线圈骨架内外设计内筒体和外筒体,为棒位探测线圈提供支撑和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05429902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0877899.5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2K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设计技术,具体公开了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用金属铠装绕组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的定子铁芯由同轴装配的内磁轭和外磁轭组成,外磁轭设在内磁轭外部,定子绕组设在内磁轭上;所述的定子绕组由若干个单相绕组组成,所述单相绕组采用金属铠装绕组线,所述金属铠装绕组线包括中心的芯线和芯线外的铠装金属层,所述铠装金属层和芯线外壁之间的间隙填充无机矿物绝缘材料。采用了填充无机矿物绝缘材料的金属铠装绕组线一次性绕制形成单相绕组,提升了绕组的防潮能力和耐温性能,使得定子能够直接浸泡在高温高压的冷却剂之中,适用于一体化反应堆中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203026151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702271.8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控制棒驱动机构板状抗震环。它主体为环体,其外侧为圆形,内侧为多边形,所述的多边形为四边形的四个角上加工两个直角形所形成,多边形外侧的环体上设有吊杆安装孔;所述的多边形的每一个边上都设有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能够同时满足分散式和一体化两种堆顶结构,利于抗震板与CRDM之间间隙的调整,限制CRDM过度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1782446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2165906.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彦霆 , 于天达 , 邓强 , 李维 , 杜华 , 陈西南 , 杨晓晨 , 唐源 , 胥春燕 , 许斌 , 聂华刚 , 杨博 , 黄新东 , 杨方亮 , 吴昊 , 唐健凯 , 付国忠 , 张志强 , 唐向东 , 晋舒颜 , 周旭 , 李晴朝 , 黄思语 , 张进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包括内筒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永磁体线圈组件,沿内筒体的轴向方向排列并套在内筒体的外部;外筒体,套在多个永磁体线圈组件的外部;盖体,位于外筒体的两端并对外筒体的两端形成固定密封结构;密封接线盒,固定于外筒体外部,永磁体线圈组件的引接线穿过密封接线盒与外部电源连接,密封接线盒与外筒体之间固定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形成定子内部的全密封结构,可以用于水下环境,适用于特殊堆型。
-
公开(公告)号:CN202221660U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20298766.4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棒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式直线磁阻电机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该机构的耐压壳由导磁材料与非导磁材料交替排列构成;动子组件包括驱动杆和动子,动子为厚壁钢管,其周向车有环形槽,驱动杆一端连接动子,另一端连接控制棒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永磁体、磁轭和线圈,其中磁轭为环形结构,其内侧开有横断面为矩形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线圈,若干个磁轭和永磁体交替排列,且磁轭两端的永磁体极性相反;磁致伸缩棒位探测器安装在耐压壳的底部,动子组件设置在耐压壳的内部,定子组件套装并固定在耐压壳的外部,耐压壳的内腔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相通。本实用新型将电脉冲信号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