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31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58458.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设备,包括缓冲桩群和防护网,当物料流通过缓冲桩群,石块会与缓冲桩碰撞冲击,消耗石块的冲击能量,但石块能够从相邻两根缓冲桩之间通过,缓冲桩并不会将石块拦截住,物料流对缓冲桩的冲击力相对较小,破坏力较小,相应地缓冲桩所需的抗冲击能力可以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缓冲桩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缓冲桩对物料流中的石块的能量消耗,减小了物料流中的石块对防护网的冲击能量,使得防护网能够对通过缓冲桩群的物料流进行较为有效地拦截。施工过程不需要大型设备进场,施工难度较小,施工周期较短,防护费用较小、修复速度较快。能够较好地对高陡地形条件下具有较大冲击能量的泥石流进行拦截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25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96851.4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G3/04 , B32B5/02 , B32B5/26 , B32B27/12 , B32B27/32 , B32B27/30 , B32B27/08 , B32B21/08 , B32B21/10 , B32B27/02 , B32B7/12 , B32B7/08 , B32B7/09 , B32B5/06 , B32B7/02 , B32B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槽,涉及铁路工程领域。该电缆槽包括:槽状结构,形成有铺设电缆的容纳槽、以及连通所述容纳槽底部至所述槽状结构一侧外部的第一泄水孔;过渡结构,与所述槽状结构连接并位于所述槽状结构的下部,所述过渡结构上形成有贯穿所述过渡结构两侧的第二泄水孔;反滤排水结构,连接在所述过渡结构的下部;反滤层,至少设置在所述过渡结构的两侧,以覆盖所述第二泄水孔的两端。本发明通过将槽状结构、过渡结构及反滤排水结构一体化预制,提高电缆槽的整体性,实现了电缆槽施工过程的简单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78568.7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岩土二元结构边坡的支档结构,所述支档结构包括钻孔桩、联梁、面板、底板和锚索,所述钻孔桩底端位于稳定地层,所述钻孔桩顶面之间连接有所述联梁,沿所述边坡横向最外侧的所述钻孔桩侧面之间连接有所述面板,所述面板底端连接有与所述面板相交的所述底板,所述锚索包括锚固段和与所述锚固段连接的锚头,所述锚固段位于岩层,所述锚头位于所述面板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岩土二元结构边坡的支档结构的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支挡结构受力性好,结构稳定可靠,能有效防止边坡失稳灾害;其施工方法施工工期短,对边坡扰动小,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533937.8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岩体变形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组件,用于测量待测岩体的第一岩块与所述待测岩石的第二岩块之间的位置相对关系,得到测量数据;所述第一岩块位于所述待测岩体的结构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岩块位于所述待测岩体的结构面的另一侧;所述测量组件能够测量三个方向的数据,且三个测量方向互相垂直;固定组件,所述测量组件测量时,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岩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岩块上,用于将所述测量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岩块与所述第二岩块之间,且使所述测量组件的三个测量方向中任意两个测量方向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待测岩体的结构面平行;处理器,用于利用所述测量数据与参考数据,得到所述待测岩体的变形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72764.1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强 , 孙红林 , 张占荣 , 储团结 , 赵晋乾 , 彭俊伟 , 薛峰 , 张亮亮 , 吴守富 , 于廷新 , 米军 , 张燕 , 黄俊杰 , 沈峥 , 谢凡 , 陈蒙 , 涂仁盼 , 程龙虎 , 许泽鹏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钻式旁压试验获取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通过自钻式旁压试验获取的多个试验点位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孔压消散数据、通过十字板试验获取的多个试验点位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对于当前试验点位,确定当前试验点位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被低估程度,确定当前试验点位的固结状态参数;根据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被低估程度与固结状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试验点位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修正系数,修正系数用于对通过自钻式旁压试验获取的目标试验点位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进行修正。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自钻式旁压试验获取的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98435.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随钻参数进行地质导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基于钻探过程,获取钻进参数;S20:基于现场岩性编录及物理力学试验,获取岩土体关键参数;S30:对所述钻进参数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建立所述钻进参数与钻进孔深的映射关系;S40:基于相关性分析,获取所述钻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建立所述钻进参数与地层岩性的映射关系;S50:基于所述钻进参数与所述钻进孔深、所述地层岩性的映射关系及灰色关联算法建立模型,进行实时钻探的岩性判断。本申请通过对预先钻探过程的钻探参数与岩土体参数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再通过模型根据实时钻探的参数进行即时的岩性判断,具有智能化、高效率、可靠性高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31328.5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边坡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边坡模型生成方法包括:基于边坡所在位置的地形图提取等高线信息,确定等高线图;将所述等高线图中的每一等高线进行分段处理,获取每一划分点的空间坐标;基于所述空间坐标,确定所述等高线之间的平面三角形网格;基于所述平面三角形网格,生成边坡几何形貌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4011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86136.9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孕镶金刚石钻头制造模具及制造方法,该制造模具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同轴套接布置的绝缘外芯、钢质底模和绝缘内芯,所述钢质底模包括环状圆柱段和沿环状圆柱段上表面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钢叉,相邻两个钢叉之间安装有石墨压头,所述石墨压头下端面与环状圆柱段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形成用于放置胎体粉末的装料空间。该发明通过设计石墨压头,在进行电阻加热时,可相当于电阻烧结的电主体,电流依次流经石墨压头‑胎体粉末‑钢质底模,热量自上向下传导,有效解决了现有对于大直径孕镶金刚石钻头难以保障热压烧结的均质性的问题;并且石墨压头可承受大于50MPa的高压力,充分压密胎体粉末,提高对金刚石的握裹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94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29310.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占荣 , 刘华吉 , 孙红林 , 李时亮 , 李东黎 , 赵晋乾 , 王亚飞 , 李炜 , 吕小宁 , 李鹏程 , 毛泽宇 , 吕俊磊 , 王卫国 , 陈锣增 , 岳建刚 , 肖凡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钻监测系统监测参数实时校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钻机上的用于获取随钻监测参数的随钻监测系统,与钻机的钻具连接的用于获取校准参数的校准装置,以及与所述随钻监测系统和所述校准装置连接的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可实时接收随钻监测参数和校准装置采集得到的校准参数,并按照本发明的校准方法进行数据自动处理,直接计算获得各项监测参数的修正系数。本发明在工程勘察现场随钻监测前,对随钻监测系统获取的随钻参数的准确性进行实时校准和修正,提高随钻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利用随钻监测参数进行准确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反演,满足了智能化钻探技术要求,提高了勘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3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60379.0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公开了一种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包括:以预设频率在设定时间内获取每一次锤击的多个位移值;基于多个位移值,确定每一次锤击对应的贯入深度;累计所有的锤击次数得到累积击数,累计所有的贯入深度得到累积贯入深度;基于累积贯入深度和累积击数,确定试验击数。本申请提供的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能够提高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参数的精确性和标准贯入及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