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不规则钻孔和裂隙形状的水压致裂地应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6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86021.0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不规则钻孔和裂隙形状的水压致裂地应力计算方法,包括计算考虑任意不规则钻孔和裂隙形状的映射函数表达式;代入复变函数表达式中推导平面应变条件下远场地应力与钻孔孔壁应力关系;转换至极坐标获得水压裂隙方向与远场地应力最大主应力方向关系;构建无裂纹条件下裂隙应力影响因子表达式,与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对比确定裂纹破裂压力与地应力分量关系;确定关闭压力与地应力关系;根据封隔段压力时间曲线获得实测裂纹起裂压力和关闭压力;扫描确定裂隙发育最终长度和形状,代入裂纹破裂压力与地应力分量关系、关闭压力与地应力关系中得到地应力分量大小;能够解决现有水压致裂方法测量地应力时精确性差的问题。

    山区公路弃渣工程尺度参数数字化测定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096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22062.3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弃渣工程尺度参数数字化测定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依据弃渣堆填全过程施工记录获得弃渣总重量,结合初始地形和整形地形获得弃渣总体积,根据弃渣总重量和弃渣总体积获得弃渣总容重进而获得工程尺度条件下弃渣容重参数;依据弃渣堆填过程的多次极限排放坡角测量统计坡角特征值,利用坡角特征值等效得到工程尺度条件下弃渣摩擦角参数;依据极限堆高试验获取弃渣极限直立高度,结合弃渣总容重参数和弃渣内摩擦角参数得到工程尺度条件下弃渣黏聚力参数,进而获得工程尺度条件下土石混合弃渣工程特性;采用数字化施工,能够解决传统的山区公路建设中有限体积有限数量土石混合弃渣取样的代表性难题和测试结果离散性问题。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地应力软岩体地应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7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47850.7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高地应力软岩体地应力计算方法,包括建立不同直径钻孔的三维地应力计算模型;将岩体材料参数代入三维地应力计算模型中获得孔壁不同位置处的正应变数据;将岩体材料的不同参数及孔壁不同位置处的正应变数据代入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建立弹塑性力学应力解除法计算方法,最终获得孔壁应力与远场地应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法测量获得足够多的孔壁正应变数据;采用侧壁取芯设备取出深部测试岩层的岩芯,回到地面后开展室内三轴压缩试验获得岩体力学参数;通过地应力估算公式和弹性力学应力解除算法计算获得岩体弹性应变范围;采用损伤弹性力学本构方程或弹塑性力学本构方程计算得到远场地应力。

    基于随钻激振波参数的岩土体识别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19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74077.2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随钻激振波参数的岩土体识别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检波器检测钻杆中的第一激振波,并同步控制第二检波器检测岩土体中的第二激振波,同步接收第一激振波和第二激振波并记录保存;根据不同钻进深度和钻孔到第二检波器的距离,得到钻头到第二检波器的若干点位距离;根据若干点位距离对第一激振波和第二激振波进行分析,得到钻孔至钻头空间范围内若干岩土体激振波传播速度;从岩土体激振波波速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若干岩土体激振波传播速度中每一岩土体激振波传播速度的相等波速,则所述相等波速对应的岩土体种类即为识别结果。本发明可有效识别钻孔周围不同深度的岩土体,拓展钻孔取芯结果,提高勘察效率。

    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应力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5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18008.X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力学测量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锚索全长应力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锚固段应力监测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锚固段、自由段以及封锚段,预应力锚索一端埋设于所述锚固段,另一端自由穿过自由段后与锚固段固定连接;锚固段应力监测子系统用于测量所述预应力锚索在锚固段的应力值;自由段应力监测子系统一端与所述锚固段应力监测子系统固定连通,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自由段和封锚段后与控制子系统连通,用于通过受力过程中电阻值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子系统;控制子系统用于计算锚固段抗拔安全系数和自由段预应力损失,并以此实现锚索全长应力状态监测。本发明测试精准度较高,能实现锚索全长各部分的应力状态监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