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01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950128.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预警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预警指标,获取预警指标的样本数据和实测数据,所述预警指标包括轨道电压、轨旁湿度、温度和故障累计次数;S2,处理样本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形成预警等级集合和指标值集合;并确定预警等级集合中各预警等级的指标权重;S3,获取指标值集合与预警等级集合中各个预警等级的综合同异反模糊联系度;S4,比较指标值集合与预警等级集合中各预警等级的综合同异反模糊联系度,以综合同异反模糊联系度最大的预警等级作为指标值集合的预警等级。具有能够减少预警中人为影响因素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96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17756.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由下述部分组成:中央行调工作站、列车自动监控设备、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中央联锁监控工作站,以上各部分设置于控制中心,并且中央行调工作站与列车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列控/联锁一体化控制设备与中央联锁监控工作站连接;设置于正线车站室内的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设置于正线车站室内的交换/基站设备,设置于车辆段室内的目标控制(电子执行)设备,设置于车辆段的交换/基站设备。本发明降低了信号系统的建设及运维成本,又减小对列车空间的占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94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538239.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列车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列控等级转换系统及其方法。步骤包括:1、CTCS‑2站列控中心识别半自动闭塞改变方向逻辑电路中有极继电器的状态,形成CTCS‑2站接车和发车状态;2、CTCS‑2站发车时,通过新增并修改反向运行报文参数修改列车速度监控曲线;CTCS‑2站侧向接车时,在等级转换点设置限速点修改列车速度监控曲线,列车按照列车速度监控曲线的限速通过CTCS‑2站和CTCS‑0站的边界,同时列车车载装置完成CTCS‑2和CTCS‑0系统的切换。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在维持既有两站为半自动闭塞,区间无轨道电路,CTCS‑0站不增加任何改造工程的情况下,实现了列车在CTCS‑0列控系统和CTCS‑2列控系统之间不停车切换,不仅切换中速度平稳过渡,而且提高了列车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31402.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异物侵限领域的一种基于图像的铁路限界区域识别方法,方法的步骤包括A,获取包含铁路的图像;B,从包含铁路场景的图像中提取出铁轨坐标;C,计算铁轨限界区域边缘线与铁轨之间的实际限界距离,所述限界距离包括当铁路线路为直线情况时的限界距离和当铁路线路为曲线情况时的限界距离;D,根据铁轨坐标和实际限界距离确定图像中限界区域。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图像的铁路限界区域识别方法,提升了在铁路复杂场景下对铁路限界区域自动化识别的准确度,使得应用该方法的周界入侵监测等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自动确定限界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194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538239.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列车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列控等级转换系统及其方法。步骤包括:1、CTCS-2站列控中心识别半自动闭塞改变方向逻辑电路中有极继电器的状态,形成CTCS-2站接车和发车状态;2、CTCS-2站发车时,通过新增并修改反向运行报文参数修改列车速度监控曲线;CTCS-2站侧向接车时,在等级转换点设置限速点修改列车速度监控曲线,列车按照列车速度监控曲线的限速通过CTCS-2站和CTCS-0站的边界,同时列车车载装置完成CTCS-2和CTCS-0系统的切换。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在维持既有两站为半自动闭塞,区间无轨道电路,CTCS-0站不增加任何改造工程的情况下,实现了列车在CTCS-0列控系统和CTCS-2列控系统之间不停车切换,不仅切换中速度平稳过渡,而且提高了列车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3734.7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1L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综合接地技术领域,特别是铁路车站与区间结合部的接地系统兼容性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站接近区段轨道电路为ZPW‑2000轨道电路时,在轨道电路以外23m处钢轨直接连接的短路线作为等电位连接点;车站接近区段轨道电路为25Hz轨道电路时,在车站接近区段末端设置的扼流变压器处,通过设置完全横向连接线的方式实现等电位连接。本发明是基于区间以钢轨代替贯通地线的综合接地系统,车站采用单独敷设贯通地线方式的综合接地系统,提出了一种铁路车站与区间结合部的综合接地系统间等电位连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123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736782.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坚强 , 刘翔 , 王学林 , 陈昳 , 夏进波 , 刘立峰 , 杨岗 , 王利军 , 张廷伟 , 王勇 , 曾科智 , 陈勇 , 唐强 , 陈曦 , 史斌 , 王凌 , 王陆睎 , 陈宇坤 , 郭彦宏 , 杨旭立 , 罗红 , 杨鸿铭
IPC: B61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制式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感应环线的PRT精确定位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车载速度传感器、车载控制器、车载接收天线、车载发送天线、感应环线和环线收发设备,多个感应环线连续交叉设置在道路中心,每个感应环线由多个大小相同的交叉环构成;方法包括利用环线收发设备生成环线信息和高频正弦交变电流信号,通过感应环线广播环线信息,基于高频正弦交变电流信号产生交变磁场;通过交变磁场生成脉冲信息,利用环线信息、脉冲信息和感应环线基础信息计算车辆的绝对位置;获取车辆的相对移动距离,结合绝对位置和相对移动距离得到车辆的精确定位;本发明实现了实时、准确、持续地获得PRT车辆的精确位置,用于车辆的运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51890.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延续进路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etri网的铁路车站延续进路防护系统及站点部署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离散事件系统建模的方法,采用形式化验证对延续进路的防护进行Petri网建模,建立相应的延续进路防护资源分配约束模型,采用形式化验证的方法,进行列车运行安全性验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对站内延续进路排列的安全性进行核查,通过被标记的故障库所的含义可以对不可行的延续进路排列报错,并并给出可行的替代方案,提升列车延续进路防护的安全性,确保列车在站内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341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78783.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电子地图服务器的CBTC和CTCS跨线运行系统,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固定数据和实时数据的作出响应,对应的数据存储由固态数据库和可变数据库分别进行;网络传输单元,用于提供系统信息交换的传输通道;逻辑功能单元,用于与所有驶入本线路的车载列控设备建立安全通信,并允许线网内所有车载列控设备通过无线访问;I/O接口,包括与车载列控设备的接口、与轨旁列控设备的接口和与网络传输通道的接口;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稳定、连续的电源。在不改变既有列控系统控制原理、不影响系统正常控制的前提下,通过设置一套电子地图服务器,实现不同列控系统的电子地图间安全、可靠的远程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6453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71301.4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综合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Petri网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综合控制模型及方法,模型包括基于Petri网的自动闭塞模型、所述自动闭塞模型用于表示列车在铁路闭塞区间运行的状态;还包括基于Petri网的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模型,所述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模型用于表示具有多个运行区间且运行时间提前确定的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状态,并且所述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模型与所述自动闭塞模型通过换乘站相联系。本发明使用时延Petri网模型,将延时赋予变迁,建立起多制式轨道交通综合模型,输入多种制式轨道交通的运行计划,通过模型对多种轨道交通运行方式的计划进行优化,使得乘客换乘舒适性得到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