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24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5347.1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含铀元素基于U‑V‑Ta‑Ti系高热稳定性的高熵合金,属于高熵合金材料领域,U‑V‑Ta‑Ti系合金组分按原子百分比为:铀:15~60%;钒:10~35%;钽:10~35%;钛:15~50%;铌:0.01~10%;铝:0.01~10%,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针对目前在高温下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的高熵合金NiCoFeCr以及高温下易相变的NbTiVZr、AlTiVNb等合金,同时其他研究对于含U高熵合金的研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本发明提出基于U‑V‑Ta‑Ti系的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高熵合金,并充分考虑U元素的特殊作用,从而实现高熵合金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620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93615.9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辐照缺陷对Zr‑Nb合金微观力学影响的模拟方法及相关产品,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含典型辐照缺陷的Zr‑Nb合金,并基于经典分子动力学获得含典型辐照缺陷的Zr‑Nb合金稳定构型;S2、对步骤S1获取的稳定构型进行模拟纳米压痕实验过程的微观力学性能计算,获得每个体系的微观力学性能;S3、基于步骤S2获得的微观力学性能,结合体系内部发生组织变化的动力学信息,建立微观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对应关系。本发明通过该模拟方法能够建立微观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对应关系,助于揭示辐照缺陷对其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2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6438.0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1/28 , G01N1/34 , G01N1/38 , G01N23/04 , G01N23/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燃耗UO2核燃料透射电镜试样制备方法,使用的高燃耗UO2核燃料试样是辐照后的UO2核燃料,且所述辐照后的UO2核燃料的燃耗大于50GWD/tU,燃料相发生了重结晶形成了细小晶粒,晶粒尺寸为0.03μm‑0.3μm;制备过程包括:在热室内对燃料试样切割、清洗、超声处理,得超声分散液;将超声分散液屏蔽转运至电镜实验室,吸取滴加制样,即得高燃耗UO2核燃料透射电镜试样。本发明利用了高燃耗核燃料具有纳米晶粒的特性,通过对高燃耗结构的燃料进行超声分散的方法获得纳米级UO2核燃料透射电镜试样,满足透射电镜的观察需要,以揭示辐照后核燃料的微观结构,指导核燃料的优化设计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50745.0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04 , G21F3/00 , G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试样的电子探针屏蔽样品座,包括样品台底盘、可调节样品夹具和固定样品夹具;所述固定样品夹具和可调节样品夹具设置在样品台底盘上,所述固定样品夹具和可调节样品夹具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样品夹具和可调节样品夹具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的容纳腔,所述固定样品夹具和可调节样品夹具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所述样品台底盘、可调节样品夹具和固定样品夹具均采用屏蔽材料制成。本发明的样品座在不影响电子探针正常测试的情况下能对放射性样品从源头上进行屏蔽,进而降低设备元器件所承受的辐射剂量水平、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优化设备信息采集效率、保护试验人员和试验环境等的电子探针屏蔽样品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450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51525.4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中子毒物特性的Al-Nb-Zr-Mo-Hf-B体系高熵合金,其属于高熵合金材料领域,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铝:5~15%;铌:20~30%;锆:37~60%;钼:4.99~15%;铪:1~20%,余量为硼元素(0.01~2%)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针对目前典型BCC结构难熔高熵合金如TaNbMoW、TaNbMoWV等含有大量高密度金属元素,合金密度大,成本高,室温塑性差,难以作为结构材料应用的瓶颈问题,同时以外的研究为对中子毒物特性的高熵合金研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Al-Nb-Zr-Mo-Hf-B体系的高熵合金,并充分考虑B元素的特殊作用,从而实现高熵合金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580203.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O2核燃料中孔洞迁移的相场模拟方法,通过耦合温度场T、浓度场cv以及非保守序参量场η,考虑孔洞迁移中的表面扩散和蒸汽传输扩散等行为,以及由于孔洞和基体热导率的不同,导致的温度梯度在孔洞处的畸变,实现了对UO2燃料中孔洞扩散的准确预测,为UO2燃料服役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洞扩散描述不准确和不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4312.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55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模拟服役条件下镁基燃料基体辐照损伤行为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步骤:采用SRIM软件分别计算不同能量Mg+和He+在镁合金中的入射深度;制备可以调出一定束流密度Mg+的靶材;抽取辐照靶室的真空,根据SRIM计算结果设置辐照实验所需的中子注量,将Mg+和He+离子束同时注入样品;利用FIB对辐照后样品沿辐照深度制备透射电镜样品,用于表征中子辐照和裂变气体对镁基燃料基体的辐照损伤行为;该方法通过采用He+和Mg+双束离子协同辐照镁合金试样,能有效、便捷的实现Mg合金燃料基体材料在服役条件下的辐照损伤行为研究,同时实现燃料基体用耐热Mg合金体系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1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45466.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04 , G01N23/2202 , G01N23/22 , G01N23/2251 , G01N1/28 , G01N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Mg/A l叠层材料界面辐照损伤行为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采用SRI M软件分别计算不同能量Mg+在Mg/Al叠层材料中的入射深度,并计算特定能量入射离子的辐照损伤层深度;根据SRI M计算的结果,对离子辐照样品进行离子束切割;依次选用不同束流大小的离子束对切割后的界面样品进行减薄;通过调节电解抛光液配比、抛光温度、抛光时间、抛光电压等参数,摸索最佳的Mg/Al叠层材料界面样品的“速抛”工艺参数;该方法通过结合SRI M软件模拟、离子束微纳尺度加工、差异化减薄工艺和“速抛”处理等手段,能有效的完成离子辐照后Mg/Al叠层材料中Mg/Al界面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以实现Mg/Al界面辐照损伤行为分析及高性能Mg/A l叠层材料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908929.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后UO2核燃料的亚晶界演变行为获取方法,所述的辐照后UO2试样具有高燃耗特征,通过大压力下的研磨获得微区断面,然后对UO2的微区断面的形貌特征进行表征观察以获取演变行为;所述获取UO2微区断面的方法为:在热室内对辐照后的UO2试样进行镶嵌、磨制、抛光处理;磨制过程为:分别在200目砂纸压力40N‑50N、600目砂纸压力35N‑45N、1200目砂纸压力30N‑40N三种状态下各磨制5min‑6min。本发明通过微区断面暴露亚晶界形貌,亚晶界的形貌特征未被掩盖,可以在大尺度范围下进行观察获得亚晶界的形成及演变行为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935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679252.6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K7/04 , G01K1/14 , G21C17/00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失水事故快速升温的温度测量方法,包括采用接触式测温装置对非接触式测温装置进行连续标定,拟合温度补偿曲线,修正非接触式测温装置在不同温度下的测温示数;开展模拟失水事故实验并输出根据温度补偿曲线修正后的测温示数;一种适用于失水事故快速升温的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实验底座、实验炉体、样品支架、非接触式测温仪、接触式测温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样品支架的下端与实验底座的贴合面固定连接,非接触式测温仪设置在实验炉体的上方,接触式测温传感器设置在样品支架上,且与试样贴合;本发明通过接触式测温传感器标定非接触式测温仪的测温示数,然后在进行模拟事故时,可以通过非接触式测温仪实现快速精准的测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