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瓣紧贴孔壁式三维地应力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0651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273158.5

    申请日:2016-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瓣紧贴孔壁式三维地应力测量装置,采用分瓣方式优化树脂包体,树脂壳体瓣径向移动紧贴孔壁,进而可以忽略胶体的弹模变化影响;避免固化的胶体受高应力作用开裂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树脂壳体瓣径向移动紧贴孔壁的同时也同步解决了同轴问题,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矿山、水利水电和交通隧道等岩体工程的地应力测量。

    一种深钻孔全段多点贴壁式三维采动应力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4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73188.6

    申请日:2016-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钻孔全段多点贴壁式三维采动应力监测装置及方法,前期结合工程实际数值模拟煤岩体受采动影响应力空间分布特征,划分监测点位段,指导深钻孔中多个监测点位的布置;实现在深孔中包体与钻孔孔壁强耦合效果,在各个点位树脂壳体瓣径向移动紧贴孔壁,同时同步同轴;其次,树脂壳体瓣紧贴孔壁,可以忽略胶体弹模变化影响,也避免固化的耦合剂如水泥等,在高应力作用下开裂对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能够准确反映深钻孔全段采动应力实时分布特征。

    一种让压内注浆锚索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1054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0841.0

    申请日:2013-08-13

    Inventor: 王连国 陆银龙

    Abstract: 一种让压内注浆锚索,包括中空内注浆索体、锚索托盘、锚索索具和让压管,中空内注浆索体由多股钢绞线编绕中空橡胶注浆芯管而成,中空橡胶注浆芯管上每间隔距离就钻有多组出浆孔,每组出浆孔位置处的多股钢绞线加工成蜂巢状出浆段,中空内注浆索体尾部设有锚固剂搅拌头;让压管为一个中部向外凸起鼓出呈弧状的特制钢管,其穿套在中空内注浆索体上,且设在锚索托盘和锚索锁具之间,让压管的屈服载荷低于索体钢绞线的屈服载荷。本发明通过实现巷道围岩深部注浆加固与让压支护耦合一体化的效果,既能增加浆液的扩散范围和加固作用,又能在锚索受到较大围岩变形压力时及时地让压,避免锚索被拉断失效,能够有效提高大变形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注浆充实率的采动裂隙岩体流态转捩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9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27100.9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浆充实率的采动裂隙岩体流态转捩表征方法,包括:定义非线性渗流因数;计算注浆过程中裂隙岩体孔隙率随充实率的定量变化规律;对非线性渗流因数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非线性渗流因数;对修正后的非线性渗流因数进行求导积分,构建基于注浆充实率的采动裂隙岩体流态转捩的判别指标模型,获得流体的非线性渗流特征;通过流体的非线性渗流特征,构建基于注浆充实率的采动裂隙岩体流态转捩判别指标;基于采动裂隙岩体流态转捩判别指标根据工程实际中所测得数据,判定注浆过程中采动裂隙岩体的流态转捩。本发明可以做到注浆过程中流态转捩的精准识别,以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指导注浆工程设计,确保注浆效果。

    超高强一体化锚注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7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8443.9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高强一体化锚注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涉及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注浆托盘,注浆托盘中心设有半球形凹槽,半球形凹槽底部设置有锥形台阶,锥形台阶内设有若干进浆孔,进浆孔内安装有进浆钢管;调心球头,调心球头与注浆托盘凹槽吻合且可自由转动,调心球头设有钻孔,调心球头的周侧设置有环形出浆凹槽,环形出浆凹槽内设置有若干出浆孔;注浆钢管,注浆钢管一端与调心球头固定连接,且注浆钢管周侧密布有通孔;注浆连接装置,进行注浆时注浆连接装置与进浆钢管相连通;垂直插入注浆钢管内的锚杆,锚杆穿过密封塞。本发明具有大流量、可调心、易施工等优点,能够有效提升实体锚杆注浆效率以及锚注支护强度与效果。

    小煤柱开采远场覆岩深度弱化转移采动应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77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1643012.7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煤柱开采远场覆岩深度弱化转移采动应力方法,属于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查明“应力拱”和“裂断拱”的特征参数以及“应力拱”范围内的关键层位置;确定沿空掘巷位置,将沿空掘巷整体布置于“裂断拱”内;在“应力拱”及“断裂拱”范围内覆岩适时动态布置空间立体交错式的水力压裂钻孔和深孔爆破钻孔;沿空掘巷远场覆岩“应力拱”与“断裂拱”范围内关键层“水力压裂‑深孔爆破”复合深度弱化施工;根据监测结果动态调整“水力压裂‑深孔爆破”复合深度弱化施工参数;本发明能够显著增大覆岩顶板裂隙密度和裂隙范围,有效破坏覆岩坚硬顶板完整性和应力传递属性,增强顶板弱化程度和采动应力转移效果。

    一种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96411.5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底鼓严重的巷道环境中,保证位移监测仪器的稳定安装与精确监测,有效克服了仪器移动不便与固定难题的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一种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有侧壁固定板和侧壁固定锚杆等,侧壁固定板左右两部均设有多个侧壁固定锚杆。本发明通过在煤矿富水环境巷道墙壁上安装滑轨,而驱动轮组带动监测部件在滑轨上进行移动监测的操作,与现有技术需借助地面轨道移动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底鼓严重的巷道环境中,保证位移监测仪器的稳定安装与精确监测,有效克服了仪器移动不便与固定难题。

    一种煤矿巷道超高强抗弯剪锚索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842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1048485.8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超高强抗弯剪锚索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属于巷道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锚索、组合螺纹钢管、注浆装置、锚固剂安装套管、锁具和托盘,锚索安装在嵌套式的大钻孔和小钻孔中,注浆装置位于锁具与托盘之间,用于连接螺纹钢管与外部注浆管路,注浆装置包括螺栓套、进浆仓、密封圈和注浆管,相邻两个螺纹钢管相对的一端通过钢管连接封孔一体化装置固定连接。该支护装置在普通锚索支护的基础上实现了锚索全长锚固、围岩由浅至深的逐级分层次高质量注浆过程等多种功能,施工步骤简单,特别是在注浆完成以后浆液使得锚索索体、组合螺纹钢管与围岩形成一个“索体‑浆体‑钢管‑浆体‑围岩”复合结构整体,使得普通锚索获得了超高强的抗弯剪能力和整体支护强度,对巷道围岩(特别是层理裂隙发育或松散破碎围岩)剪切滑移变形破坏行为具有高效的约束控制效果。

    一种裂隙岩体定量化注浆试验模拟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51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0916.7

    申请日:2022-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裂隙岩体定量化注浆试验模拟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裂隙岩石注浆技术试验领域。包括盛放裂隙岩石试样的玻璃容器,玻璃容器四周设有多个调整岩样开度的机械固定器,机械固定器通过结构主体的板状抓手与钉状抓手实现对岩石试样的抓取功能,通过结构主体后推拉机械固定器移动的千分尺实现裂隙岩样开度精细的定量化调整,定量化监测注入裂隙岩样的浆液量是通过在进出玻璃容器前后安置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实现,通过前后电磁流量传感器在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记录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通过对函数处理得到入、出裂隙岩样的浆液量,实现定量化监测裂隙岩样注浆。其结构合理、精度较高、定量监测、过程可视、功能多样、安全可靠。

    一种利用煤矿废弃井巷改建垃圾填埋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61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81116.X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煤矿废弃井巷改建垃圾填埋场的方法,通过对废弃巷道进行防渗处理从而给巷道填埋垃圾创造一个密闭的空间,防止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和有害气体渗入到地下水层造成污染,采用分段充填的方式,通过隔离墙将巷道空间分成多个垃圾填埋仓,能够解决在垃圾充填过程中垃圾产生的渗滤液流到下一个巷道空间中造成污染问题。在地面上通过自动装袋机和腹膜防水袋将垃圾打包成包裹再运送到井下,解决了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通过自动传送装置将包裹通过垃圾输送口投放到垃圾填埋仓中能够较好地解决垃圾的充填问题。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工序较为简单,相比于在地面开挖一个垃圾填埋场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