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10094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61185.6
申请日:2009-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拖曳控制双扭摆测试装置,包括航天器模拟物体、惯性参考物体、无拖曳控制器和电容位移传感器,航天器模拟物体与惯性参考物体分别采用一悬挂机构悬置。电容位移传感器测量航天器模拟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物体的位移信息,将其传送给无拖曳控制器,无拖曳控制器依据位移信息驱动推进器,推进器产生推力施加给航天器模拟物体,最终实现位移补偿。本发明真实模拟飞行器的太空环境,实现对无拖曳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测试,为最终确定在轨无拖曳航天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25963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011157075.2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15 , H01L31/0236 , H01L31/0216 , H01L31/18 , H01Q15/00 , H01Q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红外射频信号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掺杂层和二氧化硅层,制作于掺杂层之上与掺杂层形成肖特基接触的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制作于掺杂层之上与掺杂层形成欧姆接触的欧姆电极,以及位于二氧化硅层的上表面的肖特基电极和普通电极;超表面光学天线层是由多个彼此间隔的金属层组成的阵列结构,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为宽度为0.5~5mm具有周期性纳尖结构的金属纳尖阵列,第二金属层为宽度为5~100mm的金属阵列,由周期性排列的微米基元构成;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对入射的红外、射频S、C或X波段的信号具有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能够以较小的体积完成响应速度较快的信号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6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1155858.7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15 , H01L31/0236 , H01L31/0216 , H01L31/18 , H01Q15/00 , H01Q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红外太赫兹信号探测器及制备方法,探测器包括:衬底、掺杂层、二氧化硅层、超表面光学天线层、欧姆电极、肖特基电极和普通电极;超表面光学天线层宽度为0.5~10mm,并且包括分别用于探测红外信号的第一金属层和探测太赫兹信号的第二金属层,由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分别对入射的红外信号和太赫兹信号波段电磁信号具有极强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感应能力,一旦与对应的信号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振荡,其响应速度属于超高速响应,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极强的响应信号,使得探测器能够更好地分辨红外太赫兹波段的电磁信号。此外,由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制作采用纳米工艺,使得红外太赫兹信号探测器体积很小、重量很轻。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7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55911.3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31/115 , H01L31/0216 , H01L31/0236 , H01L31/18 , H01Q15/00 , H01Q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光学天线的超宽谱红外信号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属于信号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衬底、掺杂层、二氧化硅层、超表面光学天线层、欧姆电极、肖特基电极和普通电极;其中,超表面光学天线层由一个宽度为0.5~5mm的金属纳尖阵列构成,金属纳尖阵列为具有周期性纳尖结构的金属层,对入射的电磁波具有极强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感应能力,可以与对应的红外信号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振荡,其响应速度较高,属于超高速响应,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极强的响应信号,从而快速探测波段为1~70um的红外信号。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探测器尺寸为毫米级或亚毫米级,具有高灵敏、高速和微型化特性,可以以较小的体积实现响应速度较快的超宽谱红外信号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12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330332.4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多级催化裂解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生物质原料送入到流化床反应器,发生脱氧裂解反应得到热裂解产物;(2)将热裂解产物分离得到固体产物和气相产物;(3)将气相产物送入冷凝装置,得到轻质生物油A和合成气;对合成气进行水煤气分离得到混合气体A和混合气体B;(4)将水蒸气、轻质生物油A和混合气体A同步通入反应炉中得到低碳烯烃合成物;(5)将低碳烯烃合成物经气液分离得到轻质生物油B和粗低碳烯烃气体,粗低碳烯烃气体经裂解气分离,得到纯低碳烯烃混合气。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灵活性强,适用于绝大多数生物质,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产品产率高,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02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10577244.6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133 , G02F1/29 , G01J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一体化红外面阵电控液晶微透镜芯片,包括双模一体化红外面阵电控液晶微透镜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双模一体化红外面阵电控液晶微透镜为m×n元,其中,m、n均为大于1的整数,双模一体化红外面阵电控液晶微透镜采用液晶夹层结构,且上下层之间顺次设置有第一基片、第一平板电极层、第一电隔离层、图案化电极层、第二电隔离层、第一液晶定向层、液晶层、第二液晶定向层、第三电隔离层、第二平板电极层、第二基片,第一平板电极层和第二平板电极层分别固定在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上。本发明结构紧凑,可执行微光点阵或微光孔阵红外波场的电控成形与调变,控制精度高,易与常规红外光学光电机械结构耦合,光场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024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10577153.2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133 , G01J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包括芯片壳体(4)以及位于该芯片壳体(4)内的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3);芯片壳体(4)上设置有第一驱控信号输入端口(1),第二驱控信号输入端口(2),第三驱控信号输入端口(5),第四驱控信号输入端口(6)。红外光波进入芯片的阵列化液晶偏振控制结构后,按照液晶偏振控制结构的阵列规模和排布情况被离散化为子波束阵。子波束与受控电场激励下的液晶分子相互作用,被执行水平、垂直、45°和135°等取向上的相位延迟操作再经合束得到特定偏振态的透射波束。本发明的液晶基红外波束偏振控制芯片结构紧凑,可进行红外波束偏振态的电控构建、凝固或调变。
-
公开(公告)号:CN10424140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455189.3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的肖特基型太赫兹多谱信号探测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N型砷化镓层、二氧化硅层与超材料层、欧姆电极和肖特基电极;其中超材料层为具有周期性微纳米结构的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包含了多种图形及其特征尺寸参数,每个图形对于特定电磁波具有完全吸收特性,通过改变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参数可以调控对应的电磁波吸收频段,通过改变N型砷化镓的耗尽层宽度可以调控超材料层中金属开环共振单元阵列的电磁波吸收强度。本发明具有多谱、高灵敏度和高速特性,通过选择不同金属开环共振单元结构并进行单片集成可以将探测器工作于太赫兹的多个波段。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94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443095.X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J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矢测量的红外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驱控预处理模块;其中,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位于所述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的焦面处,被划分成多个阵列分布的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每个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数量和排布方式相同的多个阵列分布的光敏元;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单元红外折射微透镜,每单元红外折射微透镜与一个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对应。本发明的红外成像探测芯片可测量的红外波矢方向的变动范围大,测量精度高,结构紧凑,环境适应性好,易与常规红外光学系统、电子和机械装置匹配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78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491777.3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V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点固定差分测量的单摆绝对重力仪,包括真空腔、金属丝、检验质量、两对刀口夹具、两对水平位移调节装置、位移传感器、起振器和两个长度基准块;通过两对刀口夹具分别夹紧金属丝并通过位移调节装置移动刀口夹具实现固定第一悬点和第二悬点;长度基准块用于校准两对刀口夹具之间的垂直距离;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检验质量运动的位移。本发明根据两个不同高度悬点固定测量的思想通过两对刀口夹具分别将不同高度悬点固定,避免了直接测量绝对摆长的难题,相对摆长的直接测定较易实现,且有效降低了外界环境及悬挂点不确定对摆长的影响,相对摆长精度测量可到10-7m,从而提高了单摆测g值的精度,达到mGal水平。
-
-
-
-
-
-
-
-
-